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篇“ 箭步式上挺“的相关文章
- 挺举下蹲式和箭步式上挺技术的比较分析
- 2023年
- 随有关学界中挺举上挺技术中下蹲式和上挺式技术的比较,作者分析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预选赛挺举视频中的两种上挺技术,辅以相关文献,总结各技术特点,为教练员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摄像测量法:运用三维peak坐标标定比赛区域24个坐标点,并对比赛进行双机位同步录像。摄像机主光轴约成90°;(2)三维录像解析法:运用SIMIMOTION软件对拍摄好的视频进行关节标定,并进行数据分析与导出;(3)对比分析法:对四名运动员两种上挺姿势经过前期解析得出的数据进行多方面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箭步式上挺技术相比下蹲型上挺技术在预蹲阶段膝盖外展角度大;(2)发力环节不论下蹲式上挺还是箭步式上挺,预蹲结束时刻杠铃的高度没有显著差异;(3)从运动轨迹角度来看,箭步式用时少,但杠铃在矢状面变化更大,稳定性更弱;(4)下蹲时相,下蹲式上挺杠铃回落距离比大,用时更长,从这一角度来讲下蹲式不够经济。
- 关焱谢仕莲夏亦昕
- 经典女子箭步式上挺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分析——基于廖秋云世锦赛破挺举世界纪录动作的技术诊断
- 2021年
- 目的:为国家举重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支撑及举重的运动训练乃至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SIMI-Motion7.50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廖秋云打破世界纪录的挺举技术动作视频进行解析,解析的采样频率为50 Hz,运用截断频率为6Hz低通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使用DLT计算空间坐标。结果:①廖秋云提铃至胸阶段的技术堪称完美,准备姿势合理,引膝动作完成质量高。采用积极的伸髋发力,且躯干角度保持80.27deg至77.62deg之间,有利于腹背肌群参与发力。屈髋屈膝接铃,杠铃回落距离为身高的19.61%,属于合理的杠铃回落距离。②上挺阶段,过渡阶段和预蹲制动阶段用时过长。准备姿势站距的调整将降低杠铃所需送达的最终高度,且有利于上挺动作的稳定性。其箭步式上挺杠铃回落距离仅为9.80cm,回落距离小,且双足构成的稳定区域面积大。发力时两心距离控制在3.1cm内,属于理想距离。站稳起立时段末,杠铃向右偏移达17.70cm,对其支撑可能存在隐患。③总体上看,廖秋云的技术优势在于躯干角度控制得当,两心距离始终较近。下肢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合理,伸髋发力的方式正确。④廖秋云技术优势明显,但成绩仍具有上升空间。建议优化时间结构,缩短过渡时间,避免额外的能量消耗。缩短预蹲制动时间,提升下肢离心收缩转向心收缩的能力。站稳时段的杠铃横向偏移过大,提示进行左右侧肌肉体量测试评价,并加强弱侧肌肉力量训练。
- 但林飞吴紫莹石智勇梅齐昌刘功聚李建设
- 关键词:举重挺举
- 浅谈少年挺举箭步式上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有关举重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大部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抓举强、挺举弱,而造成挺举弱的主要原因是上挺失败。就上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员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证明效果显著。
- 覃振桃
- 女子举重箭步式上挺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两方面对女子举重箭步挺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箭步挺下蹲撑铃点高,人体重心下蹲撑铃不太迅速,杠铃上升距离长,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大。但是箭步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大,稳定性高,稍有不慎也不会导致动作失败。箭步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短,起立距离也较短,消耗的能量少。
- 危小焰王向前
- 关键词:举重运动生物力学
- 女子箭步式上挺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 <正> 研究目的我国女子举重运动一直占世界领先地位,但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把女子举重也列为奥运比赛项目以来,其他一些国家的女子举重水平提高很快,为保持女子举重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本研究从运动学和动力学入手,对挺举的运...
- 王向前赵东胜
- 文献传递
- 女子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的动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是上挺的两种方式 ,国内对这两种上挺方式的争议较大 ,本文从动力学特征方面对箭步挺和下蹲挺进行比较研究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在研究中采用录象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 ,发现下蹲挺需要的上挺发力峰值小 .
- 王向前危小焰魏文仪
- 关键词:箭步式上挺动力学女子举重
-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3年
-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是上挺的两种方式,国内对这两种上挺方式的争议较大。现对目前国内的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予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一些有益的思考。
- 王向前危小焰魏文仪
-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箭步式上挺下蹲式上挺挺举
- 女子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的运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是上挺的两种方式,国内对这两种上挺方式的争议较大.文章从动力学特征方面对箭步挺和下蹲挺进行比较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中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下蹲挺下蹲撑铃点低,人体重心下蹲撑铃较为迅速,杠铃上升距离短,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小.但是下蹲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小,稳定性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动作失败.下蹲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长,起立距离也较长,消耗的能量多、箭步挺反之.
- 王向前危小焰魏文仪
- 关键词:箭步式上挺下蹲式上挺运动学挺举女子举重
- 女子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 <正>1前言举重是我国重点运动项目,特别是我国女子举重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比赛中,挺举在抓举之后进行,运动员在体能受到一定消耗之后能否以最合理的技术挺起最大的重量,是一个非...
- 王向前危小焰魏文仪苑挺刚张戈
- 下蹲式和箭步式上挺技术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过对下蹲式上挺和箭步式上挺技术的比较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下蹲式上挺的优越性 ,并预测下蹲式上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张疆之
- 关键词:下蹲式上挺箭步式上挺挺举解剖学运动学
相关作者
- 王向前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箭步式上挺 下蹲式上挺 女子 女子举重 挺举
- 危小焰

- 作品数:69被引量:2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肌肉力量 蹦床 振动力量训练 运动学 表面肌电
- 魏文仪

- 作品数:55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跳远起跳 运动生物力学 皮艇 游泳
- 赵东胜

-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 研究主题:学员 训练伤 身体 教学训练 体育专业
- 李建设

- 作品数:269被引量:1,5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研究 足底压力 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