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1篇“ 社会心理变迁“的相关文章
- “责任田”时期农民社会心理变迁实证研究(1961—1962)——以安徽省嘉山县为例
- 2020年
- "责任田",全称为"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的一次探索。受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安徽省嘉山县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出现了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消极怠惰"情绪蔓延的同时,"恣意浪费"的现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成为常态,人际关系亦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随着"责任田"政策的落实与推行,嘉山县农民扭曲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式得到了矫正,本真状态得到释放的同时,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身心自由,"矛盾对立"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因生产模式的改变得到了有效解决。
- 邢苏郭爱民
- 关键词:农民社会心理
- 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个案的考察
- 2018年
- 合作化时期,党和人民政府凭借强大的政权力量介入到乡村日常生活中。带着各种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认识,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有衷心拥护合作化的,有功利性参与的,有观望的,也有反对合作化运动的。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加入合作社并不是出于自主的理性选择,而是利益、政策与环境多重作用和互动的结果。然而无论农民的心态如何复杂,最终中国共产党却在没有发生社会震荡的情况下,领导西南民族地区广大农民怀着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憧憬,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范连生
- 关键词:合作化运动农民社会心理西南民族地区
- 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变迁影响社会舆论引导被引量:18
- 2017年
- 社会心理是社会舆论的基础,社会舆论是社会心理的产物。在社会转型期,新旧社会规范的共存使社会心理处于一种暂时的无序状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社会心理会由无序走向有序。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使社会舆论的感性程度增强,应重视将社会舆论由感性引向理性。社会心理变迁会影响社会舆论引导的内容,社会舆论引导会主导社会心理变迁的方向,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在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应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为首要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议程设置为重要途径,以缓解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为根本目的,进而促进社会心理的有序发展。
- 俞国良王浩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社会舆论因果关系
-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变迁及启示被引量:4
- 2016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了农民普遍的、狂热的拥护。但是,考察农民的社会心理变迁过程可以发现,农民的心态是复杂的,除少数的衷心拥护外,更多的是功利性参与、观望和反对。而农民由功利性参与、观望和反对转变为狂热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动因,是崇尚权威、群体从众的社会心理与不断强化的政治压力相作用的结果。农民崇尚权威、群体从众的社会心理不利于其主体地位的体现。从根本上说,农民的这种心理源于缺乏现代公民的独立人格。当今,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首要任务是塑造现代农民的独立人格。
- 姚广利
-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社会心理独立人格
- 社会心理变迁视角下干群工作方法的创新
- 2016年
- 心理变迁一直都是党和国家政府、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一个实践课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另外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为社会转型发展、体制转轨、贫富分化、干群矛盾以及征地拆迁等因素,社会心里变迁压力日益增加。所以,探究社会心理变迁视角下干群工作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来尽可能的缓解社会矛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戴鸿
- 关键词:社会心理变迁
-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心理变迁问题探析
- 2015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这一时期内,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之中。在此背景下,中国青少年社会心理的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转变,表现出众多崭新的特点,同时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也存在一些矛盾特征。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社会心理变迁时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青少年个体形成合力,即制定并完善促进青少发展的社会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社会文化建设;加强自我教育,提升道德水平。
- 刘凯强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与农村改革的政策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农民社会心理是制定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政策的基础,文章聚焦农民群体,探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选择与农民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各项惠农政策对农民社会心理的影响,着力培育积极良好的农民社会心理,使农民社会心理在不断回应和满足中逐步趋于理性积极,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 张宏略李新艳
- 青年的社会心理变迁:一种研究框架的探索被引量:5
- 2012年
- 对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年社会心理变迁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或功能,主要表现为描述功能、阐释功能、分析功能、预测功能和干预功能。这种研究可以从社会心理变迁研究的主要理论视野进行探讨,其中关键性的工作之一是,构建能够对青年社会心理进行长期纵向研究或追踪观测的一个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研究框架。这一研究框架应该符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规范,从而成为全面而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中国青年社会心理变迁观测资料的一个研究工具。
- 沈杰
- 关键词:中国青年社会心理变迁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河北农村社会心理变迁被引量:1
- 2012年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全国人民进行的第一次系统而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本文以河北农村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为个案,探讨这一宣传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心理变迁,进而分析这种心理变迁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产生的影响。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河北农村的宣传概况在河北农村,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是结合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和粮食政策宣传而进行的,从1953年10月中旬162个统购试点乡开始,11月初普遍展开,历时近4个月。其目的就是“使个个农民都懂得党和政府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懂得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
- 李芬
- 关键词:过渡时期总路线心理变迁粮食统购统销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教育
- 浅析建国初期国民社会心理变迁
- 2012年
- 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心理直接支配的,因此,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社会心理的变迁是一个重要的视角。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阶段,积极引导国民社会心理的良性转变,科学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内心积极动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 许冬亮
- 关键词:社会心理
相关作者
- 才志华

-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沈起凤 《谐铎》 唐传奇 社会心理变迁 《聊斋》
- 周建新

- 作品数:80被引量:45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客家 客家文化 客家研究 族群认同 人类学
- 巫滨利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 研究主题:失范 社会心理变迁 社会心理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供需
- 崔晓麟

- 作品数:40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知识分子 毛泽东 邓小平 新民主主义社会
- 谭文邦

-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组织 组织资源 教学改革 经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