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4篇“ 种植体-骨界面“的相关文章
不同螺纹形态微种植体-界面应力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目的:  建立不同螺纹形态微种植体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轴向和水平向载荷,观察螺纹深度和螺纹距离对微种植体-界面的应力大小和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优化微种植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
何艳君
关键词:微种植体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
眶部密度对种植体-界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眶部受植区不同密度对种植体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8个不同HU值(300~10 000)密度的眶部种植体-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给予沿种植体轴向20 N的载荷,记录Von-Mises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分析其应力分布。结果:随着密度值增高,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均出现下降,在800~1 000 HU条件下,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下降不明显。结论:眶部受植区密度小于800 HU时,密度对种植体的成功率有直接影响。
张兴刘英陈松龄张云陈建灵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骨密度
种植体结构改变对种植体-界面应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改变种植体内部结构后其表面应力的变化趋势,为改善种植体-界面应力集中问题,减少种植体颈部的吸收寻找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CAM软件PRO Engineer分别建立实验组种植体、传统实心种植体以及仿...
童乘皓
关键词:种植体有限元分析弹性模量生物力学
种植体结构改变对种植体-界面皮质区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种植体-界面的生物力学效应是吸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模仿天然牙周膜的新结构种植体或可改善其界面应力的分布情况。目的:探讨不同的咬合负载条件下,改变传统种植体内部结构对种植体-界面皮质区应力分布、峰值的影响,为新结构种植体的优化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新结构的种植体(模型A)与无螺纹的传统柱状种植体(模型B)的数字模型,采用Ansys软件分析在相同质及相同受力环境下种植体-界面皮质区应力峰值、应力带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时,模型A在不同受力大小时应力峰值均较模型B降低17.54%;45°加载时,模型A应力峰值较模型B降低(2.59%),模型B的高应力区向颊侧集中趋势明显。咀嚼模拟加载时,模型A的应力峰值均较模型B低,其差值在施力方向与种植体轴向夹角(β)等于12°时最大(0.353 2 MPa),在β>12°后逐渐减小;并且模型A在促进组织生长最适应力峰值、维持组织健康应力峰值两个量化指标中,均比模型B适用角度范围大(A:0°-28°,0°-58°;B:0°-24°,0°-56°)。提示优化设计种植体结构的改变可改善种植体-界面皮质区的应力分布,降低应力峰值,可在更大范围内降低皮质吸收的风险。
童乘皓吕晓飞彭诚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种植体骨皮质
螺距对支抗微种植体界面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螺距变化对微种植体界面、微种植体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为支抗微种植体的临床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照。方法运用Pro/E软件建立不同螺距的微种植体和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用Hypermesh软件对该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在微种植体顶部施加与颌面平行的正畸力1.96 N,用ANSYS软件进行三维模拟计算。结果微种植体界面应力峰值集中在微种植体颈部和尖部,当螺距为0.5 mm时,微种植体颈部的Vonmises应力和位移峰值最小,分别为27 MPa和0.001 5 mm,且应力和位移曲线最为平缓。结论螺距变化影响微种植体和微种植体界面的应力分布。在本实验条件下,螺距为0.5 mm时,微种植体界面、微种植体本身应力和位移最小。
颜丹张锡忠王增全王建国关泽建
关键词:正畸支抗微种植体螺距
牙周炎犬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界面结合的研究
目的:研究犬下前磨牙区域建立牙周炎模型后即刻种植即刻加载种植体-界面结合情况。  方法:8只实验用Beagle犬,所有犬于双侧下颌前磨牙位置行丝圈结扎并辅以高糖饮食,建立犬牙周炎模型。开始建模后的第1、2、3、4周分...
张亨国
关键词:牙周炎即刻加载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
文献传递
Micro CT应用于犬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界面结合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应用Micro CT对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界面结合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4只Beagle犬,拔除其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在相应的拔牙窝选择最佳位置即刻植入DIO种植体(直径3.8 mm,长度10.0 mm)各1颗,同期连接基台(直径3.8 mm,长度6.0 mm)。术后24 h内采用种植体垂直加载仪进行垂直加载,将每只犬下颌的4枚种植体按照加载力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不加载),加载5、10、15N组,加载频率为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15 min。开始加载后第4、8周后各处死2只Beagle犬,制作离犬下颌标本并用Micro CT扫描,以CTAn软件分析扫描后图像,取与种植体相邻的感兴趣区行密度(BMD)及计量学分析。结果①加载4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 N组以及对照组在BMD、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加载8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N组以及对照组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加载8周时,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加载15 N组与加载5、10 N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cro CT对种植体-界面新生小梁情况进行分析,客观地对不同加载时期不同加载项下种植体-界面结合情况进行了评估,为牙即刻种植术及术后即刻加载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亨国刘向辉孙卫革张磊沈彬叶长林
关键词:MICRO即刻加载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
不同种植方式的种植体-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
2014年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界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界面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种植体-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4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组织刺激种植体-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明显差异。
袁林陈勰程峰杨征毅潘广嗣王涵孙晋曹依娜
关键词:埋植型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界面改建中的表达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非埋植型种植体-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种植体-界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体植入后在非受载期,随着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界面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明显的规律性,代表其染色强度的灰度值从84.87±1.69增加到109.01±3.97。1周时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增强,2周时达到高峰,1个月时表达逐渐下降,3个月时的表达趋于正常。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在非受载期,种植体-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其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袁林宋晶晶杨征毅王涵孙晋曹依娜
关键词: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白细胞介素-6在不同种类种植体界面改建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种植体-牙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3个月后行固定金属全冠种植义齿修复,按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比不同时期的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界面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的异同。结果:实验组种植体-界面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于2周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均于4周时达到峰值,12周时恢复至对照组相似水平。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应力通过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传递至种植体-界面,均刺激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谭华根袁林潘广嗣杨征毅郝璐王涵孙晋曹依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种植体-骨界面骨改建

相关作者

袁林
作品数:32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咬合力 牙周组织改建 埋植型 牙周组织 非埋植型
金岩
作品数:779被引量:2,498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骨形成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分化
马轩祥
作品数:137被引量:866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研究主题:义齿 种植体 种植义齿 全口义齿 牙种植体
宛莉娜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种植体-骨界面 埋伏牙 组织学 青少年 愈合
宋晶晶
作品数: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种植体-骨界面 颌骨 成骨分化 非埋植型 组织蛋白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