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篇“ 社会地理学“的相关文章
- 西双版纳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地理学研究
- 本书运用社会地理学理论,以唯物辩证的时空观结合地域性、国家体制和国际性等视角,分析西双版纳立体生态环境奠基人口迁移、居住空间、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层级特色,在文化交流、经济交往、社会互动和政治整合中浇筑了文化多样性和融合...
- 李守雷
- 关键词:社会地理学宗教文化
- Rob Kitchin数字生活与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主义——一项城市社会地理学议程
- 2024年
- 数字技术与大数据正改变着城市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人文地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为了探讨数字数据背景下城市社会地理的最新国际热点,论文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地理学教授Rob Kitchin关于数字生活与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主义研究出发,梳理其主要贡献并借以西方视角为城市社会地理学寻求启示和中国化方向。首先,对社会地理学前沿代表人物Rob Kitchin的学术生命历程、研究内容及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和网络分析。其次,阐述他在数字生活与智慧城市上的学术观点、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解读慢速计算思想并探索智慧城市生活的前沿话题,包括数据认识论、工具算法的人本化以及城市技术与社会生活的互动等内容。最后,总结并批判地指出数据融合、数据共享开发、数字鸿沟与包容等亟待讨论的问题,提出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发展见解以及同期研究的中国路径。
- 孙逸渊冯健
- 意大利社会地理学会图书馆藏“苗图”中的椎牛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意大利社会地理学会图书馆藏“苗图”是20世纪初绘制的包括“百苗图”临抄本在内的17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志文献资料,是研究晚清民国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的珍贵资料。其中,F.cin_60《百苗图》和F.cin_67《贵州民族文化专题图志》中均有对椎牛祭祀场景的描图,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讯息。椎牛是苗族、瑶族、佤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共享的文化事项,以祭祖、祭丧为主要目的,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祖先崇拜的生动表达。
- 蒋欢宜姚雪洁
- 关键词:百苗图
- 社会地理学评论 2021
- 本书共开设研究论文、研究述评、工作坊和学术讲演四个栏目。“研究论文”共收录了七篇论文,论文作者既有国内外知名城市社会学家,也有社会学专业的硕十研究生。他们分别从全球化、社会分层与流动、都市公共空间等视角入手,对社会地理问...
- 朱伟珏编
- 权利的流动与流动的权利:基于拓扑关系的社会地理学分析--以社会保障便携性为例
- 社会围绕流动性发展演化,流动性治理的关键在于规范社会结构内部身份相关权利义务关系.本文聚焦权利的流动,通过意志论、利益论、“霍菲尔德情形”剖析了权利的性质、功能、结构形态和空间关系;并运用拓扑学和社会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法,...
- 郑雄飞
- 关键词:社会地理学拓扑关系
- 唐宋巴蜀士人群的社会地理学研究
- 本篇硕士论文是运用历史社会地理理论与方法对唐宋巴蜀地区士人群进行研究的尝试。历史社会地理是当前历史地理学发展中一个前沿领域,以主旨是研究历史上特定区域中特定人群产生的地理背景及成因、空间分布与社会流动变迁。论文重点以唐宋...
- 杨雪艺
- 关键词:唐宋时期社会地理学
- 文献传递
-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差异的社会地理学分析——以阿坝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为例
- 2016年
- 从新生地域与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存在的差异现状出发,站在社会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存在"极化"现象的原因,并从近年来阿坝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民族地区高校为缓解这一现象可以采取的对策。
- 胡尧宋明赵秀花张莉沙
- 关键词:毕业生社会地理学
- 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变:社会地理学视角
- 2015年
-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流变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各种表征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流变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 姚华松
-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空间
- 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6
- 2014年
- 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梳理和分析该时期中国社会地理学的发展,对了解当前国内本学科的现状和指导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社会地理学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探讨了社会地理学的研究主题。通过对大量文献和著作的梳理,在对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总体分析基础上,从城市社会地理学与乡村社会地理学两方面对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对中国社会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与研究中,中国社会地理学应积极合理地借鉴西方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继续拓展并深化已有的研究内容,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地理学理论框架,同时发挥社会地理学问题指向性优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曾文张小林
- 关键词:社会地理学社会空间社会问题
- 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13年
- 南京大学是中国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把握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地理学提供有益借鉴。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发展紧跟国际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强烈的学科开拓性与创新性,一直以来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地理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初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的研究上,近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社会地理学、乡村社会地理学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人口分布规律、人口统计与表达方法、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学、城市空间、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管治、城市贫困、乡村经济、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等多个方面。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地理研究者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吸收国外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逐步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地理学,这是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宏观背景。
- 沈丽珍甄峰黄贤金
- 关键词:社会地理学
相关作者
- 张小林

- 作品数:232被引量:4,853H指数:4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土地利用 城市化 乡村发展 空间结构
- 宁越敏

- 作品数:191被引量:5,054H指数:4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化 城市群 影响因素 全球生产网络 新型城镇化
- 姚华松

- 作品数:60被引量:45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珠三角 人文地理学 社会空间 地理学视角
- 金其铭

- 作品数:20被引量:33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景观 人文地理学 集镇规划 县域 农村聚落
- 吴建藩

-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研究 社会地理学 德国铁路 洪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