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51篇“ 社会救助“的相关文章
社会救助
本书回顾60年民政事业发展历程,最大的成就是构建了解决基本民生的网络体系,从制度上破解了困扰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百姓温饱难题。
米勇生主编
关键词:社会救济
中国社会救助统筹整合研究
2024年
随着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项目种类不断丰富,社会救助统筹整合问题日渐突出。在微观层面,社会救助项目之间缺乏协同造成低保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之间的福利待遇出现较大差距;在中观层面,社会救助向其他社会保障领域快速扩展,出现社会救助“综合保障化”;在宏观层面,“兜底”定位导致社会救助分配功能减弱,地区差距拉大,服务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的力度不够。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救助政策的“自下而上”和问题触发式发展路径;社会救助管理的科层制发展与专业化分工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的政治属性与政府职能的变动。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亟待加强社会救助统筹整合,提升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建立国家低收入线制度,形成分层救助体系;明确福利发展模式,限定社会救助边界;提升社会救助分配功能,夯实基本生活救助
杨立雄
关键词:社会救助共同富裕
加强社会救助档案管理服务民政工作
2024年
民政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社会救助是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一,是社会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着眼于生活中面临困境需要帮助的人们,因此,此项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社会救助档案工作尤为重要。
邬新荣
关键词:社会服务体系民政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内蒙古:为社会救助装上“数字引擎”
2024年
对政策不熟悉、多次递交材料、等待时间长……曾经,这是在申请社会救助过程中最让人感到麻烦和费心的。现在,令内蒙古民政人欣慰的是:2023年12月8日,“内蒙古救助通”小程序开通上线。这一小程序的应用推广,正在逐步打通内蒙古社会救助工作的堵点。
马俊峰
关键词:社会救助
服务型社会救助的为“四大内核”
2024年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悠久的制度安排,也是免除国民生存危机、维护社会底线公正、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国家治理机制。服务型社会救助是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弥补基础性、普惠性和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的不足之处,提高民政部门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方面的能力,实现社会救助制度从传统的救助模式向赋权模式、从兜底机制向增能机制的结构性转变。
高静华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民政部门民生保障相对贫困救助模式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3
2024年
中国在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为相对贫困治理重要工具的任务。通过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体系变迁的梳理,发现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先后发挥了拾遗补缺和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维护了底线公平和社会稳定。随着反贫困战略任务的根本转向,应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高质量发展,包括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贫困的相对性和多维性,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扩大救助范围并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大力发展服务救助,推动救助内容的丰富多样和供需匹配,助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逐步成熟和现代化.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最低生活保障
加强“四圈融合” 促进社会救助精准高效
2024年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求,聚焦“救助谁、如何救、救什么”重点发力,打造对象识别、政策互通、资源联动、专业服务“四圈融合”救助模式,初步形成了“兜底有力、衔接有序、政社互补”的社会救助格局。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模式
社会救助兜好民生底线
2024年
我国持续健全动态监测、分层分类、综合救助等多项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各地构建“大数据比对+网格化排查+常态化走访”云紧盯“在册对象”向关注“风险对象”拓展。“近年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长,社会救助更显速度和温度。”
张子琪
关键词:低保对象社会救助网格化动态监测特困人员
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创新
2024年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进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确保新阶段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对其进行新的目标定位,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左停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减贫
中国与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由于国情与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新加坡与中国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体现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政策取向。文章剖析了中国和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在法制建设、救助水平与地区差异上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优化中国社会救助制度。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in terms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s, which not only reflec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but also reflect their unique cultural and policy orienta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s of China and Singapor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ome problems in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assistance leve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王晓虹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作者

张浩淼
作品数:78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救助 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 社会救助制度
关信平
作品数:206被引量:1,717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
唐钧
作品数:602被引量:2,69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长期照护 社会保障 老年服务 中国社会
林闽钢
作品数:216被引量:2,913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
徐祖荣
作品数:162被引量:444H指数:12
供职机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非政府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 人口老龄化 社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