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8篇“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文章
一种具有空气负离子浓度监测功能的野外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负离子浓度监测功能的野外采样装置,包括安装座及负离子监测仪,所述负离子监测仪位于安装座的上方,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座四周的用于对采样过程中支撑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野外采样装置,在采样检测的...
胡月明刘高鑫胡小飞马字伟陈华毅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包红光闫晓云王波侯秀娟贾雨龙秦嘉泽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
融水县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24年
利用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站(2018—2022年)、体育公园站、三友瀑布站(2021年7月—2022年7月)空气负离子浓度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融水县县城区域和乡村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时间尺度下各种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融水县乡村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且峰值出现时间和融水县的汛期基本同步。夏季日平均值最大且日变化剧烈,这是雨滴碰撞导致的。(2)县城的年变化特征不明显,县城浓度日平均值冬季较大、日变化特征明显。冬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与人类活动的减少和冬季的阴雨天气有关。(3)降水过程中的充沛的水汽条件和降水运动对水分子的剪切作用,与Lenard效应的叠加是乡村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的主要原因。雨天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不再遵循季节性的日变化特征,其浓度明显受到降水的影响。在融水县乡村区域,雨量越大,空气负离子浓度越大。
何杭骏覃艺舒黄灿娇罗浩源李嗣标张凌云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时空变化特征气象因子
西宁市夏季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024年
利用2022年5-10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典型居民区观测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评价空气清新度和清洁度,结合同期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宁市典型居民区上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下午及晚上,8-10月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5-7月。(2)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跟监测时的天气状况密切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遵循“雨天>阴天>多云>晴天”的规律。(3)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说明空气清新却不代表空气清洁,高原地区城市晴天空气负离子浓度不高,空气清新度一般,而空气清洁度较高。(4)影响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波动的主要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量和风速,抑制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NO_(2)、PM_(10)、CO和PM_(2.5)。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居住环境、旅游健康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马红璐祁栋林赵彤曹晓云赵全宁张睿
关键词: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气象要素空气质量青藏高原
不同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分析
2024年
植物群落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直接影响。于2022年4—12月在太原理工大学植物园开展实地观测,选取8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M_(2.5)、PM_(10)等指标,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不一致,春季呈上升趋势,其中09:00—10:00和17:00—18:00时段升幅较大,中午时段较为平稳;夏季呈上午上升、中午下降、下午再次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各植物群落在17:00—18:00时段达到全天最高值;秋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即早晚时段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上午10:00—12:00达到全天最高值;冬季变化不明显;②不同植物群落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值高于春秋两季,且植被组成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高于植被组成结构简单的群落,其中,S4(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核桃Juglans regi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和S7(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两个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高于其他群落;③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不一致,总体呈现出与空气温度正相关,与相对湿度、PM_(2.5)和PM_(10)相关的规律。
崔虎亮王嘉锡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植物群落气象因素绿地
城市高层建筑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初探
2024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了解城市高层建筑高低楼层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评判空气清新程度和人居环境的正向指标)的差异,指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和人们更好地进行相关建设与投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通过对高层建筑高低楼层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实际测量,发现该高层建筑高、低楼层的小时平均浓度分别在80、270个/cm^(3),高楼层和低楼层之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低楼层浓度要远远高于高楼层浓度。分析了其存在的差异和原因,提出了楼顶绿化﹑室内绿化或使用离子发生器等具体措施。
谢玎玲姚绍锋
关键词:高层建筑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变化及空气质量评价
2023年
为研究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在植物生长季5–10月选取了3种典型林分和无林地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日本COM-3200PRO空气负离子检测仪对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并用安培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除春季蒙锻(Tilia mongolica)林和黑桦(Betula dahurica)林外,夏季和秋季均呈“双峰型”曲线,全年生长季峰值均出现在9:00-11:00和16:00-17:00,谷值出现在13:00左右;月变化特征,除胡桃楸林(Juglans mandshurica)外均呈“单峰型”变化,林内外均表现为在7、8和9月负离子浓度较高;季节变化特征,林内外空气负离子浓度整体表现夏季(833±150 ion cm^(–3))>秋季(735±174 ion cm^(–3))>春季(632±178 ion cm^(–3));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表明,有林地的平均CI值为0.75±0.26,空气清洁,无林地的平均CI值为0.31±0.04,清洁程度在允许值范围内,表现为胡桃楸林(0.83±0.11)>蒙锻林(0.74±0.10)>黑桦林(0.67±0.13)>无林地(0.31±0.04)。
郝佩雯史常青赵怡宁辛诚澍曹越赵廷宁
关键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
干旱半干旱城市公园绿地PM_(2.5)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动态特征被引量:5
2023年
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在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条件下,选择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5种不同植被配置结构及公园西侧入口处(硬质铺装,对照点CK)作为观测点,07:00—19:00同步观测PM_(2.5)、空气负离子浓度,并对公园内污染和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秋季不同配置结构PM_(2.5)表现最高,夏季最低;春季日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夏季、冬季呈“双峰双谷”型,秋季呈“单峰单谷”型;公园内不同季节各配置结构PM_(2.5)浓度日变化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Ⅱ级标准以上。除春季外,各季节不同观测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均高于CK;春季、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大致呈“中午低,早晚高”的变化趋势,秋季、冬季空气负离子日变化表现为波动变化态势。公园内不同季节空气离子评价系数(CI)均值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均值评价等级均在中等(Ⅲ)和允许(Ⅳ)浓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复层配置结构CI值较高。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在不同季节显著度有所不同;PM_(2.5)浓度受气压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受温度、相对湿度影响较大;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不同季节分别受到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及PM_(2.5)浓度的影响。
包红光闫晓云侯秀娟王波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质量
上杭城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以定点实测空气负离子浓度为基础数据,借助数理统计分析、ArcGIS空间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2020年上杭城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超过清新空气负离子浓度标准监测点数量占比从大到小排序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空气离子评价系数CI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2)在空间维度上,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林地和水体,较低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林地和水体C_(I)全年平均值较高,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C_(I)全年平均值最低;(3)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冬季受空气离子浓度、相对湿度和PM_(10)的影响;春季受空气离子浓度影响;夏季受空气离子浓度和PM_(10)的影响;秋季受空气离子浓度、CO_(2)浓度、PM_(2.5)、PM_(10)和其他颗粒污染物的影响。
唐堇洢王梦楠胡希军罗紫薇吴家荣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因素
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开展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研究,为空气负离子的理论研究和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依据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5—8月,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的3个不同地理位置、森林面积和周边环境梯度的森林环境(远郊、近郊和城区城市森林),同时设置1个城区对照组进行NAIC差异比较,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结果】(1)天然林的NAIC显著高于人工林;在人工林中,高郁闭度林的NAIC显著高于中郁闭度林。(2)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差异显著,远郊城市森林>近郊城市森林>城区城市森林>城区对照组。(3)森林环境产生NAIC的能力显著优于城市环境(无林地区)。(4)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5)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和温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风速呈极显著相关,而远郊城市森林呈极显著正相关。(6)远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与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受空气含氧量、风速和温度影响;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市对照组的NAIC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结论】地理空间对NAIC有显著影响,即距离城市中心较远,森林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集中连片对NAIC有正向影响,相关结果为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的环境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建议今后的研究综合考虑气象、林分、地形、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协同影响,深入探讨NAIC与各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
朱舒欣何茜苏艳崔国发李吉跃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

相关作者

李峰
作品数:137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碳 空气负离子浓度 林场 碳储量 林分类型
王薇
作品数:105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空气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浓度 PM 住宅设计 空气质量
谭益民
作品数:164被引量:586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炭 植物纤维 增压 有机肥 空气负离子浓度
张冬有
作品数:111被引量:780H指数:16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空气负离子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_ENGINE 空气负离子浓度 ARCGIS
余庄
作品数:75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智能建筑 突发事件 城市规划 系统集成 气候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