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篇“ 社会分异“的相关文章
- 基于时空行为的不同收入群体社会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
-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贫富差距加大,极化趋势越加明显,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已成为关系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传统基于居住地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难以全面刻画个体日常生活经历的所有社会分异和排斥现状,因此本研究基...
- 汪徽
- 关键词:低收入社会分异
- 视觉景观视角下城市街道绿量的社会分异研究
- 2023年
- 为了解杭州市城市街道绿量的空间分异程度,揭示其中心城区不同经济水平居民视觉感知的绿量差异,基于居住小区AOI地理位置、房价信息、城市路网和街景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小区户数和房价作为城市居民身份画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与Arc GIS空间操作,计算并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城市居民住所周围的街道绿量.结果显示:(1)杭州市中心城区街道绿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2)以户数计算,街道绿量分配具有人口学社会分异性,周围街道品质前10%的小区住户占有42%的街道绿量;(3)以房价计算,街道绿量分配具有经济学社会分异性,街道绿量与房价呈正相关,随着小区房价的提高,其周围的街道绿量也升高.
- 白钊成齐君唐雪琼
- 关键词:视觉景观
-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西宁城市时空行为的社会分异
- 本书在笔者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整理与提升而成。全书从时空行为视角出发,在不同的地理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结合民族特征,对居民时空行为模式与民族差异进行分析,搭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民族差异的新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同...
- 谭一洺作
-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
- 2022年
- 混合住房社区内的社会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异的新形式,是城市地理学者面临的新研究议题,也是在促进社会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居住区分异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平均化了“邻里效应”,无法揭示同一居住区内部的社会分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为揭示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本文首先回顾混合住房社区政策的起源、发展及学术界关于居住混合与社会融合关系的争议,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混合住房社区的研究进行综述,接着讨论了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透视社会分异问题的有效性,并基于已有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混合住房社区政策制定和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
- 张雪柴彦威
- 关键词:社会分异
- 城市低收入群体时空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增长,但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
- 汪徽
- 多情境下城市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以北京不同住房来源居民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近年来,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已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已有关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中,缺少对于居民活动情境的社会分异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时间地理学中对人类活动的情境嵌入性与情境的不同维度的相关理论,以北京清河街道为例,分析不同住房来源居民在日常情境、地理情境和社会情境下的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尝试从多个情境维度拓展对时空间行为社会分异的理解。研究发现,市场性住房居民"朝九晚五"的活动特征明显,活动同伴选择外向性突出;单位性住房居民职住相对接近,在社区空间内分配时间最长且活动目的多样;安置性住房居民活动较为分散,地理情境与社会情境都呈现出"家庭内向性"特征;保障性住房居民非工作活动的"滞后性"明显,对社区空间的时间分配总体较低。除住房来源因素与个人社会经济因素外,建成环境因素对于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使用有显著影响。
- 张雪李彦熙柴彦威
- 关键词:社会分异
- 通勤视角下的产业园区就业者社会分异研究
- 本文以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探讨了产业转型背景下产业园区就业者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空间治理手段。首先,使用百度定位数据与画像数据测度了不同通勤类型就业者的社会经济构成。其次,使用平均通勤距离与S指数...
- 林诗佳
- 关键词:社会公正就业者通勤
- 文献传递
- 通勤视角下的产业园区就业者社会分异研究
- 本文以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探讨了产业转型背景下产业园区就业者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空间治理手段。首先,使用百度定位数据与画像数据测度了不同通勤类型就业者的社会经济构成。其次,使用平均通勤距离与S指数...
- 林诗佳
- 关键词:社会公正就业者通勤
- 广州城市道路网的社会分异——基于轨迹大数据的出行分布性别差异被引量:7
- 2021年
- 社会空间分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居住地和活动地的分异现象,缺乏对道路网社会空间分异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区域为例,结合日常活动空间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手机轨迹大数据,研究不同性别群体日常出行的城市道路网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基于性别差异的城市道路网社会隔离指数高于居住地、低于就业地,在14:00—15:00时段达到峰值;不同性别群体在路网中的分布总体呈现不均衡的集聚特点,其中女性集聚程度更高;不同性别群体的出行分布和分异受到路网周边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物流运输业就业密度的提高、小学数量的增多或道路等级的提高都会显著提高男性相对出行量,而社会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提高、菜市场数量或公交站点数量的增多以及到市中心距离的减少都会显著提高女性相对出行量,这些与个体家庭和职业分工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家庭和职业的分工决策是影响道路网出行分布性别分异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解释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理论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和挖掘基于城市道路网的社会分异现象及其影响机制,并为完善道路网络及周围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提供借鉴。
- 陈晓萍周素红李秋萍李秋萍
- 关键词:道路网性别
- 个体行为视角下中小城市居民就医空间及社会分异研究——兼议与特大城市比较被引量:12
- 2018年
- 基于日常医疗消费出行调查数据,剖析了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出行空间社会特征,并与特大城市比较,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选择以市域最高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形成"一超多强"多中心结构,出行空间呈"三带四圈层"的核心—外围形态。低收入群体近距离就医特征突出,出行空间小;高收入群体消费选择较为多元,出行时空范围广。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私人诊所,出行距离是首要考虑因素,出行空间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特大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区级医院,更重视医疗机构社会声誉,与中小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 高军波高军波喻超张永显闫军辉
- 关键词:社会分异
相关作者
- 宋伟轩

- 作品数:105被引量:1,499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空间 居住分异 城市 住宅价格 长三角
- 柴彦威

- 作品数:346被引量:5,268H指数:5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生活圈 行为地理学 城市规划 郊区化
- 徐旳

- 作品数:31被引量:4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空间 空间结构 社会分异 城市 高等级公路网
- 高军波

- 作品数:76被引量:7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服务 城市 实证 城市化 社会分异
- 周春山

- 作品数:232被引量:3,393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珠三角 城市群 人口 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