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62篇“ 社会文化生活“的相关文章
-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蒙化的社会文化生活
- 2023年
- 从近年来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清代蒙化契约文书入手,探讨乾隆三十六年至光绪三十三年蒙化地区土地买卖、土地典当和分家析产等问题,展现清代蒙化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内部结构,及其民众社会文化生活中“官”与“民”的关系、亲族的“中人”角色、生存伦理、田价、遗产分配的具体情况,并讨论清代蒙化农村社会文化演变的底蕴。
- 田歌殷群
- 关键词:契约文书社会文化
- 生肖与时空 傣卯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 本书以居住在瑞丽江两岸地区的傣族傣卯人支系为对象,以他们的生肖文化为切入点,聚焦傣卯人的村寨生活,分析生肖在傣卯人的村寨生活中所发挥的影响,探讨傣卯人村寨生活的文化逻辑,研究生肖在傣卯人社会中的意义。
- 汪洋
- 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金坛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例
-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更需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同样,提到要“加快建设农业...
- 王宏康
- 关键词:成人教育
- 功能美学:非洲社会文化生活中美与丑的融合被引量:1
- 2021年
- 在非洲社会文化中,美在神灵世界发挥着重要功能,面具舞、雕像或占卜盘之类引人瞩目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荣耀和抚慰神灵,取悦和吸引祖先,引诱和安抚灵魂。审美和实用功能并不相互排斥,众多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一件物品的审美性可能是它发挥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在其他情况下,艺术表现形式唯有丑陋才有效果。在非洲视觉艺术中,有三个主要的语境需要有意为之的丑陋:展现恶行、营造视觉恐怖和制造幽默氛围。
- 李修建
- 关键词:审美功能审美人类学非洲艺术
- “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19年
- “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华女子学院多功能厅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走进高校的工作,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引领学术研究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邀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届时齐聚一堂,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言献策。
- 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图)
-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活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功能厅
-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公众的工作学习、交往方式、生活娱乐和文化接触等。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着重剖析网络文化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 李婧佟欣孙梦洁
-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文化
- 试论元代黑水新城的社会文化生活
- 黑水新城位于达茂旗百灵庙镇东北约30公里处的爱不盖河北岸,乃元朝汪古部首领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一系世居之地,蒙古语称之为敖伦斯木(意为很多庙宇),因其首领自术忽难至汪古图前后共八人曾被封为赵王,故又被称为赵王城。作为汪古部的...
- 刘春子
- 文献传递
-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开始对人们原本的社会活动进行改变。网络文化要以网络作为基础,依靠网络发挥功能。本文就重点阐述网络给人类的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带来的重要影响。
- 李玉琴
-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网络特征
- 社会文化生活的断裂与承续——近代以来的知识群体与昆曲
- 2012年
- 自明代中叶以来,昆曲逐渐成为知识群体精神文化构成的要件。近代以后,由于考量知识群体的"知识"要素变革、战火"焚烧"传承链以及礼崩乐"坏"等原因,使得知识群体与昆曲"绝缘";而知识群体在走向"新生活"、创造"新世界"中,又将"旧时代"、"旧制度"等标签粘贴于昆曲;加之昆曲在艺术形象上与知识精英倡导的戏曲功能的天然沟壑,进而促使知识群体中的多数人在主观意识上与昆曲"决裂"。但庆幸的是,知识群体中的极少数人在"惯性"驱使、"自觉"驱动下,仍挽留住了昆曲传承的最后一把薪火。21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以昆曲为前锋的"非遗"保护事业,掀起了以知识群体为先锋的昆曲保护、传承、研究热潮。在近代以来的百年多时间里,知识群体关于昆曲的认知"主流"发生了霄壤之变,这其实也是近代以来社会文化生活断裂、传承状况之一斑,体现了知识群体文化传承观念的新陈代谢以及文化责任的时代变迁。
- 朱琳
- 关键词:知识群体昆曲社会文化生活承续
-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俨然形成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由于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物质载体,借助网络才得以发挥其功能,所以本文着重阐述网络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休闲娱乐方式、性观念与性行为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影响。
- 朱燕平
-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网络特征
相关作者
- 赵婕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总工会
- 研究主题:工人文化宫 职工文化建设 职工书屋 精神文化权益 外来务工人员
- 张羽

-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语儿童 见证 历史见证 文化生活 社会文化生活
- 宋善斌

-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总工会
- 研究主题:工人文化宫 职工文化建设 职工书屋 精神文化权益 外来务工人员
- 沈嘉熠

- 作品数:34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表演 沉浸 戏剧 沉浸性 《学徒》
- 杨昌英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建井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