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55篇“ 社会心态“的相关文章
- 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演进:规律及其分析框架
- 2025年
- 网络社会心态已经成为影响网络生态乃至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意义符码表征和影响机制两方面议题展开,未能把网络社会心态作为一个变动的主体,从历史的、演进的视角理解网络社会心态。从中观层面聚焦网络社会心态自涌现与演进规律的研究发现,网络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中长期社会泛在心理状态,在流动、变化的过程中,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表现出主导性网络社会心态、底线型网络社会心态、高表达网络社会心态、极化等演进规律。进一步基于情境逻辑、文化逻辑、结构逻辑的研究思路,发展出以人为中心,以中国特色思想价值观念测量为基础,在演进的视角中勾连网络社会与现实世界的互联网研究取向,期冀为描述和解释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 郑雯
-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变迁演进逻辑
-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心态研究
- 2025年
- 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社会现实,反映了网民的思想态度、情感诉求以及价值取向,是社会现实的缩影。网络流行语具有简略化、通俗化、个性化、低幼化的特点,能够折射出网民的社会心态。网络流行语也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网络流行语在广大青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政府、主流网络媒体、高校以及个人应加强规范,做出约束性要求,同时媒体工作者应紧扣时效度原则,加强主流话语输出,赢得网络话语权,共同打造网络文明新风尚,正确引导和规范网络流行语。
- 崔杨仙
-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互联网社会心态
- Z世代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价值、问题与进路
- 2025年
- Z世代青年是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特殊一代,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显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培育Z世代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以及促进青年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迅猛变革,既给Z世代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发展机遇,也使他们在网络生活、现实生存和群体生长等产生群体性社会心态问题,形成掣肘其健康发展的多重风险。应注重引导Z世代青年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关系,重视满足Z世代青年合理利益诉求,并以主流意识形态激发Z世代青年的奋斗精神。
- 韦诗业李鉴泰
- 关键词:社会心态
- 贵州“村超”文化出圈的社会心态透视
- 2025年
- 贵州“村超”2024年再度火爆全国,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其文化出圈的价值,引起热议。这一文化出圈现象是否能够持续下去,是否能够被复制,具有怎样的参鉴作用,现拟用社会心态视角解析这一现象,并尝试总结“村超”文化出圈的传播心理规律和社会条件,为文旅创新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展现积极向上的地域形象和精神文化气质提出建议。
- 张晓辉
- 关键词:社会心态
- 中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心态关系的交叉滞后研究
- 2025年
- 为了考察中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心态的发展变化及其预测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中国人社会心态量表对373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7个月的两阶段纵向追踪调查。方差分析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前后测公正世界信念、社会心态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2)在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心态的整体关系上,控制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地位后,前测的公正世界信念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社会心态,前测的社会心态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公正世界信念;(3)对于高社会心态组,控制上述变量后,前测公正世界信念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社会心态,反之则无法预测;对于低社会心态组,两变量间没有预测关系。
- 何安明冯文靖惠秋平
- 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社会心态中学生
- 国际Z世代研究的热点与主题:工作、生活与社会心态分析
- 2025年
- 文章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关于国际Z世代的研究现状、热点和主题,勾勒出国际Z世代群体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共通特征。首先,国际Z世代的工作特征和职场意识突出表现为对工作主体性的强调,他们在职业规划中善于打造理想化自我,追求“稳就业”“乐就业”,工作态度表现轻松,重视争取“时间权力”,喜欢“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工作方式。其次,国际Z世代向往的生活呈现出“返璞归真”的特点,包括绿色主义和冲动主义并存的消费特征,“平台摇摆”“全球议题”“媒介怀旧”的媒介使用特点,以及以“回归家庭”为特征的社会关系趋向。最后,在社会心态上,国际Z世代既是迷惘而悲观的一代,也是缺乏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的一代。文章希望为中国更加精准地开展针对Z世代的国际传播和为国内Z世代的后续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 乔丽娟
- 关键词:社会心态
- 社会心态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在意蕴、具体要求与实现路径
- 2025年
-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社会心态作为人的认识、情感、思维和信念等交叉构成的精神性产物,是反映人们精神世界并维系、支撑其运作的心理基础。在社会心态视域下,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观念和社会信仰多重层面审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其内在意蕴是对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情感世界的充盈、思想世界的塑造、信仰世界的建构。个体心态的建构、和谐心态的培育、共识秩序的建立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具体要求。通过普及科学理论知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信仰教育,培育理性、平和、认同、积极的社会心态,推动人民精神世界的持续丰富发展。
- 李东坡李由
- 关键词:社会心态信仰教育
- 新时代大学生自尊自信社会心态引导的理论视角、载体和方法策略
- 2025年
-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和民族复兴的接班人,身处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的历史洪流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其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愈加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受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态跌宕起伏。青年大学生社会心态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风向标”,自尊自信是培养积极社会心态的基础,时代造就心态,心态映照时代,新时代大学生须自尊自信,勇于“亮剑”。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自尊自信社会心态,需要对心态引导的理论视角、载体进行科学分析,据此提出科学、可行、创新的方法策略,以期引导他们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 曹颖李露明
-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自信社会心态
- 裂变与重构:近十年网络流行语视阈下“数字青年”的社会心态考察
- 2025年
- “数字青年”出生并成长在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竞发的“数字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群体。数字时代整体性社会心态与网络化文化姿态的赓续发展,置“数字青年”于数字化中心和群体性边缘的位置,这种结构性依赖与矛盾性现状所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不仅反映了“数字青年”对社会现象及事物的现实态度,同时也映射了“数字青年”的青春精神、文化体验及其价值观。通过爬梳2014—2024年国内主要网络流行语,可以全面考察社会热点话题的生成与更变轨迹,系统检视流行文化的兴起与转变逻辑,能够深刻窥探新时代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裂变及其趋势。基于网络流行语的深度考察可知,“数字青年”所创造的全新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在自我心态的转变中促进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积极推动了整个社会心态和共同价值的重构。
- 刘传雷荆蕙兰
-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态价值观
- 思政教育中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功能和路径研究
- 2025年
- 高校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问题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基础问题,更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问题。高校应当深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积极心态培育中的功能,明确现存问题并积极探索,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推出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有效教学路径。
- 褚银泽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相关作者
- 王俊秀

- 作品数:107被引量:1,37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心态 社会情绪 社会心理 心态研究 生活满意度
- 吕小康

- 作品数:123被引量:89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心态 医患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社会心理
- 汪新建

- 作品数:163被引量:1,36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医患关系 社会心态 躯体化 医患信任 心理治疗
- 杨宜音

- 作品数:69被引量:1,36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心态 社会 社会变迁 中国人 社会心理学
- 桂勇

- 作品数:86被引量:1,77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社会心态 社会资本 青年 心态调查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