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0篇“ 社会形式“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社会形式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意蕴
2024年
马克思的社会形式思想标识出其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问题意识,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意蕴。首先,马克思社会形式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质深刻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其次,基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独特问题意识,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象规定为“社会形式一资本主义形式”。最后,马克思将资本主义形式与其存在论前提的辩证运动规律科学地假设为纯粹形式,以此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发展的各种具体规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有限性的认识与科学批判的理论目标。从社会形式思想入手考察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陈洪鑫
关键词:社会形式纯粹形式
生产方式与社会形式:列斐伏尔构建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叙事逻辑及其研究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文本表达与理论逻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基于《空间的生产》的文本考究,列斐伏尔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以城市作为问题域构建空间批判理论,深刻揭露了贪婪肮脏的资本主义得以幸存的秘密。这一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叙事逻辑是以生产方式为逻辑出发点,以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为逻辑展开,以城市作为具体景观,实现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据此,列斐伏尔又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理论图式,重新勾画了与不同生产方式相对应的空间形式,完成了生产方式空间城市的批判理论体系。这对于当前学界重新批判性地审视列斐伏尔对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差异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牛俊伟李壮
关键词:社会形式列斐伏尔叙事逻辑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及其启示
2024年
詹姆逊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著作等身,学术研究涉及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电影与科幻文学等多个领域,且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正是在詹姆逊等人的大力推动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中成为显学,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杨建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幻文学后现代主义
数字资本本性:物质要素抑或社会形式?——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化辨析
2024年
于当下数字化时代产生与发展的数字劳动,使得资本积累及其增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形成了数字资本。相比于马克思所揭示的工厂化、机器化大生产所构成的产业资本及其金融资本,数字资本虽然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性存在样态,但其本质依旧是一种物质要素存在与社会形式存在的统一体。因而,对数字资本本性的阐明始终植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资本本身的形成与增殖的理论。对数字资本本性的辨析,既表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一般资本”的科学性与普遍性,也表明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与开放性评判当代数字资本的超越性理论视野。
蔡晓辉赵凯荣
关键词:劳动异化
当代中国关于资本本性的争论剖析——基于物质要素与社会形式区分的视角被引量:1
2023年
我们有必要从物质要素与社会形式区分的视角,来观察、剖析当代中国学者关于“资本是否具有二重性”的争论。马克思明晰地区分了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批判了混淆物质要素与资本的“拜物教观念”。马克思“资本不是物”的论断,所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是:资本不是“物作为物就具有的自然属性”,而是“物”在资本关系中获得的“社会形式”。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资本是不是生产要素”“资本是不是具有二重属性”,而在于“生产要素在什么条件下、什么生产关系中才能成为资本”“究竟是什么属性才使资本成为可能”。资本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虚拟资本等各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只有产业资本才转化成了“生产要素”。
刘召峰
关键词:社会形式
生产力社会形式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物质基础被引量:1
2022年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是生产力构建自身、发展自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包含技术形式和权力形式。它与生产力相互制约,并构成其发展的质的前提。资本主义文明是以生产力的对抗性形式为基础的最后形态。只有扬弃生产力的资本形式、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形式,才能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直接的物质基础。为此,必须发展以联合体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克服资本权力和官僚主义,重塑生产力的技术形式和权力形式
訾阳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形式社会主义
认识与社会形式:一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认识论阐释被引量:1
2022年
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在对近代哲学的变革中,以唯物主义的劳动综合取代了唯心主义的意识综合,但由于劳动的工具活动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走向了生产力技术决定论。这种观点在马克思认识论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认为,推进马克思认识论研究应该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从认识论总问题变革的视角反思劳动认识论的观点。从这一视角来看,马克思变革近代认识论传统的关键,在于形成了对先验意识自身如何可能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使意识与对象的认识论关系还原为意识与其发生结构的本体论关系,而对这一关系的分析就从先验认识论上升到了社会认识论。在社会认识论视野中,被哈贝马斯视为对世界发挥综合统一作用的抽象劳动,不过是由特定的社会形式所建构的历史特殊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社会认识论必须超越这种拜物教意识,通过对形塑社会劳动、主体、阶级的社会形式分析,彰显认识批判作为“革命的科学”的实践之维,进而以认识批判重建人类完整的意义世界。
袁立国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社会形式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与社会形式:一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认识论阐释
2022年
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领域,“劳动”或“实践”观点的解读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哈贝马斯为例,其对马克思解读的深刻性,在于不是从知识客观性上来理解马克思认识论,而是通过把传统的“认识批判”改造为对“认识”的社会批判,大大拓展了探讨认识论的问题域。
袁立国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哲学认识论问题域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
马克思社会形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被引量:2
2022年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已成为替代库恩范式和弗里德曼实证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范式。新古典经济学者将其分析范式理解为一个拉卡托斯式的研究纲领,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科学研究纲领方面却鲜有涉及。事实上,《资本论》关于经济范畴逻辑发展的系统辩证法更适合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角度予以理解。《资本论》的社会形式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硬核。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启发法以及保护带,无论在新事实的预测,还是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发展动态的解释方面,都优于新古典经济学。
托尼·史密斯王晓冬(译校)魏旭(译校)
关键词:科学研究纲领系统辩证法新古典主义
作为社会形式的价值——重新理解《资本论》中的“价值”范畴
2021年
关于马克思价值学说的传统解读,大多采取了以“劳动”解释“价值”的路径,本文试图采取一种与传统解读相反的重新理解,以揭示“价值”范畴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独特意义。马克思批判地指认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将价值还原为劳动的局限性,即劳动本身并不能直接转换或等同为价值,他因此提出了与劳动价值论截然不同的理解:价值是一种社会形式,是劳动得以抽象化和结晶成对象性的形式前提。马克思对“价值”范畴的揭示,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工作,而是一种介入现实的实践——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配置之中,价值不仅揭示了资本建构的秘密,而且也透露了资本崩溃的命门。
潘裕文
关键词:社会形式劳动价值论

相关作者

张敦福
作品数:58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形式 消费者 虚无 消费社会学 旅游
马家驹
作品数:13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资本论 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经济学 社会形式 社会生产方式
袁立国
作品数:42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政治哲学 政治 古典政治经济学
陆立军
作品数:207被引量:1,41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专业市场 产业集群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与分析 经济发展
刘召峰
作品数:37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拜物教 《资本论》 拜物教批判 历史性 劳动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