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5篇“ 稀有濒危植物“的相关文章
稀有濒危植物贵州红山茶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是红山茶组中稀有5室蒴果代表种之一,具有重要物种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利用价值。为探索贵州红山茶物种稀有濒危原因,该文采用样方法与实测法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和生存力分析,开展种群结构动态量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原生植被具有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典型特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占主体林分,华山松(Pinus armandii)+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蓝果树(Nyssa sinensis)+山茶(Camellia sp.)+铃木(Eurya sp.)+木荷(Schima sp.)等针叶阔叶混交林常见。(2)贵州红山茶植物种群结构为增长型,以小树和中树龄级阶段植株为主体,占种群数量的73.02%;种群存活曲线Deevey-Ⅱ型特征明显,种群生命期望值在幼苗期达到最大值,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种群幼苗库丰富但响应生境外的干扰敏感,幼苗存活至Ⅶ龄级植株概率陡降至36.17%,整体呈现“Ⅳ龄级前增长-Ⅳ龄级后衰退”的特点。(3)贵州红山茶在未来2、4、6、8、10个径级的生长期之后,种群动态趋于中树(Ⅴ~Ⅶ龄级)、大树(Ⅷ~Ⅹ龄级)和老树(Ⅺ~ⅩⅢ龄级)的态势。综上认为,贵州红山茶生境资源及空间有限性导致种群内部或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加剧,使种群幼苗存活率降低和低龄级植株数量减少,加上人类掠夺性采伐造成的成年植株死亡率增高,致使其种群的数量增加及种群扩散受阻,分布区狭窄,物种趋于濒危
唐凤邹天才杨乃坤胡光平刘海燕
关键词:时间序列预测
长白山地区稀有濒危植物保护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遭到了人们的肆意破坏,致使部分植物濒临灭绝,因此,濒危植物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对长白山地区植物濒危程度进行研究,并提出长白山地区稀有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如保护野生植物、对野生植物进行多方面综合研究及加强基地建设等,以期为长白山地区的濒危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刘丽杰肖影金慧尹航赵莹贾翔
关键词:濒危植物
山茶属五种稀有濒危植物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长柱红山茶、美丽红山茶、贵州红山茶、皱叶瘤果茶和小黄花茶是颇具经济价值的稀有濒危植物,局部分布于贵州高原亚地区(ⅢD10 d)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针对其物种濒危以及种子繁殖困难等问题,该研究对其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柱红山茶千粒重最大(3 289.70 g)、发芽率最高(81.67%),贵州红山茶千粒重最小(786.33 g)、发芽率最低(46.00%);(2)小黄花茶含水率最高(48.85%),长柱红山茶含水率最低(39.52%);(3)长柱红山茶生活力最大(98.33%),皱叶瘤果茶生活力最小(63.33%);(4)5种供试山茶种子的千粒重与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2,P<0.01),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和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8,P<0.01)、与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5)。以上结果说明,种皮较坚硬而不易吸水萌发,种子遭遇动物摄食和病虫侵蚀损耗而不利于种群繁衍是其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其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吕晓梅刘海燕黄丽华杨乃坤邹天才
关键词:山茶属稀有濒危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
稀有濒危植物长柱红山茶种群特征及数量动态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Iongistyla Changex F.A.ZengetH.Zhou)是贵州特有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省金沙沟桫椤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海拔950~1400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通过对长柱红山茶密集分布的两个典型样地(望乡坡A和方山B)采样调查,采用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绘制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In(In))、生存率函数(Sn)进行生存分析研究,用动态指数(Vn、Vpi,)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动向。结果表明:长柱红山茶种群的年龄结构总体上呈衰退型早期阶段,即中龄个体数量多、幼龄个体数量少,其生存曲线基本属于Deevey—I型;生命表及其相关曲线分析显示,长柱红山茶种群有早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逐步衰退的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发现,幼苗不足,自然更新困难,但仍有一定的恢复潜力,且A种群受环境影响较大,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A、B两个种群的衰退现象是在最近的1~2个龄级时间内开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未来4个龄级时间后,该物种原生种群将进入典型的衰退型年龄结构。因此,系统研究其种群特征及繁殖规律,并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采取人工繁育幼苗并种植回归原生境或引入相似生境中,通过栽培增加其种群数量和扩散能力,对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燕杨乃坤李媛媛洪江邹天才
关键词:种群特征特有植物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稀有濒危植物保护实践活动
2014年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估计有33000多种高等植物,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列世界第3位。但是,目前中国约有4000~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总种数的15%~20%。因此,植物园作为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被推到了抢救珍稀濒危植物的第一线。
关键词: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保护植物多样性高等植物
山西太岳山稀有濒危植物脱皮榆群落种间关联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区域石膏山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端,是中国脱皮榆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太岳山脱皮榆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脱皮榆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相关,反映出该地区物种间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仍然存在独立的分布格局。不同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群落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物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各群落正处于朝稳定方向发展的阶段。
白玉芳毕润成白玉宏王晓霞张钦弟
关键词:种间关联
甘肃省稀有濒危植物物种优先保护评价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有不少稀有濒危植物。甘肃省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也是稀有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的省份之一。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甘肃省分布的稀有濒危植物,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在甘肃省的主要分...
刘风丽
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
文献传递
山西稀有濒危植物脱皮榆群落的种间分离
2013年
通过对山西太岳山脱皮榆群落1hm2样地内出现的14种乔木进行调查,在应用ArcGIS软件分析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的基础上,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及其2×2列联表截表的方法和Pielou分离指数计算分析了脱皮榆群落的种间分离规律,并根据种间分离情况以及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利用PCA排序将样地中14个物种进行了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表明:(1)该群落中出现的14种乔木构成的91个种对中,随机毗邻种对占绝大多数(74.73%),正分离种对较少(23.07%),负分离种对极少(2.20%),群落趋于稳定。(2)群落的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脱皮榆仅与其他树种随机毗邻;正分离常发生在群落中的优势种之间,而负分离常发生在群落中的伴生种之间。(3)种间分离与群落的生境异质性和物种的生态需求具有密切的关系,即两个具有不同生境要求的物种之间常常发生正分离,而具有相同或相似生境要求的物种之间常常发生负分离。(4)脱皮榆群落中14种乔木可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研究认为,脱皮榆群落内物种的总体分离规律为全面不分离。由生境异质性、物种间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为基础的种间关系可能是维持太岳山脱皮榆群落稳定共存的机制之一。
王晓霞张钦弟毕润成段晓梅
关键词:种间分离生态种组
山西稀有濒危植物脱皮榆种内和种间竞争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对山西太岳山一块100 m×100 m样地中128株脱皮榆对象木及1093株竞争木的调查,运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计算分析了脱皮榆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1)脱皮榆种群所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调查样地内尽管其他物种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与脱皮榆种间竞争相对较弱,脱皮榆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的顺序为:脱皮榆-脱皮榆>千金榆-脱皮榆>五角枫-脱皮榆>茶条槭-脱皮榆>其他树种-脱皮榆;(3)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当脱皮榆胸径在25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不大,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脱皮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
王晓霞张钦弟毕润成白玉芳
关键词: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二级稀有濒危植物——掌叶木
2011年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又名鸭掌木、鸭脚板,因叶形奇特如鸭脚掌而得名。在植物分类学中,掌叶木为无患子科掌叶木属植物,该属仅此一种。掌叶木的属名——Handeliodendron是用来纪念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dendron在希腊语中是树木的意思,
杭东
关键词:稀有濒危植物掌叶木植物分类学无患子科植物学家

相关作者

王诗云
作品数:9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
研究主题:稀有濒危植物 三峡库区 迁地保护 濒危植物 鄂西南
毕润成
作品数:183被引量:1,430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翅果油树 物种多样性 森林群落 种间 群落特征
叶其刚
作品数:33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研究主题:迁地保护 濒危植物 三峡库区 中华水韭 稀有濒危植物
黄仕训
作品数:111被引量:602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迁地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坡垒 濒危植物 授粉
刘海燕
作品数:90被引量:283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省植物园
研究主题:种子 贵州特有植物 种子萌发 油茶 特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