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3篇“ 种群变化“的相关文章
浙江临海二化螟种群变化与防控技术探讨
2024年
为探明浙江临海二化螟种群变化和田间螟害上升原因,提出应对破解技术方案,采用10个虫情监测点以及耕作制度和品种更替资料,结合若干家庭农场走访及其螟害螟情调查,探究2010~2023年二化螟种群见蛾天数和单灯日均诱蛾量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二化螟种群见蛾天数和单灯日均诱蛾量呈渐趋式线性上升,目前其种群处在高位运行过程,螟害趋势严峻,主要原因是其种群越冬场所多、基数大、繁殖指数高、耕作栽培多元化和防控药剂无效化以及自然调控作用减弱,气象要素尤其是冬季气温有利于二化螟种群繁衍。做好因场施策,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协同监测数据、防治窗口期、药剂配方和植保无人机参数运用等防控技术,对螟害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冯贻富潘伟綦再华蔡建军陈红
关键词:二化螟种群数量防控技术
汾河水库浮游植物种群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4年
为了评估汾河水库浮游植物季节变化规律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依据汾河水库形状及水文特征,在库区设置了7个采样点,于2020年10月以及2021年3月、6月和9月对汾河水库浮游植物种群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调查,分析了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探讨了库区浮游植物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汾河水库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3属245种,优势类群为绿藻-硅藻型,2021年3月主要以硅藻门为主,2021年6月、9月和2020年10月以绿藻门为主;汾河水库综合营养状况指数为28.07,属于贫营养型水库;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气温、亚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说明水温、气温和亚硝态氮含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汾河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与水温、溶解氧含量、透明度、悬浮物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汾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汾河水库的水体为贫营养型水体,水质较好,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和生物量随时间变化明显,且受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赵乐乐耿志远贺芷慧侯晓蕾周永红郭建忠马宁王超李宇星宋晶刘青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环境因子汾河水库
海水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研究
2023年
有机污染物极大影响海洋生物种群结构,为此,深入探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运用拓扑指数划分有机污染物原子结构特征,创建定量结构-生物富集因子解析式,使用误差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并通过吸收演变算子与毒素演变算子量化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不良影响,组建海洋生物种群变化函数。以厦门东海鱼类和浮游植物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得出适当浓度有机污染物会加速浮游植物生长速率,但浓度过高会使植物种群数量大幅降低。
李萍
关键词:海水污染有机污染物神经网络
矿物质源对两种轮虫种群变化和生理影响的研究
杨丹荣
柠檬园柑橘红蜘蛛种群变化趋势和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2023年
在云南省保山市干热河谷区柠檬园内连续4年开展了柑橘红蜘蛛的消长规律调查和田间药剂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2年柠檬园内柑橘红蜘蛛成螨在前三年虫口基数总体出现上升的趋势,2022年虫口基数相对于2021年有所降低。不同年份同月虫口基数变化也比较明显,其中1、3、4、8、9和12月虫口最高的年份都是2021年,2、5、6和7月虫口最高的年份是2022年,10月2019年和2021年虫口一样,11月虫口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田间药效试验的5种药剂对柠檬植株上柑橘红蜘蛛防治速效性最好的是30%乙唑螨腈,且与其他4种药剂防效差异性显著,其次是28%唑螨酯和43%联苯肼酯。从整株防效上来看,22.4%螺虫乙酯、28%唑螨酯、43%联苯肼酯和30%乙唑螨腈持效性都比较好,四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从不同方位的防效来看,速效性最好的是30%乙唑螨腈,对任何一面的速效性都好,其次是43%联苯肼酯,240 g/L螺螨酯对任何一面的速效性均较差。从持效性来看,43%联苯肼酯对东、南、北面的效果较好;其次是30%乙唑螨腈,28%唑螨酯次之,240 g/L螺螨酯效果较差。建议在生产上选用30%乙唑螨腈、43%联苯肼酯和28%唑螨酯进行轮换使用。
毛加梅王自然杜玉霞付小猛杨林岳建强
关键词:柑橘红蜘蛛柠檬
玉露香梨采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贮期病原种群变化分析研究
玉露香梨作为近年来优新发展的中熟、耐藏性白梨品种,其果肉细嫩、清脆香甜等优质的果实品质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随着玉露香梨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已在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但在生产上常常因采收不当以及玉露香梨皮薄...
侯亚茹
关键词:玉露香梨病原菌贮藏条件
基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数量及种群变化情况分析
2021年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1997年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普氏野马回归自然"项目以来,普氏野马经历了圈养驯化—栏养繁育—半自然放归三个阶段,数量由10匹增至51匹,种群由1个引入群扩至6个自然群。通过分析23年来安西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数量及种群变化情况,进一步掌握了普氏野马的发展规律以及制约野马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与发展建议,从而加快普氏野马回归自然的步伐。
李海龙裴鹏祖杨玉龙张晓玲
关键词:普氏野马种群
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碱蓬种群变化及扩散模拟被引量:10
2021年
将卫星遥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物种群扩散模型相结合,利用1996、2006、2016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3期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景观转移矩阵、景观重心转移模型分析互花米草和碱蓬动态变化,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6年的演变趋势开展预测模拟.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 a来互花米草总面积由1996年的3.45 km^(2)增长到2016年的25.14 km^(2),碱蓬总面积呈大幅度下降;在空间上,互花米草发生了连通阻断,其重心由胜利油田边缘向河口方向移动,碱蓬重心向陆源方向有一个小幅度后退.2)模拟预测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为26.67 km^(2),碱蓬面积为26.15 km^(2).3)2种植被在2006−2016年转移变化剧烈,20 a来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呈增加的趋势.从预测结果分析看,20 a间黄河三角洲河口受重大人工改道、初期的断流、风暴潮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互花米草、碱蓬等滨海湿地植被数量造成短时序变化,导致模拟精度不高.如果不对互花米草加以人为控制,到2026年互花米草面积的激增将对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陈柯欣丛丕福曲丽梅†韩建波韩成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遥感碱蓬互花米草
播期对冀西北寒旱区燕麦田杂草种群变化与饲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明确播期对燕麦田杂草种群变化以及燕麦草生产的影响,在冀西北寒旱区的砂质栗钙土农田,研究了不同播期(5月24日、6月8日、6月23日)对燕麦田杂草密度、优势杂草种类、杂草多样性以及杂草和燕麦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4日播种与6月8日播种处理的燕麦田杂草密度始终差异不显著,晚播后燕麦田杂草密度明显降低。播期显著影响燕麦田杂草的群落结构,早播的燕麦田杂草以喜凉的灰绿藜为主,随着播期推迟,相对喜温的苋菜以及狗尾草、小画眉草和稗草等禾本科杂草成为优势种。早播和晚播的燕麦田植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有降低趋势。在燕麦最适刈割期抽穗后第10~20天,5月24日和6月8日播种的燕麦生物量均高于6月23日播种。对杂草群落结构、杂草生物量和燕麦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冀西北寒旱区燕麦适当早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田间杂草,提高饲草产量。
杜玉贤陈丽雪王丽宏张继宗张立峰刘玉华边秀举
关键词:燕麦播期杂草饲草产量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大便标本检测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化分布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大便标本检测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化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样品的微生物种群变化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水平以及属水平方面,两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拟杆菌科外,两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对丰度在科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大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存在较大的变化
李延红周启宇李盼盼孙士宾靳智凯席子明
关键词:微生物种群大便标本脑卒中抑郁

相关作者

胡群
作品数:54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大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研究主题:CODEHOP 鼠类 汉坦病毒 RT-PCR检测方法 港区
郑剑宁
作品数:106被引量:426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研究主题:硫酰氟 SAS 熏蒸 国际航行船舶 截获
丛丕福
作品数:43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遥感 黄河三角洲 赤潮 卫星遥感 叶绿素A
程曼丽
作品数:253被引量:1,415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关系 公关 新闻传播 学理 新媒体
余晓君
作品数:44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性 鼠伤寒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