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4002篇“ 社会科学“的相关文章
- 社会科学
- 本书系一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译著,介绍了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各个思潮的概念。
- (英)德兰逖著
- 关键词:思想史社会科学
-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2025年
- 折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台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领悟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全面激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生机活力,使之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 李冉
-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式现代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强国建设
- 人工智能赋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变革
- 2025年
- 以AlphaFold和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驱动科学研究也驱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形成。“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AI4SS)”又称人文社科研究第五范式。与分别基于实验、基于理论、基于仿真、基于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第一、二、三、四范式不同,人文社科研究第五范式具有AI全学科全过程赋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器涌现的智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利用AI概率统计模型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组合爆炸问题、AI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构筑多节点的复杂网络、AI虚拟现实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以及以大模型为特征的科研大平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需等六大特点。AI4SS引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革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全面驱动选题与学术史梳理、假设生成及假设论证的方法变革。为加快推进AI赋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变革,加快面向其研究的开源开放大模型建设是必需的。
- 苏新宁吕先竞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范式
-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要义
- 2025年
-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面对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要注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李庚香
-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变革民族
- 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 2025年
-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也有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核心是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林尚立
-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 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 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浙江贡献
- 2025年
- 从发展起源、辐射范围,到历时性研究主题与统摄内容等多维度审视,“浙学”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学派。其凭借变更主题、调适话语、创新方法等策略,契合不同时代学术演进趋向与思想重心,彰显兼收并蓄、创新突破、追求卓越的学术特质。置身新时代背景与学科视野下,亟需依托传统“浙学”的深厚底蕴,借助其强劲学术活力与文化凝聚力,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等重大实践与时代议题,持续“打造当代浙江学术品牌”——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浙江力量。
- 郭华巍
- 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
- 2025年
- 20世纪末,在计算机、通信和数据存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计算社会科学,一直面临着如何调适传统社会科学的解释范式与计算社会科学的预测范式之间的张力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计算社会科学调适该张力提供了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降低了计算科学的壁垒,大语言模型扩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界,促进了计算社会科学与传统社会科学的双向融合。尽管这种融合看起来仍延续着预测和解释两个范式演进,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计算社会科学不仅重塑着自身的研究范式从预测向“预测—决策”的演变,也重塑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从解释向“发现—解释”演变。
- 顾燕峰
-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骈文批评通史”简介
- 2025年
- “中国骈文批评通史”是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该项目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重要的学术价值、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研究内容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批评,主要研究魏晋至南北朝时期骈文批评由滥觞到建立的发展过程,重点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骈文批评。
- 关键词:骈文批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刘勰《文心雕龙》南北朝时期
-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2025年
- 人才队伍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总结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以及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问题,从打造领军人才、汇聚学科力量、培育青年学术骨干、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省高校社科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 罗军高宝荣
- 关键词:陕西省高校领军人才社科人才人才队伍建设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长期以来,通过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彰显了蕴含其中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价值自觉和创新自觉。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独特作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继续完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 辛向阳杨彬彬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相关作者
- 王伟光

- 作品数:418被引量:2,53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技术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
- 邱均平

- 作品数:776被引量:12,441H指数:5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评价 情报学 文献计量学 教育评价 信息计量学
- 纪宝成

- 作品数:194被引量:1,93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建设 国学
- 殷杰

- 作品数:180被引量:6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科学哲学 语境论 社会科学 科学哲学 自然主义
- 顾海良

- 作品数:391被引量:2,703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