搜索到1536篇“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相关文章
磁共振造影
1998年
孙成建徐文坚李子祥
关键词:核磁共振胆管胰管造影术
增强磁共振造影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效果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在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增强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的价值。方法:纳入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20年9月间收治的狭窄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增强CT扫描、MRCP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并对比鉴别诊断结果。结果:本课题的70例患者经细胞学检查或者手术确诊恶性狭窄患者32例、良性狭窄患者38例。增强CT检查出恶性狭窄患者33例,良性狭窄患者37例。MRCP检查出恶性狭窄患者33例,良性狭窄患者37例。增强CT+MRCP检查出恶性狭窄患者31例,良性狭窄患者39例。增强CT+MRCP对于良恶性狭窄诊断的误诊率、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诊断(P<0.05)。结论:在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中,增强CT+MRCP应用价值确切,诊断效能高,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狭窄。
黎家荣王任国何志伟阮胜卢杰源
关键词:胆管狭窄良恶性MRCP
探讨磁共振造影(MRCP)诊断肝外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肝外梗阻诊断中MRCP(磁共振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该院诊治的肝外梗阻患者中选取107例,对其MRCP检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良性与恶性肝外梗阻的MRCP表现差异。结果良性肝外梗阻诊断中,MRCP的定位准确率为100.00%,定性准确率为98.67%;恶性肝外梗阻诊断中,MRCP的定位准确率为100.00%,定性准确率为90.63%;良性肝外梗阻患者腔主要呈现为均匀扩张现象,壁则均匀增厚,有"鸟嘴样"改变出现在断端;恶性肝外梗阻患者腔主要呈现为不均匀的对称扩张现象,突然之间截断或者狭窄,壁则不均匀增厚,有"双截断征"出现。结论肝外梗阻诊断中MRCP具有良好的定位准确性与定性准确性,应用价值显著。
訾一璇
关键词:肝外胆管梗阻MRCP
磁共振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评价的应用
2019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肠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患者,对比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磁共振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大中的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MRI及肠镜检查。80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大中,肠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下段癌2例,十二指肠状腺瘤6例,十二指肠乳头慢性炎症28例,腺癌11例,囊肿6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异位腺1例;引起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良性病变共40例,其MRI表现为:直径多小于15mm(38/40,95.0%),类圆形(34/40,85.0%),强化均匀(37/40,82.5%),多伴有结石(29/40,72.5%),下段最大径多小于13.0mm(37/40,82.5%);恶性病变十二指肠乳头多发大于15mm(33/40,82.5%),形态不规则(37/40,82.5%),强化不均匀(37/40,82.5%),不伴有结石(39/40,97.5%),下段最大径大于13.0mm(40/40,100.0%)。磁共振造影联用动态增强能清晰的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对十二指肠乳头肿大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95.0%。结论:磁共振造影联用动态增强能为临床提供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周围临近结构病变非常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刘莉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恶性
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道狭窄的价值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分析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道狭窄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道狭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磁共振造影检查和CT增强检查,诊断患者道狭窄的良恶性,根据最终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综合分析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道狭窄的准确性。参照手术诊断结果,划分患者为良性道狭窄组和恶性道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T差值。结果:磁共振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7%,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95%,准确性较高。良性道狭窄组不同性质病变CT差值动脉期为(16.7±7.2)HU、门静脉期为(28.2±9.4)HU、延迟期为(24.7±8.3)HU;恶性道狭窄组不同性质病变CT差值动脉期为(29.9±11.9)HU、门静脉期为(51.6±18.5)HU、延迟期为(48.6±16.7)HU,良性组CT差值更高。P <0.05,具备统计学。结论: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道狭窄更加灵敏和准确,对良恶性道狭窄可进行有效区分,临床应用的总体价值较高。
孙占福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道狭窄的鉴别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 T对良恶性道狭窄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道狭窄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良性道狭窄35例,恶性道狭窄28例.分析磁共振造影及增强C T检测良恶性道狭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然后比较分析良恶性道狭窄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差值.结果:磁共振造影及增强CT检测良恶性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恶性道狭窄各期CT差值均高于良性道狭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道狭窄进行量化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良恶性道狭窄,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李俊钦
关键词:胆道狭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在良恶性道狭窄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在良恶性道狭窄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道狭窄患者,分别对其实施CT平扫、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组织活检显示,恶性道狭窄45例,良性道狭窄22例。以此为金标准, CT平扫显示,恶性道狭窄43例,良性道狭窄24例,其中漏诊10例,误诊8例;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显示,恶性道狭窄44例,良性道狭窄23例,其中漏诊2例,误诊1例。CT平扫的敏感性为77.78%(35/45),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敏感性为95.56%(43/45),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敏感性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 P=0.013<0.05);CT平扫的特异性为63.64%(14/22),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为特异性95.45%(21/22),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特异性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 P=0.009<0.05);CT平扫的准确性为73.13%(49/67),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52%(64/67),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准确性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5, P=0.000<0.05)。结论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在道狭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有效检查出可靠的临床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崔钟鸣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良恶性鉴别胆道狭窄
磁共振造影数字量化诊断法在鉴别Ic型囊肿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造影(MRCP)数字量化诊断法在鉴别Ic型囊肿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外科医院收治的Ic型囊肿41例、下端梗阻47例、单纯囊结石或息肉43例患者的及左、右肝直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Ic型囊肿与下端梗阻患者相比,左肝、右肝最大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肝/右肝比值也显著增大(均P<0.05);Ic型囊肿与单纯囊结石或息肉患者相比,最大直径明显增大(P<0.05),左肝、右肝直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左肝/右肝比值显著升高(均P<0.05);下端梗阻与单纯囊结石或息肉患者相比,、左肝和右肝直径均值显著增大(均P<0.05),而/左肝/右肝比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Ic型囊肿患者合流异常比例显著大于下端梗阻和单纯囊结石或息肉患者(均P<0.05)。结论Ic型囊肿患者扩张明显,而左、右肝无明显扩张。通过MRCP观察是否存在合流异常,并量化比较/左肝/右肝值,有助于鉴别Ic型囊肿。
徐畅程庆保吴小兵罗祥基李斌刘辰姜小清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肝外梗阻的磁共振造影诊断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造影(MRCP)诊断肝外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44例肝外梗阻患者(均行MRCP检查且经手术病理/临床随访证实),并评价MRCP对肝外梗阻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树显示满意者42例,占95.45%,并且MIP三维重建图像与直接造影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MRCP对肝外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1.81%(36/44),定位准确率为100%(44/44)。结论:临床上给予肝外梗阻患者行磁共振造影检查可以辅助定位、定性诊断,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吴永顺元建鹏谢琦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肝外胆管梗阻
磁共振造影联合增强CT诊断良恶性道狭窄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良恶性道狭窄采用增强CT(DCE-CT)联合磁共振造影(MRCP)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恶性道狭窄患者11例和良性道狭窄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MRCP+DCE-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和检出率均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良恶性道狭窄患者DCE-CT和MRCP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准确率。
吴永顺元建鹏张玉超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胆道狭窄

相关作者

钟亮
作品数:16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CP诊断 胆胰管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胆管梗阻
雷海燕
作品数:5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MRCP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胆囊切除术 术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陈克敏
作品数:860被引量:5,36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韩晖云
作品数:27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磁共振成像 CE-MRA 盆腔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杨毅
作品数:48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DWI 磁共振波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