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70篇“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相关文章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试剂盒,涉及试剂盒领域,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一侧放置有多个试剂管,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另一侧放置有多个包被板,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
陈静刘存石福荣王苗利刘砚涵孙圣福王瑶景宝年李玉杰陈峰
用于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PCR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PCR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内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内部设置有储存管,所述试剂盒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保持取样温度的制冷机...
磨美兰赵长润张愉韦平韦天超黄腾黄鉴妮
Viperin通过胆固醇影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复制
2024年
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因子,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为探究Viperin是否通过胆固醇发挥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消耗或添加细胞膜胆固醇,分析胆固醇对IBV复制的影响;并分别在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表达Viperin,评估Viperin对细胞胆固醇含量和IBV复制的影响,并分析Viperin、胆固醇含量和IBV复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IBV感染后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使用5.0和10.0 mmol/L甲基-β-环糊精(MβCD)消耗细胞膜胆固醇后IBV复制被极显著抑制(P<0.001),添加5.0 mg/mL外源胆固醇后IBV复制被极显著促进(P<0.001),消耗细胞膜胆固醇后再添加外源胆固醇,IBV复制被抑制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在IBV感染后24和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过表达Viperin可极显著降低细胞中胆固醇含量(P<0.001),并极显著抑制IBV复制(P<0.001);在IBV感染后6和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干扰表达Viperin可显著提高细胞中胆固醇含量(P<0.05或P<0.001);在IBV感染后24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干扰表达Viperin可极显著促进IBV复制(P<0.001);在IBV感染后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过表达Viperin后再添加外源胆固醇可恢复IBV复制(P>0.05)。结果表明,细胞膜中胆固醇水平与IBV复制密切相关,且Viperin可通过调节细胞胆固醇抑制IBV复制。本试验为寻找IBV新的抗病毒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任丽娜张愉张桃妮卢彦澎张冰莎黄鉴妮磨美兰
关键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胆固醇
黄芩苷体外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初步研究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该病呈急并且传染性强,使全球家养殖...
郭霄慧
关键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黄芩苷抗病毒转录组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2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2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通过序列比对,本发明选择S2蛋白上的一段保守氨基酸区域,此区域包含HR2抗原区,经原核表达出截短蛋白作为免疫原,获得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IBV S2蛋白...
张国中李莹飞赵静赵烨杨慧明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药的筛选
2024年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成分或方剂筛选试验,即在SPF鸡胚中先注射中药2 h后再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2 h后再注射中药。使用SPSS 20.0软件对鸡胚重量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辅助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对鸡胚净重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桔梗组与阳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胚尿囊液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桔梗、鱼腥草、宣肺败毒方、绞股蓝、蒲公英、甘草对IBV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桔梗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桔梗对IBV有显著的预防及抑制效果,结果为深入研究桔梗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李俊贤任涛杨剑郭杨文安林欧德渊
关键词:鸡胚中药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与鉴定
2024年
山东龙口地区某鸡场相继发生以白色水样痢疾、迅速消瘦、采水量增加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通过采集病料接种鸡胚传代培养后分离到一株毒株,对该毒株进行血凝试验、NDV干扰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及雏鸡回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持续的鸡胚传代,第3代开始形成蜷缩胚,第5代蜷缩的胚胎达到50%;第3代到第5代的尿囊液经过1%胰蛋白酶进行处理后具备了血凝;该分离株在干扰实验中很大程度影响了NDV在鸡胚中的增殖;在雏鸡回归试验中,试验雏鸡感染了分离的病毒后,致死率为60%,发病率可以达到100%;感染鸡出现斑驳肾等病理变化,实验结果充分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鸡肾型IBV。
于逢强王春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克隆的快速构建及应用
2024年
为构建高效且易于操作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的反向遗传学平台,本研究将IBV H120株全基因组经RT-PCR分段扩增,并在其基因组的5'端引入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序列以及3'端引入丁型肝病毒核酶序列(HDVRz)和牛生长激素(BGH)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后续称HB序列),获得H120株基因组的9个片段(CMV-F1、F2、F3、F4、F5、F6、F7、F8和F9-HB);其中片段F7通过引物引入沉默突变C20356T作为遗传标记。采用转化偶联重组(TAR)克隆技术将9个DNA片段与线质粒p YES1L转化酿酒酵母细胞,快速构建H120株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经连接PCR(Junction-PCR)筛选及测序鉴定获得感染克隆质粒p YES1L-H120。为了提高病毒拯救效率,同时构建表达IBV N蛋白的辅助质粒pcDNA3.1-N+3'UTR。将p YES1L-H120与pcDNA3.1-N+3'UTR共转染BHK-21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接种9日龄SPF鸡胚盲传3代,经胚体病变观察和测序显示获得IBV反向遗传重组病毒r H120株。为了以IBV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将病毒基因组的5a基因替换为eGFP基因,采用TAR克隆技术构建以IBV为载体表达外源e GFP基因的cDNA克隆pYES1L-H120-Δ5a-eGFP,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随后接种SPF鸡胚拯救嵌合病毒r H120-Δ5a-eGFP,并采用PCR和测序鉴定该重组病毒正确构建。结果显示,采用TAR克隆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IBV反向遗传重组病毒且快速操作病毒基因组获得以IBV为载体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嵌合病毒。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基于TAR克隆技术的IB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载体疫苗的开发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
卢渊录曾亦然罗皓炜乔炳晨孟琪刘志远王蔚怡陈纳赵令才孟宪臣张海涛平继辉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反向遗传学酿酒酵母外源基因
一种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属于病毒检测领域。本发明选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保守区域的N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的组合,经过筛选优化筛选得到能够特异扩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NA...
贾青辉冯婉莹张志强吴同垒陈光明张香斋李佩国李蕴玉
一种快速制备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备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疫苗毒株H120为骨架,首先将QX型毒株的S基因替换到H120毒株的对应区域,再通过密码子对去优化将H120非结构蛋白中的NSP14、NSP15和NSP...
平继辉卢渊录曾亦然赵令才刘志远陈纳夏俊

相关作者

王红宁
作品数:525被引量:2,075H指数:2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耐药基因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IBV
周生
作品数:56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IBV DNA疫苗 传染性支气管炎
康丽娟
作品数:35被引量:20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研究主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IBV S1基因 病毒
黄勇
作品数:177被引量:649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规模化猪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陈德胜
作品数:65被引量:59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研究主题: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猪圆环病毒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