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25篇“ 社会矛盾“的相关文章
从“摆平”到“规则之治”: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的制度化转向与嵌入性审视
2025年
制度化本质上是规则之治,实现制度化治理是当下我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的制度化转向,现有研究尚侧重于整体、宏观向的考察,既缺少对制度化转向具体表现形态的梳理,也忽视了制度化转向在宏观制度环境中的嵌入性问题。X市A区矛调中心的治理实践在“结构—机制—行动”三个维度呈现了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的制度化转向,具体表现为治理结构的一体化、治理机制的程序化与治理行动的规范化。从制度嵌入性的视角来看,这一制度化转向受到群众路线、政治压力与监督问责等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须不断调适优化。这表明,对社会矛盾纠纷治理的制度化转向的关注不应仅停留在制度建构这一层面,还应当将注意力适时放在影响制度存续与绩效产生的宏观制度环境上。
庞尚尚
关键词:枫桥经验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探析——以烟台市为例
2025年
加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缓解人民法院诉讼办案压力的有效途径,是满足群众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烟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树起了基层治理的烟台品牌。以烟台市为例,剖析目前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指出下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需坚持理念先行、优化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完善配套机制,为现实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娟
关键词:社会治理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社会治理智慧——安徽桐城弘扬传统美德化解社会矛盾的实践探索
2025年
桐城,地处安徽中部,枕大别之脉,三面环山;濒长江之滨,一面临水。在桐城的西南角落,坐落着一条古雅幽谧的小巷。它不过百米长、两米宽,巷道两端,石牌坊静静立,其中一块之上“礼让”二字清晰可见。这里,便是声名远扬的桐城六尺巷。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六尺巷。“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参观六尺巷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王雪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和为贵六尺巷历史智慧
打造“媒体+调解”机制 推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且谈媒体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2025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矛盾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或萌芽状态,主流媒体如何发挥媒体调解优势,体现社会责任与担当?本文以江苏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与苏州市司法局联合成立江苏省首家媒体调解工作室——苏报融媒96466人民调解工作室为案例,尝试从发挥媒体公信力、专业记者显担当、打造“民情直通车”平台三个维度进行梳理,总结亮点特色,探索主流媒体赋能推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的媒体调解新路径。
王小兵
关键词:社会治理媒体责任
城市数字化转型与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基于认知、序列与场景的分析
2025年
以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完善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选择。作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两大核心议题,城市数字化转型与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二者之间存在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张力,并且共同作用于城市发展过程中。本文基于“认知-序列-场景”分析框架,结合上海的实践经验,透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复合意涵及其对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的多维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化转型在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中的作用逻辑主要体现在风险认知、序列分析和场景更新等方面,其中,风险认知是进行风险防范的天然基础,序列分析是实施风险管控的前提条件,场景更新是化解风险隐患的运作空间。推进社会矛盾风险源头治理需要在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的同时,根据风险要素逻辑与层级序列图谱,不断增强技术赋能场景化治理的能力。
任勇郑延瑾
关键词:源头治理
大抓基层基础 激活社会矛盾化解“神经末梢”
2024年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始终把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渠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调解组织、建强调解品牌,有效激活社会矛盾化解“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全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巴桑多吉
关键词:社会矛盾化解调解组织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化解化解社会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贡献
2024年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为,通过确证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适用范围;通过界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和特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普遍真理性;通过规定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理论向度;通过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多重动力。
马起涛尹世尤
关键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范本——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24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最早始于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上的讲话,后几经修改、补充和完善,于同年6月19日正式公开发表。当时的国内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历史方位和历史语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革命语境”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语境”。
施言志
关键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革命语境历史方位
浙江衢州衢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标准化工作纪实
2024年
浙江衢州衢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标准化试点是由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社会工作部(衢州衢江区社会治理中心)承担的第七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社会工作部(衢江区社会治理中心)着力完善社会治理中心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标准化体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化水平,打造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让群众幸福感更真、获得感更实、安全感更足,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建设。
徐望升王佳颖周永明周辉
关键词:社会矛盾纠纷信访问题
当前社会矛盾化解中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系统性治理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矛盾纠纷呈现诱因复杂化、形态多样化、矛盾突发性和风险耦合性等特征,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各地探索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同时,在制度体系、政府协同、治理结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问题随之显现,导致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失衡。基于系统性治理思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治理格局需在立足群众需求、整合制度资源、联动政府资源、聚合主体资源和统摄平台资源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转型与重构。
毛佩瑾程荃
关键词:社会矛盾化解碎片化

相关作者

吴忠民
作品数:335被引量:2,39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 社会矛盾 社会 公正 社会成员
朱力
作品数:179被引量:3,234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社会 社会结构 农民工 社会成员
汤啸天
作品数:260被引量:84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政府 社会治理 信息控制权 媒体
李抒望
作品数:1,151被引量:4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 领导干部 科学发展观 党的建设
王林
作品数:127被引量:360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群体性事件 城市 中小企业 后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