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43篇“ 科技创新合作“的相关文章
深入开展西北地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思考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高效、有序的跨区域创新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以及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张爱宁李滋婷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合作资源优化配置
以国际科技组织为纽带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国际科技组织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研究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产研院)与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的合作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国际科技组织加强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参与和贡献。分析了WAITRO的创新生态体系及其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并详细阐述了江苏产研院利用此平台促进国际合作的策略和成效。基于案例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探索全面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方式以及创新与其的合作模式。研究为深化我国与国际科技组织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亮田贵超项欢欢段然
关键词:科技创新合作资源整合创新合作模式
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还需进一步畅通“四链”堵点被引量:1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但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开放创新生态尚未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与国际接轨仍然存在堵点,仍需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深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打通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通道,持续塑造创新新优势。
刘中全任志鹏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生态创新链人才链
我国科技创新合作区域特征及竞争态势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区域间合作创新科技资源自由流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2006-2020年201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项目为数据分析基础,以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区、西南区等主要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集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区域性科技合作创新特征,探寻创新能力与技术分布差异,挖掘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研究发现:①高校是我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创新的主力,有效利用产学研异质性发展,推动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联动效应和统筹,是未来区域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的关键驱动力;②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建设技术间相互促进、交叉融合以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势在必行;③各区域技术合作创新网络还不成熟,亟须进一步加强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创新,升级国内科技创新网络;④创新技术间交叉关联、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⑤树立开放、包容、合作创新思想,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⑥要加大企业成为区域合作创新主体。
彭佳邵楠杨云飞王建国
关键词:合作创新网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瑞士作为我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与我国有着良好的农业科技合作基础。两国农业科技创新需求互补性强、利益与战略契合点多、合作领域广泛、合作空间与潜力大。加强两国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合作,将有助于共同应对区域性或全球性重大农业挑战。文章阐述了双方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双方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以及双方合作发展态势,剖析了双方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项目管理机制、合作成果评价机制、项目资助机制、相关利益方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双方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两国未来合作机制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洪霞陈天金曲春红计晗谢琳
借鉴国际科技组织运营模式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被引量:1
2024年
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遭遇了来自外界的一些质疑。国际科技组织倡导科技规范和政策、维护科学价值、协调多方利益和理念,具有推动国家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丰富经验。借鉴其运营模式,对于化解“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中的阻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与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科技组织的相关运营模式,就如何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借鉴国际科技组织多边交流模式,打造专业交流平台;借鉴国际科技组织议题设置模式,应对全球共性问题;借鉴国际科技组织资金筹措模式,设立合作引导基金;借鉴国际科技组织项目支撑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
王亮
关键词:科技创新合作
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大战略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规划建设好深港合作区。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深入分析河套合作区的基础优势与制约因素,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策略,对于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撑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周振江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深港合作园区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思考——以泰国工业4.0战略背景下中泰科技创新合作为例
2024年
2024年3月开启的中泰两国互免签证政策将大大有利于促进中泰各领域交流合作。文章聚焦泰国工业4.0战略,结合中泰科技合作基础,作了有益探索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许鸿申意
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果丰硕
2024年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成果正在持续开花结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国家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跟随2024年“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参访调研团实地采访调研了多家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
石青川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大写意
广州南沙管委会:充分发挥合作平台优势 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
[导读]近年来,广州南沙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互促双强的创新生态日益完善。2024年10月1日《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南沙管委会”)将认真落实《条例》有关规定,用足用好政策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人才链创新链创新生态粤港澳

相关作者

张楠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研究主题:科技创新合作 APEC 亚太经合组织 国际科技合作 参与国
程庆辉
作品数:31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合作 国家工程实验室 建造技术
王伟宏
作品数:13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创新合作 结构抗震 工程施工 工程监理 股份
高际香
作品数:50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俄 制裁 科技创新合作 俄罗斯经济 数字经济
赵新力
作品数:122被引量:786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技术竞争情报 一带一路 技术创新 主题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