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7篇“ 社会性别制度“的相关文章
明清社会性制度对女诉讼的限制与阻碍
2022年
传统中国社会建构了以男权为中心的制度。明清时期,男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束缚和压迫,女参与诉讼受到重重限制和阻碍。男尊女卑的社会性秩序决定了女在人格上从属于男,女的诉讼权利是有限的、不完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和空间区隔不鼓励女走出家之“内”而参与诉讼这种家“外”之事。在“严男女之大防”的观念下,女外出参讼,置身于陌生男之间,面临着严重的贞节风险。男权社会对女忠贞、敬顺的角色期待,也不允许女抛头露面参与诉讼。明清社会性制度对女诉讼的限制和阻碍是男权社会压迫女的一个缩影,强化并固化了女的弱势地位。
李相森
关键词:明清时期诉讼权利男权女性
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制度——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被引量:5
2017年
对22位以田野作业为搜集资料之主要方法的民俗学者做了一个简短的微信访谈,主题是"女做田野的优势和劣势"。女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有一些上的优势,如亲和力强、更容易被人接纳和信任。只是,传统社会性制度同时也反映在民俗学者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建构中,比如女学者一般不像男学者那样被视为"专家""权威",甚至有一些话题对她们缺乏开放视角确实是一个必要的研究维度,女研究者在某些话题上能与女研究对象进行更好的沟通和讨论。但个体的格特征、学术背景、兴趣爱好、身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田野作业,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到研究者对调查对象的思考和把握,也会影响田野地点的选择和田野作业的过程、结果,以及对于原始资料的分析和阐释。
刁统菊
关键词:女性民俗学田野作业社会性别制度
环境治理中的社会性制度研究
2013年
社会性制度并不隶属于经济制度,而是与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有其自身运作机制的一种人类社会制度。它在不同的社会领域有不同的表现。环境治理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性制度。自然(环境)的象征体系、环境退化后果承担和利益分配、环境政治和基层运动、环境科学与决策的社会性化是指在这些活动中,分配与参与呈现偏向某一的特征,而这一偏向是生物差异的社会化或单纯社会建构的结果。环境治理中的社会性制度既有落后,又有变革
王欢欢
关键词:社会性别环境治理
儒学与汉代社会性制度的理论建构——以“女祸史观”下末喜、妲己和褒姒的史事撰述为中心被引量:2
2012年
在传统上,一直认为是末喜、妲己和褒姒导致了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女祸论"或"女祸史观"即由此产生,然而她们的历史形象以及她们被当成三代灭亡的原因,是先秦秦汉时期社会不断进行历史建构的结果。对末喜、妲己和褒姒祸国的史事建构,实质是政治和历史观上的"厌女症",通过这种社会性的理论建构,而欲建立起父权制的社会性制度。由于先秦秦汉在中国文化中的源头地位,"女祸论"成为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中的重要表征。
夏增民池明霞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厌女症
社会性制度在近代女子教育中的表现分析
2010年
运用社会性视角对社会性制度在近代女子教育中的表现作了系统分析,指出男强势对近代女子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学实践的扭曲、异化与干扰,并深入探讨近代女子教育中社会性制度存在的根源是父权制文化霸权,最后从明确女教育培养目标、完善女教育内容、探索女教育实施方法三方面获得对当今女子教育发展的启示。
徐玲杜学元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近代女子教育父权制
成语中的社会性制度解读
2010年
文化不仅创造了文化世界,也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环境。在这里,每个群体都一套独特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准则,存在着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规范,它制约着每个处于这个文化系统里的个体。并在一代一带的传递和积累中塑造了人的心理和价值观念。文化通过语言、哲学、神话、宗教、艺术等媒介物得以表现。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的历史遗产,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的产物,在语言诸多要素中,语汇又最能够反映文化的一部分。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的成语是汉语中的特色语汇,其信息量和文化负载量使之考察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意识的一个重要视角。考察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质的成语可以体察中国的/社会性制度的沿袭与流传。
李莉王晶
关键词:成语社会性别
压迫中的政治经济学——论盖尔·鲁宾的“/社会性制度
2008年
压迫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女权主义中争论的一个主要话题。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和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都对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美国女学者盖尔.鲁宾结合前者的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发下,提出了"/社会性制度"这一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建构中,她从亲属制度的产生入手,将的形成纳入生产制度来考察,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对压迫的形成原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一概念的提出充实了女权主义的理论武库,同时为思考中国的女问题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借鉴。
司晨金鑫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亲属制度女权主义
社会性制度与史学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在学术界,把女史作为专门史研究已是不争的事实,让女回归历史以改革传统史学,也为不少学者所认可.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女人物及其活动从一般历史事件中剥离出来,并将其视为女史;习惯于把在整体史中添加女活动,即视为对史学的革新.这种研究方式,始终没有摆脱女社会变化的主流及历史研究的主流中被孤立出去的倾向.
郑永福吕美颐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实证主义社会结构
对中国史前社会性制度起源的质疑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重视从多学科资料梳理整合的角度去深入进行社会性制度起源的研究 ,并依据这种方法在质疑诸如生产工具改善社会关系角色、战争导致男地位上升等定论的同时提出了新观点。对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绝地天通”、“大禹治水”等也第一次从视角做出了新的诠释。
赵宇共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性别视角史前社会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制度及传统妇德被引量:26
1998年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制度,确立于夏商周三代。其基本特征就是父系权力与财富的传承制度和父权的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家庭制度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隔离制度。中国古代明妇顺、倡妇德、讲贞节的传统妇德,初步形成于先秦,发展完善于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相对松弛,宋明清时期得到强化并畸变。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运用引进的社会性范畴分析探讨上述两个问题。
刘巨才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

相关作者

贺桂梅
作品数:101被引量:876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民族形式 知识谱系 重读 五四传统
杜芳琴
作品数:63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性别 妇女学 妇女研究 性别关系 父权制
刁统菊
作品数:50被引量:3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姻亲关系 宗族 民俗学 民俗文化 亲属制度
李慧英
作品数:53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 出生性别比失衡 妇女参政 父权制
朱丽丽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论题 调查问卷 史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