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7篇“ 类固醇性糖尿病“的相关文章
- 类固醇性糖尿病
- 2004年
- 糖皮质激素过量往往伴随一系列毒副作用,其中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虽然只占糖尿病人群的一小部分,但该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具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重点描述类固醇性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性,并简要介绍该病的监测与治疗。
- 孙敏王昕刘超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发病机制
- 类固醇性糖尿病被引量:1
- 2012年
- 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1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异常的机制
糖皮质激素是经典的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因此,其对糖代谢的干扰作用主要缘于它对胰岛素降糖效应的拮抗。具体而言,过量糖皮质激素导致糖耐量异常的主要机制有:①促进肝脏中的糖原异生。
- 朱宏艳沈欢欢李文娟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代谢紊乱综合征继发性糖尿病皮质类固醇糖耐量异常调节激素
- 从“壮火食气”理论辨治类固醇性糖尿病
- 2025年
- 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脾功能密切相关。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理论,激素为纯阳火毒之品,用量过大,“壮火”生于体内,耗损肝阴,使肝失疏泄,肝病传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精微不得输布全身,与此同时,壮火之邪,直灼脾胃,加之热盛伤阴,致使机体逐渐呈现一片气阴两虚、燥热火旺之象,消渴由此而发。临证应把握肝脾之关键病位,治疗遵循未病先防、滋阴护肝,既病防变、重视脾胃,实虚兼顾、平调气火等治法。
- 魏蜀吴潘欣渝魏军平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激素
- 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的药学监护
- 2024年
- 《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中提到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础用药,应根据疾病活动及受累器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激素治疗方案,应采用控制疾病所需的最低剂量。但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类固醇性糖尿病、向心性肥胖、电解质紊乱等诸多的不良反应。
- 沈黎岚楼亚玲王建琴范晓良钟涛
-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片类固醇性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药学监护
- 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23年
- 总结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针对身体各处皮肤黏膜情况对症护理,促进创面愈合,控制调节血糖,进行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维持身体水电解质及营养平衡,做好精神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咨询与家庭护理咨询等。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郭卉陈捷高楠
-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类固醇性糖尿病糖皮质激素护理
- 一例类固醇性糖尿病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 2021年
- 目的:探讨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对一例住院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结果和结论:患者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与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近期加大用药剂量有关。各类降糖药均可用于治疗类固醇性糖尿病,但应根据血糖值采取合理的降糖方式,并遵循类固醇性糖尿病临床特点用药。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并提供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陈会玲潘裕华黄碧瑜劳海燕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病例分析药学监护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的CHFSⅡ-WS、SD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担忧畏惧得分、CHFSⅡ-WS总分为(6.61±1.66)、(8.75±1.73)分,低于对照组的(7.60±1.44)、(9.69±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8、2.247,P<0.05);试验组SDSCA中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得分分别为(20.36±1.91)、(11.86±2.27)、(7.19±1.56)、(6.86±0.9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1±1.50)、(9.89±2.29)、(5.71±1.45)、(5.31±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44~5.983,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缓解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赵晓茜胡雁濮益琴范磊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类固醇性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 达格列净在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在类固醇性糖尿病(SDM)患者中应用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30例SD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达格列净+胰岛素降糖,对照组使用单纯胰岛素降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间BMI、腰围、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肌酐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MI、腰围、FBG、FINS、HOMAIR、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而肝功能、肌酐等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对SDM患者降糖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帮助患者减轻体重负担。此外,达格列净没有加重肝肾功能损伤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 李俊苗轲轲孙婵刘爱萍乐昊李青菊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类固醇性糖尿病
- 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 2019年
-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类固醇性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关注。
- 王建华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血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继发性糖尿病皮质类固醇
- 类固醇性糖尿病合并奴卡菌感染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类固醇性糖尿病(steroid diabetes mellitus,SDM)是由药物(或)体内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异常分泌过多所引起的,可以归为继发性糖尿病类型[1]。奴卡菌感染则是由奴卡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偶为肉芽肿性)的感染性疾病。奴卡菌属于机会致病菌,据相关研究表明[2],奴卡菌病在免疫力功能较低的人群中多见,如恶性肿瘤、HIV感染、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结构性肺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奴卡菌在全球呈散发状态,美国新发奴卡菌病例每年不超过1000人,我国目前尚未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任何年龄都可发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是女性的2倍[3-4]。有研究[5]表明类固醇型糖尿病感染奴卡菌的机率较高,积极治疗可有效遏制病情的发展。
- 赵胡娟张蓉邓琼
-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奴卡菌乙型肝炎
相关作者
- 王建华

- 作品数:1,343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
- 董爱梅

- 作品数:113被引量:5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全科医学 胰岛素 全科医生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 宋坪

- 作品数:218被引量:1,04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治疗银屑病 中医药 斑块状银屑病 湿疹
- 刘超

- 作品数:1,630被引量:9,646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疾病
- 高飞

- 作品数:64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结缔组织病 超声 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