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8篇“ 稳产性“的相关文章
西南地区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分析
2025年
以2023年西南地区青贮玉米组联合体试验参试的6个品种为材料,应用高稳系数法,结合稳定系数和适应参数进行品种高产稳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正大902、正大901、竹单754的产量较高、稳定较好、适应强;对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正大902和竹单754的品质更符合最新要求的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再综合分析各参试品种的抗病、抗倒伏和生育期等状,发现正大902、竹单754的高产稳产、营养品质、抗等方面均较优,适合在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肖勇胡开伦成福真
关键词:青贮玉米高稳系数法
玉米新品种开玉6号丰产稳产、抗逆与品质分析
2025年
近年来,河南省乃至整个黄淮海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干旱、阴雨寡照常态化给玉米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开玉6号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耐密、广适宜机收等特点。为了解玉米新品种开玉6号的生产利用前景,以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对耐密玉米品种开玉6号的丰产稳产、抗逆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玉6号丰产稳产好,具有抗病突出、抗倒能力强、籽粒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合在河南省各地市夏播区推广种植。
李豪远吴占清陈威许海良李保珠赵翔姚潜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
国审大豆新品种濮豆820的丰产稳产及广适高纯合度分析
2025年
为进一步了解国审大豆新品种濮豆820的品种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本研究概述了濮豆820的选育系谱和特征特,根据2018—2019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了濮豆820的丰产稳产和适应,用38个SSR标记对参加2019年国家区域试验的273份大豆品种(系)进行纯合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濮豆820丰产稳产和适应均优于对照品种中黄13,但没有达到高油高蛋白标准。此外,濮豆820所在2019年国家区域试验黄淮海夏大豆区(南片A组)参试品种(系)的平均纯合度为98.5%,其中濮豆820的纯合度为100%。说明濮豆820是一个丰产好、稳定高、适应广且纯合度高的优良大豆新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盼盼杨彩云于会勇李江涛王晓莲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养分高效利用小麦新品种‘川麦614’的丰产稳产分析
2025年
为了充分挖掘养分高效利用小麦新品种‘川麦614’的潜力,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及应用,本研究对其产量表现进行了剖析。利用3 a区域试验数据,采用多年多点品比试验方法和GGE双标图模型对‘川麦614’的丰产稳产及适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川麦614’小区平均产量6031.50 kg/hm^(2),位居第二,稳定好,适应多环境。大区生产中‘川麦614’产量7031.55 kg/hm^(2),居第一,增产达8.79%。双标图模型中,“哪个赢在哪里”功能图指明‘川麦614’在达州、内江、南部、双流和中江的产量高,适应好;“高产稳产”功能图显示其产量最高,稳定好;具同心圆的GGE双标图表明‘川麦614’是丰产稳产很好的品种。综合比较,‘川麦614’是一个丰产稳产均表现良好的养分高效利用新品种,推广应用潜力大,育种利用与基础研究价值高。
郑建敏蒲宗君吕季娟刘学安罗江陶邓清燕刘培勋李朝苏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育种
贵州山区粳稻新品种毕粳48丰产稳产及适应分析
2025年
利用2022—2023年贵州省粳稻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产量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分析毕粳48的丰产稳产和适应。结果表明:毕粳48具有超强丰产,兼具很好的稳产和适应,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稳产好,稻米品质达部标3级,中抗稻瘟病,综合状优良,是一个集优质、抗病、高产、稳产、广适于一体的粳稻新品种,可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顾霄田孟祥吴美玲叶永印
关键词:粳稻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国审大豆新品种菏豆39的亲本系谱·丰产·稳产及适应分析
2025年
为深入解析和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菏豆39,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利用系谱分析、显著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比例和适应度等方法,对菏豆39的亲本系谱、丰产稳产、适应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菏豆39的遗传背景丰富,丰产高,稳产好,适应广。该品种是一个综合状优良的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和东部、江苏和安徽2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王俊涛张中起刘艳梁邦平高保民何迪王秋玲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2023年河北常规棉审定新品种高产稳产及品质综合的初步分析
2025年
本研究对2023年河北省常规棉组审定的棉花新品种进行高产稳产及品质综合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该省棉花新品种进一步选用、示范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该组品种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采用产量指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综合品种选择指数等,对棉花新品种稳定、高产稳产和综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6个品种霜前皮棉产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说明这些品种早熟受环境影响略大。冀杂162、邯杂棉9号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冀杂162籽棉、邯杂棉9号皮棉产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这2个品种与冀农大40、国欣棉一样,表现出较好的籽棉高产稳定。另外,可将16个品种按综合状分为3类,即高强纤维品种、中长绒品种、高品质高产品种,其中高品质高产品种邯杂棉9号、冀杂162、冀农大40、国欣棉37具有皮棉产量高、霜前花率高、综合品种选择指数得分高等特点,更适宜在河北省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田亚楠
关键词:棉花高稳系数
优质饲料玉米罗单297在2018—2023年品种持续稳产、广适及抗分析
2025年
以2018—2023年云南、贵州、四川海拔为1000~2000 m的中低高海拔玉米生产区的区域生产试验、联合体试验原始数据为基础,对罗单297的丰产、稳定、适应、产量及抗进行分析,探讨该品种的品种优势。结果表明,罗单297在各年度的产量都较为稳定,并表现出良好的丰产;各年度的产量高稳系数均在80%以上,且变异系数较低,表现出良好的稳定;各年度参试的试验点具有良好的适应,适应度均在80%以上,适应强;各年度的抗稳定,具有稳定的高抗。罗单297在云贵川地区的区域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稳定的丰产、适应,品种继续推广的前景广阔,研究可为罗单297的下一步继续推广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许昌慧方琼菊柏光晓陈乔保伏林
关键词:广适性抗性
不同环境下新麦草种质丰产稳产的综合评价
2025年
【目的】评价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在不同试点、不同年份的丰产稳产,筛选出适应强的优良新麦草种质,为新麦草种质的鉴定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份新麦草种质各自建立的2个克隆群体为材料,采用联合方差分析和GGE模型,对2个试验点连续2年的8个种子产量相关状的适应、丰产稳产及试验点鉴别力和代表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环境、不同年份,21份新麦草种质的种子产量状均表现出较大变异,其中单株种子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72.41%,且连续2年在包头试验点种子产量状均高于呼和浩特试验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枝数、穗宽、穗节数、千粒质量、单穗种子质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在年份、环境(试验点)和基因型(新麦草种质)及其互作效应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环境和年份效应对新麦草的种子产量状影响占主导因素。综合新麦草8个种子产量状的适应结果显示,在呼和浩特生态区适应较强的种质是PI 549118、PI 502573、PI 531827、PI 598610、PI 565052和CF 005043;在包头生态区适应较强的种质是PI 549118、PI 619565、PI 502577、PI 598610、PI 531827和PI 578854。高产稳产结果显示,新麦草种子产量状的稳产和丰产表现较好的种质为PI 549118和PI 502572。试点间相关结果显示,2个试验点之间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鉴别力和适应,比较理想的试验点是包头。【结论】综合新麦草种子产量状的GGE双标图,筛选出在内蒙古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的新麦草种质为PI 549118、PI 502572和PI 598610,具有代表和适应的理想试验点为包头。
李珍云岚王恬任晓敏贾晓娣吕玉茹
关键词:新麦草种质鉴定GGE双标图
甘蔗品种桂糖55号丰产稳产分析
2024年
开展甘蔗品种桂糖55号1年新植1年宿根(1新1宿)品种比较试验,为其在广西来宾市蔗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在广西来宾市蔗区选择6个地块12点次种植桂糖55号,以当地主栽甘蔗品种桂柳05136为对照(CK),采用高稳系数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桂糖55号高产稳产,并综合蔗糖分及其他状表现,评价其在广西来宾市蔗区的适应。结果表明,桂糖55号1新1宿的平均株高较CK显著提高11.14 cm(P<0.05,下同);新植蔗的茎径和有效茎数稍多于CK,宿根蔗的茎径稍大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宿根蔗有效茎数达68935条/hm^(2),较CK显著增加9915条/hm^(2);新植蔗的产量较CK显著提高3.92%,但丰产稳产与CK接近,宿根蔗产量、1新1宿的平均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6.13%和10.07%,丰产稳产[高稳系数(HSC)分别为103.17%和98.22%,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8%和1.85%]均明显优于CK,总体上以宿根蔗的丰产稳产表现更佳;新植蔗的蔗糖分稍低于CK,宿根蔗的蔗糖分稍高于CK,1新1宿的平均蔗糖分与CK相近;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黑穗病和梢腐病发病程度轻。综合来看,桂糖55号在广西来宾市蔗区表现出株高较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黑穗病田间发病率低、产量较高、宿根强、丰产稳产好及早熟高糖等特,可在广西来宾市蔗区及其他蔗区推广应用。
刘世平蓝方婷邓宇驰周燕新
关键词:丰产稳产性蔗糖分宿根性黑穗病

相关作者

于亚雄
作品数:154被引量:529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大麦 小麦品种 栽培技术 云南小麦
杨金华
作品数:119被引量:496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大麦 小麦品种 云南铁壳麦 农艺性状
程加省
作品数:120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大麦 栽培技术 云南小麦 农艺性状
赵虹
作品数:106被引量:890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黄淮南片麦区 品种(系) 丰产性
乔祥梅
作品数:69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大麦 旱地小麦新品种 丰产性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