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篇“ 稀释扩散规律“的相关文章
基于MIKE21的滨海核设施液态流出物稀释扩散规律及排放优化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针对滨海核设施液态流出物海域排放问题,利用水动力软件MIKE21建立了排放海域的水动力和稀释扩散模型,模拟了液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核素在潮汐作用下的稀释扩散规律,研究了潮型、潮位、排放时段等因素对放射性核素稀释扩散效果的影响。模拟研究发现,在潮差较大的落潮时段集中排放放射性核素,近岸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更低,更有利于液态流出物向远海扩散。本文同样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核设施液态流出物的排放优化方案,并评估了方案的辐射环境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左庆宁林大超邱林王晓亮
关键词:核设施MIKE21放射性核素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多喷口浮射流近区稀释扩散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稀释扩散物理模型试验 ,首次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 ,对上升管上布置多个喷口时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上升管布置不同喷口个数时的近区稀释度计算公式 ,所得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这对于我国较浅水域扩散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徐高田韦鹤平
关键词:稀释度污水海洋处置工程
污水海洋处置多喷口浮射流稀释扩散规律研究
该论文就是结合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而进行的,论文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研究二部分.物理模型试验主要研究污水在较浅水域的稀释扩散规律,针对白龙港排放口水域提出了提高污水稀释和效果的具体措施.研究表明,优化扩散器设计参数...
徐高田
关键词:污水海洋处置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量纲分析
文献传递
长江口白龙港水域污水稀释扩散规律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对上海合流污水二期工程污水稀释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即扩散器长200m、设6根上升管和扩散器长207m、设10根上升管。确定了不同径流量和潮型条件下混合区范围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分别对洪季大潮、洪季小潮、枯季大潮、枯季小潮进行了研究。从试验结果看,扩散器长度和上升管根数对混合区范围的大小有重要影响,而且在白龙港水域排放170万m3/d的污水还是可行的。
徐高田韦鹤平
关键词:模型试验上升管扩散器长江口
上海西区排污口近岸水域稀释扩散规律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上海西区排污口设计日排污水量80万吨,是我国目前最大排污口。由于污水排放,在上海长江南岸形成数公里长的岸边污染带,给工农业、渔业、饮用水和环境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为研究西区排污口污水排入长江后稀释扩散规律,长委会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自1990年起,在丰、平、枯水期和不同潮型条件下,对西区排污口进行了十余次监测,采集了大量数据。根据各种条件下实测的浓度场,分析了横向和纵向的浓度分布,并计算了横向和纵向扩(离)散系数,为长江上海江段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西区排污口改造提供了重要数据。
沈德贤陈顺祖顾蓉娟单峥嵘
关键词:排污口污染物扩散
石油及其产品在海面上的稀释扩散规律被引量:3
1989年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已成为海洋上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我们于1986年7月30日、31日,8月2日、5日,1987年5月24日两次在胶州湾进行了六次实验(分别称实验1,2,3,4,5,6),基本上掌握了油在海面上的稀释扩散规律,为防止油对海洋的污染,预报污染区域和范围,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康兴伦苗绿田李培泉刘玉珊王品爱
关键词:石油污染海洋污染稀释扩散规律
江河潜设排放稀释扩散规律的研究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中文摘要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英文摘要
徐亮
文献传递
污染物质排入河流后稀释扩散规律研究
该成果特色是理论结合实用的文章,都是在实际科研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可以反映和代表污染物质排入河流后稀释扩散规律。其另一特色是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到水质模型在中小河流,长江大河流,河川型水库以及农场面污染源等方面的应用。并给出...
关键词:
关键词:河流污染污染物水质预报
长江口白龙港水域污水稀释扩散规律研究
徐高田
动水浮射流稀释扩散规律研究
沈顺雨

相关作者

刘玉珊
作品数:2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污染物 自净能力 示踪剂 海洋污染 海面
魏志国
作品数:6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动网格技术 动网格 潜艇 CFD
严履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等级公路 动态控制 施工控制 地基稳定 软土地基
康兴伦
作品数:16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卤水 海洋沉积物 Γ谱仪 废弃物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
顾佩玉
作品数:2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长江口 模型试验 长江口深水航道 河床演变 深水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