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2篇“ 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电阻率和磁化率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研究
- 大地电磁法(Magnetotellurics,简称 MT)是一种重要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通过在地表或海底测量天然变化的电磁信号来推断地球内部的电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地热勘探、火山研究、壳幔构造研究等领域。 电...
- 吴夏兰
- 关键词:大地电磁法三维正演电阻率磁化率各向异性
- 电阻率和磁化率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阻率和磁化率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方法,涉及地球物理学领域。电阻率和磁化率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研究模型为各向异性介质,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为:B=μH(...
- 余年 孔文新 吴夏兰陈铮 陈煌
- 磁化率各向异性与剪切带被引量:1
- 2021年
- 岩石组构记录了地壳形成与演化的关键信息,提取这些信息对分析和恢复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一种重要的岩石组构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岩石的应变特征,分析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研究构造变形性质以及应力作用方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梳理AMS的研究历史、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AMS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剪切带的应用:①岩石组构具有复杂性,AMS作为一种间接组构手段受控于矿物的物理特性、含量以及变形变质等多方面因素;②AMS可以提供剪切带的运动学以及不同部位应变状态的信息;③对于剪切带,AMS主要受控于磁性矿物(矿物成分和粒度的变化导致全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变化)、构造变形强度(决定磁线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流体的作用(流体导致磁性矿物的类型与定向性的变化)。
- 华天李金玺李智武冉波童馗王自剑袁梦雨蔡鸿燕陈涛李轲刘升武
-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剪切带岩石组构
- 红层中矿物晶体优选方位与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关联及其对构造变形作用的指示意义
- 磁化率各向异性(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AMS),又被称为磁组构,本质是反映样品沿不同方向在低场下的磁化率变化,其三个主轴的方向和各向异性度与形状因子的改变被认为能够反...
- 鲁洪亮黄宝春赵千梁雅伦衣可心廖毅炼
- 关键词:磁性矿物坐标系矿物晶体磁化率各向异性
- 北疆黄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揭示末次冰期以来古风向的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AMS)被认为是重建古风向变化重要的指标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新疆地区的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新疆塔城盆地库尔托别剖面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和磁化率分析古风向和风力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塔城地区末次冰期以来以东南风为主,剖面从下至上,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12~14 m):对应MIS3c时期,磁组构特征受水流作用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东南风。第2阶段(6~12 m):对应MIS3b时期,出现西南风,但主要还是以东南风为主。第3阶段(4~6 m):对应MIS3a早中期,以东南风为主,西南风逐渐消失,并且风力强度逐渐减弱。第4阶段(0.5~4 m):对应MIS3a晚期和MIS2早期,表现为东南风,风力强度波动较大。第5阶段(0~0.5 m):磁组构特征受成壤作用影响强烈。
- 程良清宋友桂孙焕宇宗秀兰OROZBAEV Rustam
-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特征古风向
- 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原理及应用实例被引量:10
- 2017年
-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可以用来研究古流向造成的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以及构造应力作用引起的岩石内磁性矿物的定向重结晶、定向排列及韧性变形。本文介绍了AMS的基本原理和参数,并并介绍了前人及作者应用AMS详细分析研究了二个实例:(1)以假多畴(MD)高钛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的玄武岩样品的AMS变化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响应;(2)以MD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的湖泊沉积物样品在沉积过程中AMS变化。AMS可以灵敏地检测样品中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因此在在地质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张淑伟杨振宇王喜生Maria TCioppa乔彦松霍俊杰Edgardo Caón-Tapia赵越
- 关键词:磁化率各向异性磁铁矿玄武岩湖泊沉积物岩石磁学
- 渭河流域滞留沉积物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及水动力方向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渭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的三个剖面(天水、宝鸡、渭南)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发现了滞留沉积物的磁组构特征。滞留沉积物的形成受控于沉积作用并且与渭河的沉积动力有关,即滞留沉积物磁化率椭球体的三大主轴方向及三轴比值与沉积物磁性颗粒的空间排列分布方式相关。对渭河不同地段取样的实验数据结果得出,上游至下游的滞留沉积物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中L、Q的平均数值逐渐减小,而F、P、E、T的平均数值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特征及Kmax的方位表明:渭河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趋势主要为水动力能量逐渐减弱、沉积环境趋于稳定,水动力方向由NW向转变为SWW向,与现在的渭河水流路径大致相同。
- 罗俊张雷邹宁郭怀军
- 关键词:渭河流域磁化率各向异性
- 南海海槽东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站位弧前盆地更新世浊流沉积物的古水流分析--基于磁化率各向异性和古地磁数据
- 2017年
- 为了理清沿南海海槽东部主动汇聚型边缘弧前盆地的古水流方向和沉积过程,对位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站位附近获得的钻井岩心更新世浊积沉积物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本文对主要取自粉砂质和砂质沉积物的61个岩心样品进行测试,磁化率各向异性(AMS)表现为广泛的扁圆型磁组构,具有以带状分布、弱聚型最大和中间磁化轴的特征。诊断的磁组构参数表明沉积物由于没有诸如钻井取心和生物扰动作用等的明显干扰,通常保存了原生沉积构造。测量特征剩余磁化强度(ChRM)来确定每一岩心的再定向。依据在地层坐标轴上最小磁化系数轴的偏移所推测的古水流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南西向(SW),另一个北西向(Nw)。根据3D地震数据解释,主要流向为SW向,大体上平行于海槽形盆地轴;这也表明沉积物是通过河道中的轴向浊流搬运。次级流向为NW向,与第二渥美海丘的下坡方向相符合;这可能是由于来自东南方向与海底滑坡演化有关的沉积物供应,或者可能是由于从斜坡向盆地中心的流体反射。古流体方向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二渥美海丘附近更新世时期沉积体系受到盆地结构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是与先前在南海海槽东部毗邻的弧前小型盆地中同期沉积系的研究成果一致。
- Machiko TamakiaKiyofumi SuzukiTetsuya Fujii孙鸣
- 关键词:浊积弧前盆地古水流
- 运用磁化率各向异性方法来确定沉积动力方向综述
- 2017年
- 从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地质问题,特别是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以及第四纪环境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集中总结阐述运用磁化率各项异性的方法来恢复沉积物沉积时的沉积动力最新研究成果、存在的争议问题及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在研究沉积动力之前确定载磁矿物也是至关重要,确定磁性矿物的种类和粒径是岩石磁学研究的基础,因为不同的磁性矿物具有不同的意义的磁化率各项异性特征。
- 焦晋
- 关键词:沉积动力学古水流古风向磁性矿物
-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相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 <正>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于亚洲乃至全球气候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其隆升的时间还存在争议。青藏高原隆升的精确年代对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及其气候环境效应都至关重要。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兰州盆地的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
- 张鹏敖红安芷生
- 关键词:青藏高原兰州盆地河湖相地层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沈忠悦

- 作品数:137被引量:61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古地磁 磁组构 剖面 塔里木盆地 构造地质意义
- 潘永信

- 作品数:192被引量:1,10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趋磁细菌 岩石磁学 磁小体 磁铁矿 古地磁
- 黄宝春

- 作品数:116被引量:89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古地磁 古地磁学 岩石磁学 华北地块 古地磁研究
- 石林权

-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 研究主题:磁组构 磁化率各向异性 火山岩 辉绿岩 裂缝
- 张志亮

-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 研究主题:磁组构 磁化率各向异性 剖面 磁组构特征 侵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