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章古台沙地“的相关文章
-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的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对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生态资源优势、旅游发展现状、场地问题和地形地貌分析。针对区域内不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进行分区保护和分类治理,以“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护草固沙”“育林补水”“保水治湖”为着力点,从章古台地区独有的沙地景观入手,完善景区规划设计。在美化片区环境、提升景区吸引力的同时,实现整体区域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使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
- 林墨飞关雅文连艺霏
-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
- 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 2023年
- 西伯利亚红松是优良的常绿针叶树种。经过多年育苗实践,该文总结了章古台沙地西伯利亚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后经冷库或冰柜冻藏能提高发芽率,如育苗量较少,可采用容器杯直播育苗,出苗率和保存率均较高,苗木较高且粗壮;如育苗量较大,可采用做床撒播育苗。用草帘遮荫成本低,效果好。该育苗技术有利于西伯利亚红松在沙地的应用。
- 刘敏王曼王斯彤
- 关键词:沙地育苗
- 1985-2020年气候因子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影响
- 2022年
- 为确定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樟子松径向生长的规律,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樟子松为例,采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建立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差值年表,确定影响沙地樟子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并收集研究区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章古台地区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章古台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年际间变化比较剧烈,年平均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该地区未来的气候呈暖干化的发展趋势;樟子松径向生长总体上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径向生长量与当年4~5月降雨量显著正相关(R^(2)为0.472,p<0.05),与7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2)为-0.391,p<0.05),即生长季早期降水是樟子松春材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7月高温则限制了樟子松秋材生长;章古台地区4~5月的降雨量之和呈增加趋势,未来樟子松春材生长量将继续增加,且未来章古台地区7月气温将持续增加,樟子松秋材的生长将越来越受到抑制。随着气候变化,未来章古台地区的气候可能加剧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同时缩短樟子松生长周期。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赵志浩周凤艳赵国军韩艳刚王云泽
- 关键词:树轮樟子松径向生长
- 章古台沙地不同杨树品种生长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选择适合沙地生长的优良杨树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章古台沙地对群众杨、银中杨、黑林1号杨和彰武小钻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连续14年监测胸径、树高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银中杨、彰武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杨,分别为18.0、16.6、16.5、15.9 cm;树高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银中杨、群众杨、彰武小钻杨、黑林1号杨,分别为15.4、12.5、12.3、11.2 m。银中杨胸径、树高生长量与其它品种之间差异性显著,黑林1号杨生长量最小。在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方面,银中杨既可作为用材林树种也可作为绿化树种,可在相似沙地大力发展;黑林1号杨不适宜在章古台种植。
- 李玉航
- 关键词:章古台沙地杨树胸径树高
-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原因以及可持续经营措施被引量:7
- 2021年
- 为了解决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衰退枯死问题的现状,在对当地樟子松人工林开展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有所降低、土壤中养分失衡、营林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樟子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包括对现有的人工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改人工纯林为混交林、科学选择混交的乡土植被类型、因地制宜推广樟子松混交的模式,为改善当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趋势、提高林分稳定性、实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可靠的借鉴。
- 曹怡立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
-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天然更新提供了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天然更新幼树株数极显著多于其他坡向。根据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潜力,将地形因子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天然更新类型:半阴坡;可持续人工促进类型:阴坡、平缓沙地、半阳坡,辅以整地、浇水等人工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樟子松天新更新;天然更新不宜类型:阳坡。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积沙层厚度、植被盖度等对天然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郁闭度0.3~0.6、枯枝落叶层厚度1~2 cm、积沙层厚度>10 cm、植被盖度>85%条件下,天然更新的效果最好。
- 曹怡立刘淑玲张日升
- 关键词:樟子松环境因子
- 辽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兼具生产和生态的功能,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近20年来,部分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开始下降,...
- 吴梦婉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章古台沙地15年生刺榆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章古台沙地15年生刺榆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刺榆胸径快速生长主要集中在4~11 a,树高快速生长在3~9 a,分别于5 a时达到最大,材积生长速生期为6~11 a,峰值出现于7 a时。胸径生长与材积变化规律比较接近,以胸径作为材积生长速生期的预判指标相对树高可靠。在15 a时刺榆材积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生长处于稳定阶段,可持续发挥其防护效能。根据年龄与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项式进行生长方程的拟合,方程显著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回归方程为胸径/年龄y=-0.047x2+1.492x-3.203(R2=0.978);树高/年龄y=-0.019x^2+0.651x-0.496(R^2=0.974);材积/年龄y=-2.62×10^(-5)x^2+0.002x-0.007(R2=0.972)。
- 曹宇
- 关键词:章古台
- 章古台沙地3种针叶树生长规律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研究章古台沙地3种针叶树生长规律。[方法]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油松(Prnus tabulaeformis)、赤松(Prnus densiflora)3种针叶树的解析木进行分析,比较3种针叶树的生长特点。[结果]8~16 a 3种针叶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快,16 a以后生长逐渐变缓。24 a以后赤松的树高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32 a以后胸径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樟子松和油松8~24 a时材积连年生长量增长较快,赤松在33~40 a时材积生长明显加快,最高可达0.014 2m3/a。[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针叶树种在沙地上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 张日升
- 关键词:章古台樟子松油松赤松
- 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林龄和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其不同林龄、不同林分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 a生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为1 425株·hm^(-2),20 a生为1 175株·hm^(-2),30 a生为1 175株·hm^(-2),40 a生为750株·hm^(-2),50 a生为650株·hm^(-2),60 a生为450株·hm^(-2),随林龄增加树高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呈下降态势。10~60 a生6个不同龄级、同龄级不同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 周凤艳
- 关键词:沙地樟子松不同林龄
相关作者
- 刘淑玲

- 作品数:37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研究主题:章古台 樟子松 沙地 章古台沙地 彰武松
- 宋晓东

- 作品数:58被引量:3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研究主题:樟子松 引种 沙地 松枯梢病 枯梢病
- 雷泽勇

- 作品数:57被引量:4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樟子松 彰武松 沙地 沙地樟子松 章古台沙地
- 尤国春

- 作品数:49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研究主题:樟子松 沙地 沙地樟子松 彰武松 章古台
- 韩辉

- 作品数:45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研究主题:樟子松 章古台 沙地 沙地樟子松 章古台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