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6篇“ 磁学性质“的相关文章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团簇Co_(5)MoP磁学性质研究
- 2025年
- 为探究微观状态下团簇Co_(5)MoP的磁学性质,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Co_(5)MoP的磁学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涵盖了原子轨道成单电子数、各原子的自旋布居数及自旋密度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d轨道的成单电子数显著高于s和p轨道,特别是构型3^(3)展示了最高的d轨道成单电子数,指示其在三重态下具有最强的磁性。其次,自旋布居数的分析显示,d轨道在团簇磁性中起核心作用,而不同构型间的自旋布居数差异则反映了原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分布和磁性的影响。再次,自旋密度差图揭示了团簇内部复杂的电子自旋分布情况,其中构型1^(3)、2^(3)和4^(3)中的Co原子显示出较高的自旋密度,进一步证明了d轨道对磁性的主要贡献。
- 方志刚吴庭慧
- 关键词:态密度
- 黄土高原靖边剖面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环境意义
- 2024年
- 中国黄土在东亚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靖边黄土剖面位于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对东亚季风变化敏感.本文对靖边黄土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剖面沉积物中的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黄土中的碎屑磁铁矿普遍经历了低温氧化作用的初始阶段,形成磁赤铁矿外壳包裹磁铁矿内核的结构,导致矫顽力大幅增加.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X-T)指示成壤作用生成的单畴颗粒的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的含量在L15(约1.25Ma)后整体减少,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发生阶段性减弱.黄土层中的磁化率与非磁滞磁化率比值(X/X_(ARM))与来自物源区粗粒磁性矿物含量相关,冬季风增强则X/X_(ARM)值越高,靖边剖面黄土层X/X_(ARM)在L14以后整体增加,L6以来逐渐增加,表明东亚冬季风发生过两次增强.矫正后磁化率与非磁滞磁化率((X-X_(0))/X_(ARM))指示了来自物源区磁性矿物含量,靖边剖面自2.6Ma以来,(X-X_(0))/X_(ARM)逐渐增加,源区的磁性矿物含量增多表明冬季风逐渐增强.非磁滞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中值退磁场比值(MDF_(ARM)/MDF_(SIRM))与样品相关,样品磁性矿物粒度越粗,低温氧化作用越弱,矫顽力越高,MDF_(ARM)/MDF_(SIRM)越高,靖边剖面MDF_(ARM)/MDF_(SIRM)分别在L14和L6后整体升高,表明磁性矿物粒度整体变粗,代表了沙漠两次向南扩张.综上磁学参数一致表明,靖边黄土剖面有效地记录了东亚季风演化过程,对研究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
- 董良沈中山邓成龙
- 关键词:黄土高原岩石磁学环境磁学东亚季风
- 蚌埠市城区土壤剖面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 2024年
-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土壤环境的影响,作者在蚌埠市锥子山脚下(117.46°E,32.91°N)挖了1条旱地土壤剖面,测量了土壤剖面中矿物成分含量、重金属元素(Zn、Pb、Cr、Ni、Cu)含量和磁学参数(低频体积磁化率(κ_(L))、高频体积磁化率(κ_(H))、非磁滞剩磁(ARM)、等温剩磁(IRM、SIRM)、热磁曲线(κ-T曲线))值,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主要含有石英、钠长石、钾长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矿物,由于受到城市人类活动的影响,表层土壤中Zn和Pb的含量明显升高。土壤中磁性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和纤铁矿等,但含量较低,土壤剖面的磁学性质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主导。根据磁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将土壤剖面分成两层,0~20 cm为第一层,20~80 cm为第二层。第二层土壤的磁学性质主要由土壤母质决定,第一层土壤由于受到城市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强磁性颗粒物的影响,其磁化率(χ)、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_(ARM))平均值大幅高于第二层,频率磁化率(χ_(fd))和χ_(ARM)/SIRM平均值低于第二层,反映第一层土壤中磁性矿物含量增加、粒径变粗。土壤剖面0~20 cm土壤的磁学参数值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反映了城市人类活动对旱地土壤剖面的影响过程和程度。
- 朱国志李勇
- 关键词:土壤剖面磁学性质环境意义
- 萨拉乌苏河流域全新世风成砂-湖沼相沉积物磁学性质
- 2024年
- 磁化率是古环境研究常用的代用指标,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磁化率增强机制不同,系统的磁学性质研究对磁化率参数的古环境意义解读尤为重要。选取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全新世风成砂-湖沼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环境磁学参数研究,明确不同沉积相的磁学性质,并探讨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风成砂和湖沼相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风成砂中的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矫顽力较低,磁性矿物的含量较高,且磁粒径较粗,以多畴和假单畴为主;湖沼相沉积物中除亚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矿物以外,可能还含有磁性较弱的铁的硫化物,矫顽力较高,磁性矿物的含量较低,且磁粒径较细,以稳定单畴为主。风成砂的磁化率受成土作用影响小,主要受“风尘输入模式”的影响,风尘输入的粗粒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对磁化率的贡献大;湖沼相的磁性特征则受湖泊的还原环境的影响,还原作用导致强磁性的铁的氧化物发生溶解并向弱磁性的铁的硫化物转化,进而磁性矿物粒径减小,磁化率降低,矫顽力增加。
- 吕珂欣赵爽张文昌夏敦胜
- 关键词:风成砂磁学性质萨拉乌苏河流域
- Cu元素添加对CoCrNiFe高熵合金结构及磁学性质影响研究
- 2024年
-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Cu元素添加对CoCrNiFe高熵合金结构稳定性以及磁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由于Cu元素与合金中其它组成元素二元混合焓为正值,所以CoCrNiFeCu高熵合金形成短程有序结构。采用短程有序结构计算CoCrNiFeCu高熵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2.2 emu/g,这一结果比采用特殊准随机结构计算得到的结果(64.9 emu/g)更符合实验值(53.4 emu/g)。
- 蔡永传崔钧涵张芮祺郑均豪王诗博冯文强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磁学性质
- 蚌埠市工业区与商业区表土磁学性质的差异及其环境意义
- 2024年
- 为了研究工业活动对蚌埠市表土磁学性质的影响,在蚌埠市工业区采集33块表土样品,在商业区采集29块表土样品,对2类表土样品的磁学参数和矿物成分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2类表土样品的磁学性质主要由磁铁矿主导,工业区表土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磁性矿物粒径粗,SP颗粒含量低,商业区表土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较低,磁性矿物粒径细,SP颗粒含量高;2类表土样品中主要成分是石英,另外还含有高岭石、伊利石、斜长石、方解石和磁铁矿等矿物。工业区表土由于受到工业粉尘影响,其磁学性质与商业区表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磁性矿物含量增加、磁性增强,磁性矿物粒径变粗,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弱相关关系,工业区表土磁学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工业活动对城市表土的影响程度。因此,工业区与商业区表土磁学性质的差异反映了蚌埠市表土环境质量状况。
- 朱国志李勇
- 关键词:工业区商业区表土磁学性质环境意义
- Laves相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Tb_(1-x)Dy_(x)Co_(1.95)的磁学性质及相变研究
- 2024年
- 主要研究了Tb_(1-x)Dy_(x)Co_(1.95)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体系的磁学性质及相变性质。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物相,利用磁学测量系统对材料的磁学性能及磁性相变的种类和温度进行测定,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试得到了材料的热膨胀曲线。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Dy元素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常数和居里温度均呈现降低趋势。Tb_(1-x)Dy_(x)Co_(1.95)体系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发生了一级的铁磁相变,这弥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除此之外,Tb1-xDyxCo1.95体系在发生磁性相变时的能量变化补偿了正常热胀冷缩,导致Tb_(1-x)Dy_(x)Co_(1.95)体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较小的热膨胀效应。
- 曹康戴志勇张睿升姚康康郭远军周超杨森
- 关键词:LAVES相磁学性质相变
- 简析钢铁材料的磁学性质
- 2024年
- 钢铁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钢铁材料具有磁性也是广为人知的生活常识。实用的钢铁材料种类繁多,磁性的强弱也有显著差别。本文旨在解析这个生活常识背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总体来看,钢铁材料主要是含有少量碳元素的铁碳合金,此外还可能包含少量其他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含量及种类对钢铁材料磁性的影响很大。本文主要结合铁碳二元合金相图介绍了不同含碳量钢铁材料的组分,并据此对材料磁性的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概括来说,铁磁性主要来自于材料中可能包含的三种组分:铁素体、渗碳体和马氏体,而奥氏体则仅具有顺磁性。其中马氏体是一种处于亚稳状态的非平衡相,无法标记在平衡相图中。本文也可以作为学习和应用相图的一个教学案例。
- 李红顾强
- 关键词:磁性相图钢铁铁碳合金
- 华南地区澳大利亚-亚洲远撞击溅射玻璃的磁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地外天体物质的高速撞击深刻地影响着地球系统各个圈层的协同演化.撞击过程产生了广泛分布的气化、熔融和冲击变质物质,其中,一部分飞行距离超过母坑半径五倍的气化和熔融物快速冷却形成远撞击溅射玻璃(tektites).远撞击溅射玻璃是极端高温高压环境的忠实记录者,其蕴含的磁性信号是研究撞击过程、撞击体和靶体物质的关键信息.澳大利亚—亚洲散布区(Australasian strewn field;AASF)是目前已知面积最大(~1×10~8 km2)、时代最新(78.8万年前)的远撞击溅射玻璃散布区.该散布区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自北向南倾斜撞击地表的产物,形成的tektites和microtektites主要分布在下靶区方向(中南半岛—澳大利亚—南极洲及其毗邻地区).但是,形成澳亚散布区的母坑至今仍未被发现,探索该母坑及其地质响应是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华南属于澳亚散布区的上靶区,区内存在丰富的tektites,它们是解译本次大型撞击过程、追溯母坑位置的重要载体,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我们近年来对采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的tektites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华南tektites具有显著的顺磁性信号和微弱的铁磁性信号;在整个澳亚散布区内,华南芒农型tektites的磁化率最低,飞溅型tektites的天然剩磁强度和饱和等温剩磁强度最低;矿物包裹体的晶体学研究发现,华南芒农型tektites中存在纳米级磁铁矿颗粒,与检测到的单畴或假单畴磁铁矿信号吻合.本研究提出撞击熔体受到的冲击程度和经历的冷却历史影响着磁性颗粒的含量和粒径变化,进而控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AASF tektites磁性信号的差异表达.相同形态类型的AASF tektites的磁性信号变化范围较大,而单块样品内部的磁性信号较均一,表明厘米级熔体具有相同的原岩组分并经历了相似的热历史.本研究证明磁学性�
- 潘卿肖智勇
- 关键词:岩石磁学
- 稀土Pr3+、Nd3+掺杂In2S3量子点的发光与磁学性质研究
- 量子点,又称“人造纳米级晶体”,是一种可以传输电子的低维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均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In2S3具有典型缺陷尖晶石结构,其内存在大量In空位,有利于客体离子掺入。...
- 杨杉
- 关键词:量子点磁学特性发光性能
相关作者
- 方志刚

- 作品数:368被引量:572H指数:17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非晶态合金 NI
- 梁福沛

- 作品数:323被引量:301H指数:9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配合物 晶体结构 镝配合物 簇合物 场诱导
- 赵儒霞

- 作品数:3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SUB 分析纯 羟基苯甲醛 磁性材料 磁学性质
- 张淑华

- 作品数:344被引量:2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分析纯 SUB 水杨醛 晶体结构 配合物
- 张春霞

- 作品数:51被引量:2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磁学性质 环境意义 环境磁学 黏土矿物 大气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