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84篇“ 社会舆论“的相关文章
- 论新闻记者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多元作用与责任担当
- 2025年
- 当前,在社会舆论引导中,新闻记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社会文化的塑 造者。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对大众的认识与评判产生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新闻 记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专业性的新闻报道,记者可以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准确解读,从而推动 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新闻记者也担负着引导公众舆论、推动社会公正的重任。
- 刘书会
- 关键词:新闻记者责任担当
- 社会舆论与北洋政局嬗变(1919—1928)
- 1919年以后,北洋军阀统治集团渐趋分裂,对社会舆论的管控较为薄弱,日益活跃的社会舆论在此期间得以深度介入并影响国家政治,对北洋政局嬗变与军阀统治消亡具有深刻影响。学术界目前对于该时期社会舆论与北洋政局的关系虽有相当探讨...
- 张恒
- 关键词:社会舆论北洋军阀嬗变
- 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还承担着塑造公众观念、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本文旨在探讨新闻报道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社会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揭示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责任与挑战。
- 杨昌龙
- 关键词:新闻报道社会舆论
- 社交机器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社交机器人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最新的研究方向。由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对社交机器人的关注度日渐升高。本文提出了基于社交机器人的社会舆论形成过程模型,分为舆论出现、争夺影响力、舆论形成3个阶段,社交机器人可以在3个阶段介入和影响。研究了社交机器人的级联效应、工作原理、影响因素,指出媒体类型、事件模糊性和争议性、受众群体等均是影响社会舆论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实验与案例分析表明:社交机器人对信息传播速度、网民意见/倾向的形成等具有显著影响,实验数据对今后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许灵毓钟义信陈志成
- 关键词:社会舆论公众媒体舆论影响社交媒体
- 移动新闻时代下社会舆论塑造与公共话语权提升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移动新闻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迅速,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体验的同时,也增大了虚假信息传播和负面舆情传播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保障和发展公共话语权变得更为重要。
- 张衡
- 关键词:社会舆论社交媒体
- 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正在加大。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隐性教育的作用,其可以成为公民思想观念教育的“正能量”,也具有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负面效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剖析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原因、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以及发展动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方法论的指导下从四个方面拓展社会舆论有效发挥正向教育作用的路径:一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四大基本原则共同作用;二是个人和国家作为社会舆论同一个方面的两个不同主体必须共同作用;三是直击舆论的矛盾根源;四是理性把握社会舆论传播的客观规律性。
- 黄合娅伍志燕
- 关键词: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舆论隐性教育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力比较研究
- 2024年
- 王任雨
- 精英文化如何影响公民信任?官民互动经验与社会舆论评价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政府的公民信任是民主政治的保证,也是我党“群众路线”的要求与核心。本研究以上海市公务员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精英文化对公民信任的影响,并检验官民互动经验与社会舆论评价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精英文化对公民信任、情感信任与能力信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公民情感信任的负向影响强于对能力信任的负向影响;社会舆论评价与官民互动经验缓解了精英文化对公民情感信任与能力信任的负向作用,提高了官民互信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培育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与大众情怀仍至关重要,只有当公务员认可和信赖群众时,在理解和满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助于塑造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努力促成政府与民众互信的良性循环。在理论上深入探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对官民信任的认识,也能为未来提高官民信任、重塑社会互信的实践提供经验层面的支持。
- 童佩珊朱春奎
- 关键词:精英文化公民信任
- 我国体育自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产生的社会舆论影响研究 ——以北京冬奥会为例
- 张茹
- 报纸编辑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地位与作用
- 2024年
- 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报纸编辑的社 会角色和职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互联网和 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报纸编辑的传统工作方 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独特 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报纸编辑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 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了解和澄清他们 在当下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发现, 尽管在数字化信息浪潮的影响下,报纸的发行量出 现了下滑,然而,报纸编辑的职能并未因此削弱,反 而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他们 身为信息筛选、整合与解读的重要角色,不仅塑造了 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肩负起了监督舆论质量、阻 止假冒伪劣信息传播的重任。基于这一主题,本文 还将对报纸编辑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具备的能力提 出深入的分析和建议。
- 杜星星
相关作者
- 骆正林

- 作品数:271被引量:9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传媒 媒体 信息传播 网络 舆论引导
- 刘李明

- 作品数:18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舆论 司法审判 司法 司法公正 互动
- 张涛甫

- 作品数:350被引量:1,76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媒体 舆论 新媒体 互联网 新闻业
- 刘鹏飞

- 作品数:116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人民网
- 研究主题:舆情 媒体 新媒体 互联网 舆论场
- 刘建明

- 作品数:298被引量:1,0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 新闻学 媒体 新闻报道 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