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5篇“ 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文章
社会不平与泰国佛教中的女性进步
2024年
教育一个男子,是教育了一个人;但教育一个女子,是教育了一个国家。在探讨一些泰国女性为何以及如何要求对泰国男性主导的寺院教团(僧团)进行结构改革之前,必须澄清性别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呈现性别不平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尤其在像泰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NIC)。
曼纽尔·利塔利安李光辉(译)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泰国佛教女性
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不平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不平是妨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问题之一。只有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社会不平的状况和形成机制,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一个社会不平状况、形态、形成机制和效应会因一个社会的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有不同的形式和表现,针对社会不平的研究应该置于制度和阶段变迁的背景下,关注社会的重大变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不平的新特征。中国社会不平的格局在新发展阶段因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实现共同富裕会面临众多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国社会不平状况和形成机制的深入、优化研究。
李路路陆玲玲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不平等
论斯蒂格利茨对当代美国社会不平问题的研究
2023年
面对近40年来在美国不断扩大的社会两极分化和不平问题,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努力构建一个旨在将微观经济与国家宏观政策有机结合的理论框架,以推进其改良资本主义的理念。其著作《不平的代价》和《美国真相》代表了他在研究美国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方面的重要成果。这些著作以美国社会中上层精英与下层群体之间不断扩大的经济不平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不平现象背后的国家治理结构性问题,如社会贫富差距在加速扩大;阶层固化愈加明显;两极分化导致社会规范崩坏。针对以上问题,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改良主义内核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抛弃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内核的“小政府,大市场”理论,转向“有为政府”的思想方针;政府监管市场势力;落实政治改革议程和相关配套政策。尽管斯蒂格利茨的改良策略在理论上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也不能全部否定其在揭橥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问题及其改革议程设计上的探索性。他的思考和建议不仅对美国,还对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国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傅墨庄
关键词:斯蒂格利茨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
社会不平与集体性权力:舞阳贾湖史前聚落的社会形态研究
2023年
一、引言。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图一),面积约5.5万平方米,以贾湖文化遗存为主,年代约为9ka—7.5kaBP,亦即距今约9000至7500年。贾湖遗址第一至第六次发掘资料公布于报告《舞阳贾湖》①,第七次发掘资料公布于报告《舞阳贾湖(二)》②,第八次发掘资料暂以简报形式部分发表③。
李唯
关键词:史前聚落贾湖遗址贾湖文化社会不平等集体性
社会不平引起算法决策偏好?归因调节和系统合理信念的中介作用
近年来,在接连不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社会不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表现为收入不平、机会不平、教育不平、健康不平多种形式的社会不平现象。人工智能(AI)算法有望减少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现象,因为算法能够忽...
吴旭瑶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归因
社会不平视角下女性外貌焦虑及整容心理因素探究
2023年
社会不平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领域中。随着我国经济与网络的发展,以往传统社会中的各类权利、工作公开化的不平现象已明显有所降低。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帅哥”、“美女”、“高富帅”、“白富美”网络新新词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各类社交媒体的构建下,外貌焦虑、颜值经济现象逐渐攀升,各类整容乱象层出不穷。本文笔者欲以社会不平为视角,分析在各类文化建构下女性外貌焦虑及整容背后的心理因素,以期待降低人们不必要的外貌焦虑,以更加合理的眼光应对各类外貌焦虑。
王芳芳刘郁
关键词:文化构建社会认同女性
社会不平如何影响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被引量:3
2022年
社会不平可能减弱或增强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两种关系分别由自利动机与系统合理化动机驱动。同时,两种关系还依赖于低地位者对社会不平的认知,即现实威胁与象征威胁。凸显不平在个体或群体水平的现实威胁激活其自利动机,进而使其反对系统现状(即减弱路径);凸显不平在系统水平的象征威胁激活其系统合理化动机,进而使其维护系统现状(即增强路径)。这一双路径模型为解释当前理论争议提供了一种整合框架,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检验和发展。
张跃丁毅杨沈龙解晓娜郭永玉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自利动机社会治理
社会不平中的“组织”因素:当代中国组织分层研究的特征与挑战被引量:1
2022年
劳动力市场上的组织会通过雇佣实践来影响资源分配,并造成不同人群生活机遇的分化。在当代中国,组织是形塑社会分层格局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将从组织间分层和组织内分层两个维度对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研究进行综述,呈现主要发现与制度逻辑。作者指出,当代中国组织分层研究因较少借鉴组织分析与组织理论而存在三方面不足,即对组织内外不同利益群体互动机制的探索不足、对超越再分配—市场二元机制的理论突破不足、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不足。只有更深入地研究和整合对组织本身的分析,才能使组织分层研究不再仅仅是转型国家社会分层研究的一条支脉,而能在更普适的意义上作出理论贡献。
朱妍王修晓
社会转型与知识生产——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不平”议题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2022年
社会不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对的重大议题。本文从知识社会学角度,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对作为一种知识的“社会不平”的生产、演化特征及其变迁机制进行分析。基于对中国知网文献库(CNKI 1979—2016)中与不平相关的文献进行主题模型训练,本文提炼出了“政治身份地位不平”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两类在研究议题与分析话语方面截然不同的知识型,并发现:国内学界关于“社会不平”知识的生产存在一定的时空演化特征,伴随改革的深入,“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知识型逐渐成为关注的重心。进一步结合宏观社会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现实社会不平状况的变迁和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是影响转型期“社会不平”知识生产与演化的外在与内在双重机制:前者构成了相关知识生产的现实需求、感知基础与经验素材,后者则为相关知识生产提供了组织支持、专业引导及制度激励。
许弘智柳建坤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社会转型知识社会学主题模型
美国社会不平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探究被引量:2
2022年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不平的扩大,美国社会陷入一种分裂性、对抗化的社会发展危机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美国社会潜藏已久的社会不平危机。在美国社会两极对立格局下,不管拜登政府推出何种试图破解两极分化、解决社会不平问题的政策,都难以撼动美国已固化的不平制度体系。垄断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理人试图缓和社会矛盾进行自救的做法,终究是徒劳的。所谓缓和社会矛盾的救济政策为高通胀埋下了伏笔,社会不平进一步加剧,民众面临新的生存危机。事实表明,“东升西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更加鲜明。
马峰
关键词: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

相关作者

李路路
作品数:125被引量:3,837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社会 阶层 社会不平等
王春光
作品数:178被引量:5,835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乡村 农村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化 县域
魏南枝
作品数:58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研究主题:美国政治 美国大选 美式民主 特朗普 社会不平等
朱妍
作品数:30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嵌入性 内部劳动力市场 计件工资制 公平感 民营企业
方长春
作品数:81被引量:845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住房 利益分化 社会分层 阶层差异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