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00篇“ 社会成员“的相关文章
社会成员的学习再造:日本回归教育发展新动向
2024年
当前,日本正值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政府将目光聚焦于回归教育,期望通过新一轮回归教育改革培养与时俱进的职业人才,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颁布职业数字素养与技能标准、开发就业转业课程项目、改革学分累计认证制度、完善回归教育支援机制是本次改革的主要举措。日本回归教育的发展经验启示我国,要构建多方协同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诉求、重视学习者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提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与学习成果认证机制。
孙嘉怡
关键词:回归教育
从“氏族之人”到“编户齐民”——试论先秦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的变迁被引量:7
2024年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这些族,夏商时期称为“氏族”,西周时期则多称为“宗族”。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人”“民”多混用无别,但两者的使用却出现了有所侧重的情况。“民”能够以地域为称,但并不以族为称,它所表现的是社会成员的地域特征,而“人”则可以表现其作为某族的血缘关系特征。社会成员间血缘关系的影响在削弱,而国家地域关系的影响在增强。社会成员身份的巨大变化是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编户齐民”肇端于战国时期诸国授田制度的实施,到秦代则成为国家控制天下民众的最主要的制度。这种居民身份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晁福林
关键词:先秦时期土地制度改革
疫情防控中社会成员失范行为治理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市防控新冠疫情为例
社会疫情来临之时,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化对于抗击疫情集体行动的成败,以及维护社会安定和基本运行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2020年发生并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斗争实践来看,全国各地出现过多起干扰疫情防控工作的恶性事件。它们虽...
韩佳莹
关键词:疫情防控社会成员行为失范
残疾预防 一堂社会成员的必修课
2022年
今年8月25日,是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与往年一样,各地撤起残疾预防宣传热潮。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以此增进社会公众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引起人们对相关话题的集中关注。
冯欢
关键词:残疾预防必修课社会公众
寻找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记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口述史被引量:8
2022年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角出发,将口述史研究法视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口述史是一种运用历史学规范对访谈对象的口述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用以揭示、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通过进入个体的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口述个体亲历的真实历程,发掘个体的历史叙事与国家的历史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完满地阐释、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需要关切日常生活的历史叙事,注重典型人物与关键群体的口述史,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叶方兴
关键词:口述史社会记忆
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地位流动与国家认同——基于云南省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与以往的文化论和制度论国家认同生成逻辑不同,本文基于共同利益与共享机遇的逻辑,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社会地位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会结构空间中的机会获益(代际地位上升、代际教育程度上升、未来预期地位上升),还是在居住空间与户籍身份上的地位改善(农民进入城镇且获得城镇户籍),均能显著提升流动者的国家认同意识,且这一效应在少数民族聚集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突出。从KHB中介效应分解来看,地位上升流动的获益性既对国家认同产生直接效应,也通过提升流动者的生活满意度、生活控制感、社会公平性认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评价等间接路径产生效应。今后应在畅通社会上升流动渠道、保障教育和就业公平、有序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及流动人口市民化、提升民众获得感等方面着力,让更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地位提升、机会获益及生活改善,这对夯实各民族成员国家认同的共同利益基础,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秦广强
关键词:社会流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
阶层与分层:中国社会成员构成研究中的两种分析逻辑
2021年
阶层分析和分层分析是沿着两组不同的概念体系所进行的具体研究活动。阶层分析中的“层”是从阶级到阶层的逻辑概念,是对阶级进行细化分析的方法;分层分析中的“层”是从阶层(阶级)到分层的逻辑概念,是对阶层(阶级)进行高低排列的方法。这意味着,在社会成员结构研究中,阶层与分层在概念上的差异。
朱光磊王通
关键词:逻辑概念阶层分析阶级
阶层与分层:中国社会成员构成研究中的两种分析逻辑被引量:15
2020年
社会成员构成是制约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社会基本面之一。在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构成主要表现为阶级阶层结构。正确分析这一重要的社会基本面,是准确认识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关键。对于社会成员结构的研究,除传统的阶级分析以外,国内学界还明显分出阶层分析和分层分析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向。总体上看,阶层分析,主要以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为基础,本质上是一个对阶级进行细化和补充的分析方法;分层分析,主要是以韦伯的阶级理论为依据,表现为对社会群体进行高低排列的方法。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两种范式的理论逻辑差异;这种差别的具体表现是对社会阶层格局建构和对社会流动含义解读等方面的不同。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一般的理论分析中,阶层分析与分层分析往往被学人们有意无意地混淆在一起。对日益复杂的中国社会成员结构进行分析,需要有一定的原则和取向作为研究共识,因此,深入、系统地分析一下阶层分析和分层分析的逻辑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朱光磊王通
关键词:阶层阶级社会流动
基于地市区域视角下面向社会成员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究
2020年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在地市级区域开展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中广泛引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理念,促进和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以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技术保障。
谢刚
关键词:社会成员社区教育
小学识字要义:识记当代社会成员的约定——再谈让识字教学回归常识被引量:1
2020年
《语文建设》2019年3月下半月刊发表游增良、施茂枝合作的《让识字教学回归常识》[1]一文,直击当下识字教学之乱象与根源,并正面阐述了科学识字观。但限于篇幅,关于乱象违理悖常无法充分展开,心存意犹未尽之憾。故撰本文,拟从学理上作进一步的剖析,以还迷人乱花之真面。
池朱兴施茂枝
关键词:识字教学回归常识小学识字识记科学识字

相关作者

吴忠民
作品数:335被引量:2,39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 社会矛盾 社会 公正 社会成员
朱力
作品数:179被引量:3,234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社会 社会结构 农民工 社会成员
何文炯
作品数:250被引量:1,963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 公平
迟福林
作品数:687被引量:1,66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研究主题:政府转型 经济转型 结构性改革 经济转型升级 服务业
李路路
作品数:125被引量:3,887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社会 阶层 社会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