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55篇“ 稳定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章
河流溶解无机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河流是天然无机循环的重要通道。溶解无机(DIC)约占据河流通量的50%,近几十年来,分析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已成为示踪来源、追踪循环、指示动态变化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技术指标。介绍了DIC稳定碳同位素的测定方法,比较了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提出了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总结了河流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分析了影响河流DIC浓度及δ^(13)C_(DIC)的重要因,包括岩石风化作用、季节效应、土地利用类型、水生光合作用与脱气作用和人类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前景,对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可为我国DIC的循环过程以及河水补给端元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刘浩雪李宇亮
关键词:河流稳定碳同位素碳循环
新疆奎屯地区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可以指示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降解过程对砷富集的影响.新疆奎屯地区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原生高砷水分布区,本研究以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奎屯河地表水为对照,通过野外采样,并借助原子荧光、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地下水的水化学指标、溶解性无机(DIC)、溶解性有机(DOC)和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3%的地下水为高砷水,平均值为60.60μg·L^(-1),呈还原-弱碱性环境,地表水均为低砷水,呈中性和氧化环境.地下水中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Cl^(-)和Ca^(2+).地下水DIC受多种来源的共同影响,地表水DIC主要来自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地下水δ^(13)C_(DIC)值的范围为-9.13‰—0.58‰,δ^(13)CDOC值的范围在-21.62‰—-13.79‰之间.地下水中除了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降解和酸盐岩溶解的影响外,还可能存在产甲烷过程对δ^(13)C_(DIC)值的影响.地下水中δ^(13)C_(DIC)-δ^(13)CDOC差值与ρ(As)、ρ(Fe)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微生物参与了铁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并促进了As的富集.
晁博罗艳丽王翔
关键词: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溶解性有机碳
广州市PM_(2.5)总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解析
2024年
气溶胶对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大气PM_(2.5)中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于2017—2018年秋季(9—10月)和冬季(12—1月)在广州市采集了123个PM_(2.5)样品,进行总浓度(TC)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广州市秋、冬季TC浓度分别为2.2~14.9和2.4~23.4μg/m^(3),δ^(13)C分别为–27.68‰~–24.75‰和-26.96~-24.59‰,均呈现出秋低冬高的变化趋势。根据样品的δ^(13)C分析结果,结合贝叶斯模型以及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广州TC的源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广州市大气PM_(2.5)中TC秋、冬季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其贡献秋季分别为52.40%和36.30%,冬季分别为62.30%和18.10%,秋季生物质燃烧贡献约是冬季2倍。
翟源肖红伟朱仁果肖扬宁马艳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源解析后向轨迹
一种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页岩气可采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页岩气可采储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评估方法包括:S1,获取已开发区气井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预测气井的可采储量;S2,测试已开发区页岩气井生产过程中的烷烃碳同位素,计算得到稳定碳同位素...
赵勇任世林董晓霞王同王浩宇邓正仙
离线测定水体中溶解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的前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线测定水体中溶解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的前处理装置,包括旋转蒸发装置和水浴加热装置,旋转蒸发装置包括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和循环水真空泵,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两端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上端与循环水真空泵连接,冷凝管...
王万发杨瑜婧张文凤胡旋
河流溶解无机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中国河流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2024年
河流溶解无机(DIC)是全球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已被广泛用于辨识流域内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通过综合现有文献,系统梳理河流δ^(13)C_(DIC)的影响因和变化机理,论证了该指标能够真实、敏感反映流域环境特征及各种地表过程,可用于重建流域循环体系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由于河流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关于河流δ^(13)C_(DIC)的影响机理仍有较多细节尚未探明。通过收集和分析中国主要河流的δ^(13)C_(DIC)数据发现,在全国尺度上我国河流δ^(13)C_(DIC)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变化格局,基本反映了我国地质、气候及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地区河流δ^(13)C_(DIC)整体上比其他地区明显偏高,关于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可将δ^(13)C与放射性碳同位素(Δ^(14)C)联用并加强水体DIC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河流DIC同位素示踪理论及其在揭示循环过程和机理方面的应用。
武恩鹏孙会国刘文景刘文景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
湖南锡矿山高锑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富锑意义
2024年
溶解性有机是地下水中Sb富集的关键因,为探明湖南锡矿山高Sb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揭示有机质氧化分解过程对地下水中Sb富集的影响,对湖南锡矿山高Sb地下水选用稳定同位素分馏和水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锡矿山高Sb地下水δ^(13)C_(DIC)值在-17.84‰~-2.30‰,δ^(13)C_(DOC)值在-26.87‰~-16.70‰。高Sb地下水中Sb与DOC、HCO_(3)^(-)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微生物作用对高Sb地下水中Sb的富集具有较大的贡献。高Sb地下水溶解性有机相对于溶解性无机具有更负的δ^(13)C值,DOC主要受内源有机质的影响;随着δ^(13)C_(DIC)-δ^(13)C_(DOC)差值的减小,Sb浓度逐渐升高,表明由于微生物的存在,有机质的氧化分解明显促进了高Sb地下水中Sb的富集。
贺凯凯朱峰王彦堂郝春明
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
应用稳定碳同位素研究不同水敏感品种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张昊泽
梅里雪山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内在水分利用效率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024年
为了探究海拔对我国西南高寒地区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梅里雪山东坡不同海拔(2200、2500、2700、3000、3200和4200 m)上不同功能型植物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光合途径(C3和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CAM)植物和C3植物中不同生活型(灌木、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δ^(13)C_(p))及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iWUE)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梅里雪山东坡C3植物叶片的δ^(13)C_(p)值分布范围在-26.72‰~-31.67‰,均值为-29.12‰,而CAM植物的δ^(13)C_(p)值分布范围在-13.24‰~-14.59‰,均值为-13.77‰;(2)CAM植物δ^(13)C_(p)值和iWUE显著高于C3植物,其中,C3植物中不同生活型植物δ^(13)C_(p)和iWUE值呈现灌木>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的变化规律;(3)海拔3200 m以下乔木和灌木植物δ^(13)C_(p)和iWUE值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主要受土壤水分的影响,3200 m以上灌木植物δ^(13)C_(p)和iWUE值随海拔升高有增大的趋势,可能受温度的调控。梅里雪山东坡不同功能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反映了不同植物对高寒山地气候不同的适应性。
蔡锦枫薛子静黄康祥张远袁博森任久生史晓宜蒲焘石福习
关键词:C3植物CAM植物植物功能型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树轮稳定(C)同位素的实验、分析方法渐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树轮气候学、树木生理学和森林生态学等领域。本文基于文献统计的方法回顾了树轮稳定C同位素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展望。结果发现:1)基于树轮稳定C同位素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多集中于气候学和生理学领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较少;2)树轮稳定C同位素能够重建过去百年至千年的温度、降水、相对湿度、云量等气候要的变化;3)树轮稳定C同位素能够指示树木内在水分利用效率,用于研究树木应对气候或环境事件(如干旱、大气污染等)的生理响应;4)树轮稳定C同位素数据还能够提高动态植被模型、树木生长过程模型模拟的精度,进而反演及预测气候和环境变化。综上,树轮稳定C同位素从用于重建气候因子变化,发展为探究树木响应气候环境的生理过程,并通过嵌入动态植被模型和地球系统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未来仍需加强对光合作用后稳定C同位素分馏机制的研究,挖掘树轮稳定C同位素在重建古气候的潜力,并结合树木生长过程模型、动态植被模型等模拟并预测气候和环境变化。
廖昌蕊杨保
关键词:树木生理学生态学

相关作者

吴沿友
作品数:336被引量:1,25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诸葛菜 稳定碳同位素 植物 微藻 碳酸酐酶
刘丛强
作品数:693被引量:8,814H指数:5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氮同位素 同位素 碳同位素
王瑞
作品数:293被引量:834H指数:16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
研究主题:蓝莓 贮藏品质 猕猴桃 生物柴油 稳定碳同位素
张开艳
作品数:55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组培苗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氮同位素 微藻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杭红涛
作品数:46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植物 光合作用 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