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篇“ 科学实践哲学“的相关文章
科学实践的规范性问题研究 ——基于劳斯科学实践哲学
王琦
空间及其边界——从《利维坦与空气泵》看空间概念的科学实践哲学意义
2024年
从空间概念的角度重读《利维坦与空气泵》,旨在科学实践哲学视角下探究知识的空间属性。基于霍布斯与玻意耳之争这一著名科学史公案,探讨:实验实践在何种空间条件下生产所谓“可靠的知识”?实验室的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如何建构生产“事实”的基本条件?共同体有无空间边界?实验室的开放度与共同体空间边界有何关联?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空间”概念及其边界的理解。文章从实验空间及其边界、事实的建构与共同体的空间边界、虚拟见证与知识的空间增衍、仪器的空间划分功能及其认识论价值角度厘析了空间对科学知识生成的影响,以揭示科学知识的空间属性,并呼吁科学史研究应增加空间敏感性意识。
刘敏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
从实用主义到科学实践哲学发展的三阶段:皮尔士-布兰顿-劳斯
2023年
古典实用主义对于“实践”的阐释被很多人视作科学哲学实践转向的先声。但实用主义有其自己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皮尔士对于符号的阐发,对于共同体的关注等,被新实用主义代表布兰顿等人充分地承袭并发扬。实用主义的确是科学实践哲学可资借鉴的宝藏,但两者对“实践”内涵的阐释有区别,对符号、推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有不同,对自然与规范关系的剖析有差异。科学实践哲学对新实用主义做了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
张毓芳妃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
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看中医现代临床科研中“证”的演化及其意义
2022年
从传统中医学知识到中医现代科学知识,是当代中医临床科研中知识转化的主要路径,变迁的背后是中医“证”的演化。文章结合中医“证”的近现代研究进路,分析了中医名称规范化研究、标准化研究以及实证化研究的过程,分析了中医“证”的规范性和历史性冲突,强调中医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并指出采用广阔和综合的视角去看待传统医学的近现代发展,认为现代中医临床科研的哲学认识多样化会提供更为真实客观的图景。
呼思乐刘燕君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范式
论现象学具身思想对约瑟夫·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延展性启迪
2022年
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存在着进一步发展深化的空间。他对身体与认知关注不足之处,对实践主体强调不够之处,对科学实证案例阐释不充分之处,正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分析的起点。主体、身体与认知在解释实践与世界的过程中,不应缺席。现象学具身性思想有利于拓宽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视角,突显实践主体的关键性地位,且得益于跨领域研究的科学实证辅助,将帮助科学实践哲学分析超脱形而上的理论建构,更好地扎根于生活世界。
张毓芳妃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
系统生成论视野中的中微子研究——与科学实践哲学几个观点比较
2022年
科学实践哲学的冲撞理论、实验室科学的自我辩护、科学文化传统的转换、交易区理论、实验有自己的生命这些观点有值得推进之处。基于系统生成论,既对科学史有新的理解,又可以深化这些观点。从根本上不同于哈金,提出不仅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科学也有自己的生命。
李冬生
关键词:太阳中微子科学史科学哲学
实现真正的STEM教育: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理解被引量:9
2021年
STEM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育理念,包含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教育、强调面向真实世界的情境教育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循证教育三重意蕴。然而,当前STEM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使其陷入了功利化倾向与复制式扩张的困境之中,需要来自科学实践哲学视角的深度反思以指引其未来发展方向。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考察视域内,STEM教育是一种从沉思科学到干预科学的介入性科学实践,是一种从科学作品到科学过程的地方性科学实践。未来STEM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准确把握“开放式终结”的意涵并全面理解“实验室生活”。
李刚吕立杰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科学教育
辩护客观性的两种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看被引量:2
2021年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概念建立在从现象到实在的可通达性的预设之上,它试图寻找某种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合理性规则或先验推理逻辑来当作客观性标准。这种无视角的观点,排斥科学实践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认为历史细节在知识论层面上琐碎无关,因而从根本上反对自然主义。科学实践哲学强调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社会性、历史性特征,因而它所坚持的客观性概念有异于逻辑经验主义的客观性概念。它可以采用两种辩护科学知识客观性的策略。一是建立在非随意性概念之上、较少形而上学预设的策略,二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生成性特征之上的、允许某种实在论的策略。
黄翔
关键词:客观性科学实践哲学
科学知识的空间书写与地理叙事--基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被引量:3
2021年
科学知识的空间维度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相对缺位。科学史的时间性遮蔽了知识的空间性与地域性。在传统实证主义科学观视阈下,科学史以时间为序对科学知识进行编排和叙事,空间被时间瓦解,地理等空间因素对科学史书写的影响被忽略。在这种"均质"空间观影响下,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客观而普适的。而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阈下,地理位置等空间条件成为制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因素,空间不再是知识生产的背景与常量,而是变量。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地方实践",科学探索在哪里进行对于科学的纯粹性来说是最基本的问题,空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知识的构造。空间线索应成为科学史编史与叙事的重要维度。
刘敏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实践哲学
精准医学对疾病自然类理论的挑战——基于科学实践哲学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传统认为,生物医学需要给出真实的疾病分类,也即疾病自然类,才能成为成熟科学。当代的疾病自然类理论将同类疾病刻画为由自平衡的机制簇造成。然而,精准医学在癌症和精神病学领域中,试图依据更精确的基因型、表型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而不是给出作为自然类的疾病,挑战了传统疾病自然类理论。尽管如此,文章基于科学实践哲学中的“解难题”和“推理风格”,论证精准医学仍然促使相关科学走向了成熟科学
陈泓邑
关键词:分类学

相关作者

吴彤
作品数:144被引量:1,386H指数:1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实践哲学 科学哲学 地方性知识 自组织 哲学问题
夏文利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实践哲学 地方性知识 生态哲学 癌症 深层生态学
刘敏
作品数:23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
研究主题:科学实践哲学 整体论 生成论 进化 超循环
蔡仲
作品数:112被引量:3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科学哲学 社会建构 客观性 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
朱晶
作品数:52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认识论 科学哲学 科学教育 科学家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