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6篇“ 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PXD10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2025年
- 以对苯二甲胺和生物基癸二酸为原料,采用一步缩聚法合成了生物基半芳香族聚酰胺—聚癸二酰对苯二甲胺(PXD10)。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PXD10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分别采用Jeziorny方法和莫志深方法(Mo方法)对PXD10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运用Kissinger方程进一步计算得出PXD10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采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PXD10晶体形貌。结果表明,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PXD10的结晶温度会随着降温速率的提升而向较低的温度方向偏移,结晶时间缩短。采用Jeziorny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PXD10的主要结晶阶段的非等温结晶行为,Avrami指数n在3.03~3.86范围内,且均不是整数,表明PXD10晶体成核和生长方式并不单一,可能同时存在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晶体生长方式可能是三维和二维生长共存。Mo方法适用于PXD10的整个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分析,通过Mo方法得到的a值在1.15~1.22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降温速率的函数F(T)值在8.48~15.58范围内,并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降温速率增加能加速PXD10结晶过程,获得更高的结晶度。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PXD10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ΔE为-244.76 kJ/mol。POM观测表明,不同降温速率下,PXD10晶体形态变化较大,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XD10的晶体成核密度变大,晶体尺寸减小。
- 孙宇露杨韶辉李修函
- 关键词:癸二酸聚酰胺差示扫描量热结晶动力学
- 本征抗菌尼龙材料前体热行为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2025年
- 采用熔融指数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二甲基环状赖氨酸单体与己内酰胺共聚物(PLA6)的热行为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甲基环状赖氨酸单体的存在使得PLA6的熔体流动性提高,熔点降低,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率加快,但结晶度小幅下降。与PA6相比,PLA6晶片生长也以三维为主,但降温速率的影响更大。
- 祝东红
- 关键词:己内酰胺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铜渣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2025年
- 铜渣是铜火法冶金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0.5%以上的铜。近期,实现铜渣中铜元素的更高回收率已成为针对铜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焦点。本研究利用差热分析技术深入探讨了铜渣在非等温条件下的结晶动力学特性,并利用Avrami和Ozawa技术探讨了非等温结晶机理。结果表明,铜渣非等温结晶行为可采用Jeziorny技术修正的Avrami动力学方程描述。
- 蒋绍林
- 关键词:铜渣冷却速率
- PET/iPBS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2024年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Jeziorny、Mo模型对其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Jeziorny法能较好地描述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Mo法能得到最佳的线性关系。Mo法中的α值大致相同,这表明,在不同相对结晶度下形成的结晶结构相似。同时,Mo法的另一个参数F(T)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相对结晶度越大,复合材料结晶越困难。利用Friedman方程计算了所有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有效活化能,Dobreva和Gutzow方法计算了成核活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和成核活性均小于纯PET,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
- 刘伟奇陈绪煌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离聚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晶速率
- CHDA改性PB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2024年
- 以精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酸(CHD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CHDA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聚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CHDA改性PBT共聚酯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Jeziorny方法分析了CHDA改性PBT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CHDA质量分数由0提高至20%,CHDA改性PBT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由180.389 kJ/mol降至112.829 kJ/mol,降低幅度达37.45%;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CHDA改性PBT共聚酯的起始结晶温度、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减少;在相同∅下,随着CHDA含量的增加,CHDA改性PBT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变慢,结晶能力降低,CHDA的加入不利于PBT的结晶。
- 张建李晶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纳米纤维素/聚己内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 2024年
-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己内酯(PCL)与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了Avrami理论来解析结晶过程中成核和生长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CNC)诱导PCL异相成核能有效提高PCL基体的结晶速率。在等温结晶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和3000的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CNC(CNC-P1、CNC-P2)能够将PCL的半结晶时间由5.19 s降低至1.70和2.07 s。为研究修饰后CNC对PCL结晶结构的影响,结合Thomson-Gibbs方程和Lauritzen-Hoffman方程计算了PCL的折叠表面自由能和片晶厚度,结果表明,加入修饰后的CNC导致PCL的折叠表面自由能显著降低,分别由0.024 J/m^(2)降低至0.179 J/m^(2)和0.020 J/m^(2),片晶厚度由18.6 nm增大至20.2 nm和18.9 nm。修饰后的CNC对于PCL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及结晶特性均有显著的影响。
- 刘枫吴鹏张宇柯洋陈绪煌毕斯雯
- 关键词: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素成核剂等温结晶动力学
- 分子量对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 2024年
-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在不同降温速率(∅)下数均分子量为15600、20100和34000 g/mol的聚酰胺6(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修正的Avrami方程对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运用Kissinger方程计算PA6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ΔE)。结果表明:随着∅的增大,不同分子量的PA6的结晶区间均向低温区移动,结晶起始温度(T_(o))、结晶峰温度(T_(c))和结晶焓(ΔH c)均逐渐下降;PA6的晶体以二维生长为主,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A6的结晶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莫志深法修正的Avrami方程能很好的描述PA6的结晶过程,在同一结晶度下,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A6的冷却函数值(F(T))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A6的ΔE绝对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陈亮郑文林启松吕汪洋
- 关键词:聚酰胺6分子量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晶速率
- PBAT/滑石粉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2024年
-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Avrami方程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滑石粉复合材料(PBAT/talc)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根据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BA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适量的滑石粉在PBAT基体中可起到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BAT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使晶粒尺寸减小;当talc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最快,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绝对值最大;但当talc含量过多时,复合材料熔体黏度明显增大,PBAT分子链运动受阻,进行规整有序排列的速度减小,导致结晶速率和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绝对值下降。
- 熊煦郭世成陈晓松马立波李珊珊蒋晓威
- 关键词:滑石粉差示扫描量热法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改性聚丙烯再生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2024年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再生料改性聚丙烯(PP)的样品在4种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Jeziorny法、莫志深法、Friedman法、Kissinger法分析了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PP再生料在PP中的质量分数从0%递增至50%,PP结晶峰温度逐渐降低,半结晶时间变短;随着降温速率的上升,结晶温度下降,结晶时间缩短,结晶速率提高。采用Jeziorny法分析得出在初期相对结晶度为5%以内时,Avrami指数n在4附近;当相对结晶度为5%~50%且降温速率在5~20 K/min时,Avrami指数n为4~6,而当降温速率为40 K/min时,n则回落到4附近。采用莫志深法分析得出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大,各PP的F(T)均增大,结晶速度降低,而相同相对结晶度下各PP之间的F(T)基本相近,结晶速度大致相当,PP再生料的添加对相对结晶度没有影响。采用Friedman法分析得出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大,活化能增大,在相同相对结晶度下,PP再生料对于活化能有一定影响,表现为随着PP再生料添加质量分数从10%增加至50%,活化能呈现下降趋势,结晶温度稍有提高。采用Kissinger法分析得出随着PP再生料的添加,表观活化能略有增加。
- 张仲荣赵一权李明贺谢宇
- 关键词:聚丙烯再生料DSC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端氨基含量对PA 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端氨基含量对聚酰胺6(PA 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以端氨基含量分别为57.5,70.7,83.4 mmol/kg的PA 6(相对黏度均为2.8)为研究对象,使用热重分析仪测试PA 6的热稳定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不同冷却速率(∅)下PA 6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通过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修正的Avrami方程对PA 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运用Kissinger方程计算PA 6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E)。结果表明:不同端氨基含量PA 6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且随着端氨基含量增加,热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的增大,不同端氨基含量PA 6的结晶区间均有向低温区移动的趋势;PA 6晶体以二维片状和三维球晶共存的方式进行生长,且端氨基含量较高的PA 6更倾向于以三维球晶的形式进行生长,端氨基含量的增加对PA 6的结晶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莫志深法修正的Avrami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结晶过程,单位时间内PA 6的结晶度与∅成正比;随着端氨基含量的增加,PA 6非等温结晶活化能增大,结晶过程释放的热量增加,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增强,结晶速率更大,结晶能力更强。
- 陈亮郑文戴钧明吕汪洋
- 关键词:聚酰胺6冷却速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相关作者
- 胡国胜

- 作品数:248被引量:6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聚酯酰胺 低吸水率 尼龙11 长碳链 纳米复合材料
- 徐卫兵

- 作品数:488被引量:1,3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蒙脱土 聚丙烯 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 王标兵

- 作品数:223被引量:4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
- 研究主题:聚酰胺酰亚胺 阻燃剂 纳米复合材料 材料改性 性能研究
- 王华平

- 作品数:1,167被引量:1,28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 研究主题:细菌纤维素 纤维 聚酯纤维 聚酯 离子液体
- 林志勇

- 作品数:172被引量:68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尼龙6 MC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 聚丙烯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