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篇“ 磁流变(MR)阻尼器“的相关文章
- 智能磁流变(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的研究被引量:31
- 2003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 (MR)阻尼器的结构智能半主动控制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辨识出能真正反映磁流变阻尼器动力特性的智能辨识模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逼近 Bang- Bang主动控制的智能半主动控制算法 ,从而使得 MR阻尼器在每一控制瞬时始终处于最大耗能状态 ,有效地减小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 何亚东黄金枝何玉敖
-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MR阻尼器振动控制建筑结构
- 基底滑移隔震及其与半主动磁流变(MR)阻尼器混合控制研究
-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基底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及隔震效果,以及基于基底滑移隔震与半主动磁流变(MR)阻尼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混合控制.结论,(1)基底滑移隔震对很宽频带的地震输入均能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大震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万歌
- 关键词:地震响应阻尼器混合控制
- 文献传递
- 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控制斜拉索振动被引量:7
- 1998年
- 磁流变阻尼器是典型的可控流体器件。本文介绍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特性及仿真结果,重点介绍了彩磁流变阻尼器的实现斜拉索振动控制的可行性及具体控制方案,给出了六种不同民政部仿真结果。
- 王代华黄尚廉
- 关键词:斜拉索振动斜拉桥振动控制
- 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控制斜拉索振动的研究
- 王代华周德高
-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斜拉索振动振动主动控制
- MR阻尼器对钢-混凝土结构被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 2021年
- 文中对2个放置了2年多的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磁流变液沉降对阻尼器出力性能的影响很小。将阻尼器安装在一个1:4的三层钢-混凝土结构模型上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试验对比分析了无控结构与采用passive off和passive on两种被动控制的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控制的结构底层相对位移峰值和均方根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结构顶层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值部分工况存在放大现象。此外,结构内能分析表明,磁流变阻尼器能耗散很大一部分地震能量,减小了结构通过塑性变形所消耗能量的比例,进而起到控制结构损伤发展的目的。
- 尹长海黄思凝黄思凝吕杨孙枭
- 关键词:钢-混凝土结构振动台试验磁流变(MR)阻尼器
- 一种纵向垂向二维振动集成半主动可控座椅悬架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工程车辆、越野车辆等非道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既会产生垂向振动,也会产生纵向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座椅传递到驾乘人员。为了同时控制座椅纵向和垂向振动,文章根据可实现二维隔振的集成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基于“功能集成”结构设计概念,开发了一种基于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阻尼器的纵向、垂向二维振动集成半主动可控座椅悬架原型系统,搭建了基于该座椅悬架系统的快速控制原型试验系统,并试验测试与分析对比了其在被动控制、模糊控制以及天棚半主动控制情况下的振动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座椅悬架系统能够实现纵向和垂向2个方向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模糊控制和天棚半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座椅的振动控制效果,其中天棚半主动控制效果更好。
- 祝安定李祥杨森白先旭
- 关键词:座椅悬架磁流变(MR)阻尼器
- 集成相对位移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性能优化
- 2014年
- 提出并实现基于Pareto优化原理对体积一定的集成相对位移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IRDSMRD)关键参数进行关于目标函数为IRDSMRD的阻尼力与集成相对位移传感器(IRDS)的线性度优化方法。对影响IRDSMRD阻尼力与IRDS线性度磁通回路的磁特性建模、分析,建立受IRDSMRD关键参数影响的IRDS线性度与IRDSMRD阻尼力数学模型。获得IRDSMRD体积一定时表征权衡IRDSMRD阻尼力性能与相对位移传感性能间关系的Pareto最优曲线(即Pareto前沿)。结果表明,在Pareto前沿上点即为IRDSMRD阻尼力与IRDS线性度最优点。在特定应用条件下,可据Pareto前沿选择具有特定IRDS的线性度最优的IRDSMRD阻尼力,反之也然。
- 白先旭王代华
- 关键词:磁流变(MR)阻尼器PARETO优化PARETO前沿
- 应用MR阻尼器的混合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控制被引量:3
- 2013年
- 应用MR阻尼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实施控制。分别建立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损伤准则,通过LS-DYNA有限元程序的二次开发功能,将MR阻尼器的Bouc-Wen出力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引入到主程序中,并对结构各层阻尼器的出力能力进行优化设计。以强震下一15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例,数值分析未安装阻尼器、在核心筒与钢框架之间安装阻尼器和在钢框架柱之间安装阻尼器等三种情况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两种阻尼器安装方案均能有效控制结构层间位移和结构各层剪力响应,并且受控结构核心筒的损伤指数明显减小。
- 李忠献吕杨徐龙河丁阳
- 关键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磁流变(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 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及结构地震损伤控制被引量:9
- 2012年
- 该文通过LS-DYNA程序二次开发了磁流变(MR)阻尼器的Bouc-Wen动力滞回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进而实现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精细化模拟受控结构损伤发展过程的目的。基于损伤本构模型,提出结构构件和结构层的抗震性能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对结构各层阻尼器的最大出力进行优化设计。对一9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损伤控制研究,采用IDA方法对控制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R阻尼器优化设计后受控结构的损伤累积效应较无控结构明显减小,损伤分布范围更广,塑性耗能能力和抗震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 吕杨徐龙河李忠献丁阳
- 关键词:地震损伤磁流变(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抗震性能指标
- 相邻模型结构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振动台试验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振动台对磁流变(MR)阻尼器连接的相邻模型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为了验证基于MR阻尼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振动台试验中对3种地震激励下的相邻模型结构采用了2种被动控制策略和3种半主动控制策略.试验中,最大电流被动控制策略和3种半主动控制策略使相邻模型结构各层的地震响应皆有明显降低;半主动控制策略皆采用了加速度反馈的方法以减少试验中所用传感器的数量.试验结果表明:MR阻尼器是有效的半主动控制装置,在被动和半主动控制系统中有稳定的控制效果;基于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闭环增益矩阵的控制算法,可以减少控制系统的硬件投入以及增加半主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 姜南李忠献孙松建
-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磁流变(MR)阻尼器振动台加速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