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70篇“ 神经缺损“的相关文章
- 2种吻合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2种吻合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行面神经吻合术(直接或改道)修复面神经缺损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3±11.33)岁,均为单侧发病;术前H-BⅣ级2例、Ⅴ级9例、Ⅵ级19例;面瘫患者术前面瘫时间6个月以内21例,6~12个月6例,1年以上3例;面瘫原因包括胆脂瘤14例、面神经肿瘤6例、外伤6例、中耳手术损伤4例。手术入路包括颅中窝入路9例,迷路-耳囊入路8例,乳突-上鼓室入路7例,耳后颈侧入路6例。结果:随访2年以上。术中采用直接吻合10例:缺损位于颞骨外段6例,水平-锥段4例;改道吻合20例:缺损位于迷路-膝状神经节11例,内听道至膝状神经节及水平段近端4例,内听道3例,水平-锥段2例。术后H-B面神经评分为Ⅱ级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73.3%(22/30)患者能达到H-BⅢ级或更好。结论:面神经直接吻合术和改道吻合术均可修复面神经缺损,2种术式疗效无明显差异。多数患者能达到H-BⅢ级或更好。术前面神经功能评级及术前面瘫时间是影响面神经吻合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范术杭孙健斌王琴塞娜季琦朱玉华申卫东戴朴杨仕明韩东一韩维举
- 关键词:面神经缺损周围神经修复
- 一种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3D打印神经再生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3D打印神经再生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神经再生导管技术领域。该神经再生导管包括PCL壳结构和水凝胶核结构。本发明创新性负载诱导为类施万细胞的脱落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cSHED,以起到模仿...
- 李仕骏蔡志刚汪梓超吴宗熙李箐李梓萌单小峰
- 一种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3D打印神经再生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3D打印神经再生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神经再生导管技术领域。该神经再生导管包括PCL壳结构和水凝胶核结构。本发明创新性负载诱导为类施万细胞的脱落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cSHED,以起到模仿...
- 李仕骏蔡志刚汪梓超吴宗熙李箐李梓萌单小峰
- 携带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后期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后期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12月—2023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腕部电烧伤后期神经缺损致手部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7~48岁。正中神经、尺神经均缺损者4例,仅正中神经缺损者1例,神经缺损长度为5~12 cm。对4例患者行携带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1例患者行仅携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将皮瓣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合并肌腱粘连,同期行肌腱粘连松解;3例患者合并腕屈肌肌群缺损,其中同期行自体肌腱移植者2例、Ⅱ期行股薄肌肌皮瓣屈指功能重建者1例;1例患者合并腕关节屈曲挛缩,Ⅱ期行挛缩松解。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记录皮瓣供受区切口/缝合口愈合时间及手部感觉恢复时间。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供区瘢痕形成情况及足部感觉缺失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手部肌腱、神经修复评定标准,分别评价屈指肌力和手指感觉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皮瓣供受区切口/缝合口愈合时间均约为2周,手部感觉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末次随访时,小腿供区遗留线性瘢痕,足背遗留部分皮肤感觉障碍,无皮肤破溃,不影响穿鞋及行走;屈指肌力评定为4级者1例、3级者3例、2级者1例;手部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4例,皮肤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1 mm;手部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1例,皮肤两点辨别觉距离为13 mm。结论采用携带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后期神经缺损,手部感觉在6个月内恢复,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足背仅有部分区域感觉减退;结合屈指功能重建,能有效改善手部整体功能。
- 周健郑玉岑陈伟常树森魏在荣聂开瑜张芳
- 关键词:穿支皮瓣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神经缺损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缺损程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s、200/s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神经缺损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李存英张顺军王丙聚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 医联体背景下系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缺损及照顾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医联体背景下系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缺损及照顾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医联体背景下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试验组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照顾者的坚韧、自强及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联体背景下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照顾者心理弹性。
- 王茜全咏莉徐莉
-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肢体功能神经功能
- 用于修复神经缺损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修复神经缺损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水凝胶包括:用于提供适合神经缺损修复微环境的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和负载在所述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水凝胶用于促进神经缺损修复的干细胞。该水凝胶以脂肪组织脱细胞...
- 李彦韩岩陈召阳任静韩愚弟邢家华张聚磊栗利姚文德
- 去细胞神经移植物重建面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面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类型之一,面神经缺损的重建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近年新兴的神经修复材料,去细胞神经移植物已应用于面神经修复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去细胞神经保留的基膜结构和细胞外基质除支撑作用外,还可以招募细胞或诱导细胞分化。去细胞技术的改进可以使神经移植物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组织相容性。本文对去细胞技术和去细胞神经在面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 史旭东陶丙岩刘羽阳王玉张军
- 关键词:面神经面神经损伤神经移植
- 新型仿生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 背景与目的: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一直是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组织工程神经(tissue engineering nerve,TEN)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关注,仿生型TEN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
- 祁桐
- 关键词:组织工程神经壳聚糖导管周围神经损伤
- 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8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各种病因导致面神经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男39例(46.4%),女45例(53.6%),年龄(38.6±12.6)岁。引起面神经缺损的原发疾病包括面神经肿瘤54例(64.3%),其他肿瘤5例(6.0%),中耳手术医源性损伤19例(22.6%),胆脂瘤6例(7.1%)。术前面瘫时间[M(Q_(1),Q_(3))]6(1,12)个月。术前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级7例(8.3%),Ⅱ级6例(7.1%),Ⅲ级11例(13.1%),Ⅳ级14例(16.7%),Ⅴ级19例(22.6%),Ⅵ级27例(32.1%)。术后HBⅢ级46例(54.8%),Ⅳ级26例(31.0%),Ⅴ级12例(14.3%),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整体较术前下降(Z=-4.264,P<0.001)。术前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OR=1.423,95%CI:1.031~1.966,P=0.032)和术前较长面瘫时间(OR=1.020,95%CI:1.007~1.034,P=0.003)是术后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侧别、面瘫发生方式、面肌电图结果、手术入路、近端吻合口位置、面神经缺损长度、吻合口固定方式均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最好疗效为HBⅢ级,半数以上患者可恢复至该水平。术前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和术前较长面瘫时间是较差预后的危险因素。
- 孙健斌秦璇塞娜朱玉华申卫东戴朴杨仕明韩东一韩维举
-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神经修复耳大神经
相关作者
- 顾晓松

- 作品数:420被引量:84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坐骨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 刘小林

- 作品数:331被引量:1,46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神经修复 猕猴 组织工程化 显微外科
- 卢世璧

- 作品数:705被引量:4,574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软骨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关节软骨 生物力学
- 朱庆棠

- 作品数:247被引量:9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神经修复 神经缺损 组织工程化 成体干细胞
- 侯春林

- 作品数:651被引量:4,766H指数:3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几丁糖 膀胱 内固定 反射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