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篇“ 福利体制“的相关文章
东亚福利体制下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变迁的比较研究——基于1996—2016年ISSP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4年
本文采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1996年、2006年、2016年政府责任主题调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东亚福利体制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个国家和地区公众在1996年、2006年、2016年期间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发生较大变化,1996年日本公众对政府社会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较高;2006年韩国公众对政府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最高,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福利态度得分最高;2016年中国台湾省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福利责任认同态度得分均最高。三次调查数据显示日本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福利态度变化较大,其次为韩国,中国台湾省变化最小。研究进一步发现同一福利体制下公众福利态度的差异化特征受时间、国家和地区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福利态度国别地区比较研究说明东亚福利体制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本文丰富并发展了东亚福利体制理论,具有基于本土福利态度发展政策的意义。
陈星彭华民
关键词:福利体制社会福利
福利体制视域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2024年
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乃社会稳定之基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住房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地方房价大起大落。天下之大,民生为最,而住房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首要问题。德国住房保障政策历经起步奠基、发展完善与转型优化,其实物配租与货币补贴并重,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然而,在实践中,德国住房保障政策亦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租金调控难、模式单一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应汲取德国经验,但更需立足国情,创新举措。基于福利体制视域,提出我国应“盘活现有住房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租金明镜制度,提升市场透明度;推行租购同权,切实维护租户权益;加快住房租赁立法,规范市场秩序;打破户籍壁垒,精准识别保障对象,确保政策惠及真正需要的人群”等建议。通过这些举措,以构建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住房保障制度,让“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蔡旺清
关键词:住房保障政策福利体制
福利体制如何影响福利态度?——全球视野下的福利体制效应及传导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社会福利态度是社会政策的“晴雨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社会政策改革浪潮席卷全世界。本文以此为背景聚焦福利体制如何影响福利态度问题,基于2005—2009年和2017—2020年两期综合价值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层广义结构方程模型,试图揭示典型福利体制的效应及传导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一系列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后,不同福利体制造成民众福利态度的差异性;第二,性别平等观在福利体制福利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遮掩甚至替代作用;第三,福利体制的强化效应在不同阶层群体间存在异质性,在贫富差距小的国家和地区更加明显;第四,我国民众的福利态度与东亚福利体制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福利态度具有相似性。
沈冰清林闽钢
关键词:福利体制性别平等观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新情境:现行福利体制下DRG改革试点中的问题及影响
本文以社会正义为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项以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政策研究。本研究将正在进行DRG改革试点的S医院作为研究场域,对现行福利体制下DRG支付方式所产生的问题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透过交叉性理论和机会成本...
孙艺文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
福利体制与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关系研究——基于ISSP九个国家地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2016年政府责任调查数据,以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保守主义福利体制、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东亚福利体制下九个国家和地区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为研究对象,并提出福利责任态度影响因素的福利体制因素假设、个人因素假设,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展开研究。研究问题为:不同福利体制下公众对于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特征是什么;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发现:福利体制因素会对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的态度产生显著影响,社会民主主义体制下的社会性福利责任态度相对较高,东亚福利体制下的经济性福利责任态度相对较高;个人因素也会对福利责任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福利责任态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群体的福利责任态度相对较高。因此,中国福利发展应采取政府主导、需要取向、多元参与的政府福利责任定位。
陈星彭华民
关键词:福利体制影响因素
过程论视角下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构建的比较研究——再论东亚福利体制的同质与异相被引量:1
2022年
福利体制是理解福利政策全生命周期运转的逻辑基础。基于过程论视角,东亚渐进式福利过程可解构为形成、运用、反哺的连续统,而通过比较中、韩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把握东亚福利体制的质相同异。中国低保的形成在平行政府竞争中呈分批式特征,韩国国基保则在中央政府主控下一步到位。为适应生产需要,中、韩分别以内涵更新、外延拓展的方式强化社会救助制度的运用。此后,中、韩社会救助制度以差异化策略反哺政策环境,通过保障家庭功能、维护阶层稳定挑战利维坦式福利供给,形成“网络-工具”动态平衡结构。中、韩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蕴含着东亚福利承诺对生产主义与家庭主义的共同追求,但策略选择上的碎片化特征将长期存在。
张奇林付名琪
关键词:政策网络社会救助制度
东亚福利体制的社会资本前提假设及其检验
2021年
区别于欧美福利制度,东亚福利体制的特点在于福利国家"功能替代物"的福祉作用,特别是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福祉资源受到关注。可以说,东亚各国(地区)拥有丰富的可以促进国民福祉的社会资本是东亚福利体制的前提假设。本文利用包含东亚13个国家(地区)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数据,对东亚福利体制的社会资本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与东亚各国民众的福祉整体呈正相关关系,东北亚国家(地区)的社会资本呈现出同质性特点,而东南亚国家(地区)呈现出异质性特征。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社会资本特征的差异主要源于传统文化、民族结构和历史经验。
张继元金成垣
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国家社会资本
福利体制视角下的职业福利供给国际比较研究
2021年
伴随着福利国家改革和调整,职业福利成为国际社会政策的重要议题,但是由于职业福利性质和内容的复杂性,学术界对其关注仍不足,尤其在比较福利体制领域。在国际范围内,作为一项私人社会政策,职业福利的供给是否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深化对职业福利的探讨。本文基于福利体制分析框架,利用经合组织社会支出数据库、欧盟劳动力成本调查数据库以及相关专题报告分析发现,国际范围内职业福利供给呈现准规律性。从比较的维度看,不同福利体制在职业福利支出水平、项目类型、覆盖范围、提供形式等方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差异,但在项目结构上较难发现规律性;从福利体制的类型看,除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外,其他福利体制的职业福利供给规律性相对明显。
丁学娜
关键词:福利体制职业福利
福利体制的国家安全保障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当前已有的福利体制研究与国家安全研究衔接不足。福利体制对于国家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具有经济安全价值、政治安全价值和社会安全价值。英国福利国家抗疫策略失误说明,蚕食和破坏福利体制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大国竞合时代我国需要优化顶层设计,继续完善福利体制功能,构建外部风险内部消化机制,探索协同融合福利体制与国家安全体系,使福利体制能够为保障我国安全发展核心利益服务。
郑彬睿
关键词:福利体制
分层普惠主义:“社会政策时代”的中国福利体制转型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社会政策时代"的来临,中国的社会保险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这种拓展在不同维度上表现不一:一方面,在"社会保险获取资格"维度上,社会保险的扩张部分地突破了生产主义福利体制下人力资本的选择性和制度区隔的碎片化,具有了普惠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险福利收益"维度上,基于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多重分割依然显著,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险项目,且不同项目的福利收益差异显著,形成福利分层效应。两种趋势的结合塑造了"分层普惠主义"的福利体制类型。分层普惠主义是一种在分层基础上的福利资格赋予。与剩余型或选择性福利体制比较起来,分层普惠主义是一种进步;但是,如何从分层普惠主义真正走向福利权利平等,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政策议题。
李棉管许锐欢覃志庆
关键词:社会政策时代福利体制

相关作者

熊跃根
作品数:60被引量:59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 福利国家 福利体制 社会转型
黄燕芬
作品数:159被引量:1,14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促进就业 房价 劳动力市场 失业率 资源税
林闽钢
作品数:219被引量:2,959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
顾昕
作品数:359被引量:3,399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新医改 医改 全民医保 去行政化 医院改革
雷杰
作品数:25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 福利国家 福利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