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6篇“ 种痘“的相关文章
- 从伏气温病论治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 2024年
-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lik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PD)是一组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儿童。HVLPD的发病具有潜伏性、慢性活动性、发热性的特点,这与中医学伏邪温病之“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发病特点较契合。根据伏气温病的发展进程,中医辨证可按邪炽气营、热盛动风、热恋阴伤、气阴两虚分型,治疗可采用“清泻里热为主,兼顾护阴”为治则。从伏气温病视角探讨中医对该病认识,可为中医辨治HVLPD提供借鉴。
- 高如意许华
- 关键词:伏气温病
- 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通过报告1例系统型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增殖性疾病(系统型HVLPD)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TCR基因重排、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19岁。因全身泛发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伴发热7个月入院。患者临床表现为种痘样水疱病样皮疹,淋巴结及脾大,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NK细胞活性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VCA-IgA和EA-IgA阳性,EBV-DNA定量高,全外显子测序未见致病性基因突变。组织病理:表皮和毛囊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色素失禁,淋巴细胞进入表皮和毛囊上皮,真皮全层血管和毛囊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量红细胞外溢,皮肤附件及小血管周围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呈灶状浸润,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CD3(+),CD5(+),CD20(个别+),CD30(小片状+),CD79a(个别+),CD4(+),CD7(+),CD8(+),TIA-1(+),CD56(散在个别淋巴细胞+),Ki-67约50%,原位杂交EBER(+)。TCRβ基因检测到单克隆重排。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系统型HVLPD继发HLH。随访8个月后,患者在等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死亡。结论系统型HVLPD少见,需要警惕继发HLH。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避免漏诊误诊,避免延误治疗。
- 杨赛Heidari Mohammmad Hassan薛汝增罗颖陈嵘祎陈永锋梁云生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EBV
- 近代来华传教士雒魏林对《种痘法》的翻译及原因分析
- 2024年
- 《种痘法》是中国人痘术理论技术经验的结晶,被多位近代来华传教士翻译成英文传至西方,尤其以雒魏林的译本最为完整,虽然其译本存在错译、漏译现象,但对该书完整地传至西方贡献很大。雒魏林翻译该书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对天花的病因病机认识深刻且治疗规范成熟;二是部分种痘法则契合现代西医理念;三是希望通过种痘慈善活动开拓医疗传教事业。《种痘法》是19世纪初来华新教传教士翻译的中医著作的代表,反映了在近代西医东渐过程中,中医并非只是单一受西方医学影响的对象,某些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同样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性,对当时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李计筹郭强
- 关键词:天花传教士翻译
- 种痘水疱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报告
- 2023年
- 本研究报道1例种痘水疱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PD)。患者为男性,首次就诊时21岁,颈面部、躯干反复出现丘疹、水疱样皮疹、出血结痂,血清EBV-DNA明显增高(2.88×107拷贝/mL)。患者2年内经2次皮肤活检。首次皮肤活检病理显示表皮棘层部分变性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部分表皮脱落,水泡及棘层内见多灶小脓肿,真皮内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细胞片状浸润,淋巴细胞无明显不典型性,EBER原位杂交阴性,病理难以明确诊断。第2次皮肤活检病理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检标本表皮内可见水疱,真皮内有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围绕毛囊、汗腺及血管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淋巴样细胞CD3、CD5、CD4、CD8、granzyme B、TIA-1阳性,CD56、Perforin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10%;EBER原位杂交阳性。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1年余,皮疹加重,时有发热,伴左眼睑水肿,在外院行第3次皮肤活检,可见不典型淋巴样细胞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Ki-67增殖指数为60%,提示疾病进展为EBER阳性T细胞淋巴瘤。我院予患者以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培门冬酶化疗2个疗程后,其水肿消退、皮疹愈合。
- 朱霞金晶晶王昕缪飞马洁娴张洁尘肖立
- 关键词:EB病毒
- 基于档案史料的北京民国时期种痘运动研究
- 2023年
- 基于北京档案史料对民国时期种痘运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研究。通过梳理种痘单位、地点、接种人群、接种方法、接种模式等内容,发现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能够广泛接种痘苗,是由于广泛的宣传、合理的接种模式以及采取了中西医相结合的办法。连续数年的种痘运动使天花得到有效控制,维护了市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市民公共卫生意识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 孙文铎熊益亮段晓华
- 关键词:档案民国
- 粤北民族地区天花疫情与种痘运动研究(1949-1965)
-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染病所造成的卫生危机、民众反应和政府防控体系建设,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性生长和构成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后,粤北民族地区天花流行,不但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生产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新中国的建设与民...
- 蔡鑫炜
- 关键词:新中国天花
-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例
- 2023年
- 患者女,15岁。因头面部和四肢丘疹、水疱及溃疡伴高热反复发作4年,于2019年4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因虫咬后于双足内踝处出现红色丘疹,而后半年内皮损逐渐增多,伴瘙痒及反复高热,最高达41℃,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抗感染及抗炎等对症处理(具体诊治经过不详)。后丘疹周围出现红斑,红斑出现3 d后顶端出现紫癜,3 d后紫癜处出现水疱,水疱蹭破后出现溃疡及渗出,溃疡处出现疼痛,伴高热、腹痛及髂关节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治,疗效不佳。自行用“土方”治疗(具体不详),皮损在退热后2周愈合、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凹陷性瘢痕。
- 籍丽玥陈韦君樊建勇林挺杨慧兰
-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种痘样水疱病
- 儿童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例
- 2023年
- 1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面部红斑、丘疹及水疱反复发作2年,于2019年7月1日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斑、丘疹及水疱,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诊治经过具体不详)。后患儿面部皮损反复出现,无明显瘙痒,搔抓后有渗出,躯干及四肢未见皮损,至当地医院检查肝、胆、胰、脾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患儿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患儿家属否认传染病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肿瘤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叶志健季露露安路遥曹华莉
- 关键词:EB病毒淋巴细胞增生
-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伴乳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可累及皮肤、肝脾及骨髓等器官,但累及乳腺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女,19岁。全身反复红斑、血疱伴高热17年,右面部肿胀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尤其是血管、附属器周围以及脂肪小叶内见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部分呈浆细胞样,细胞轻度异型,见异常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示:CD3、CD4、CD8、CD20、CD45RO均强阳性;EBER(+)。乳腺肿物穿刺病理活检:部分区域乳腺小叶内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EBER(+)。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伴乳腺转移。患者辗转在乳腺外科、风湿科、烧伤外科治疗后小腿溃疡扩大伴出血,再次左小腿溃疡行组织病理示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伴淋巴瘤转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发病19年后患者死亡。
- 罗志强吴玮谢锦莹李梅赵周书文汪凤娟周海园
- 关键词:EB病毒乳腺
- 察哈尔格西著《种痘药炮制及吸食法》中医来源考被引量:1
- 2023年
- 18世纪蒙古地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汉、藏、蒙古民族文化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其中就包括医学知识的互鉴。藏、汉民族的医学知识与蒙古本土疗法相互借鉴又为医治当时蒙古地区流行的疾病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1785年著《种痘药炮制及吸食法》对当时蒙古地区防御天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种痘药炮制及吸食法》进行翻译注释,考证了其中医来源。
- 苏日利格
- 关键词:天花
相关作者
- 刘玉峰

- 作品数:317被引量:77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复习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徐学聚

- 作品数:117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铁蛋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儿
- 张园

- 作品数:31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淋巴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儿 文献复习
- 方凯

- 作品数:504被引量:1,1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 并发 蕈样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 病例报告
- 郭海霞

- 作品数:128被引量:2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