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篇“ 类型学分析“的相关文章
青年寺庙祈福动机的类型学分析
2025年
近年来,青年寺庙“祈福热”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祈福仪式的传统价值观和祈福行为的目的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类型学视角深入探讨青年参与寺庙祈福的动机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心理因素。并对18位处于不同地域的青年进行访谈,揭示他们的祈福需求和祈福形式的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参与祈福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应对生活压力、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表现。青年通过祈福行为这种传统方式缓解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为研究当代青年文化与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
苏义丰
关键词:动机类型学文化心理
基层政策执行的组织方式与适应性——一个类型学分析
2025年
基层政策执行扮演着联结国家与社会的角色。面对正式规章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境间的偏差,基层政策执行在松散与紧密关联的组织方式与政策适应程度两个维度的影响下,呈现变通性执行、象征性执行、适应性执行、试验性执行、创造性执行、行政性执行等类型特征。这些类型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会呈现彼此间动态的循环变换过程,即从行政性执行到变通性执行(命令与调适)、从变通性执行到试验性执行(适应与试点)、从试验性执行到创造性执行(引导与能动),以及从创造性执行再到行政性执行(创新与扩散)的转换。聚焦中国基层政策执行组织方式与政策适应性来分析基层政策执行的不同类型,有助于识别不同情境下弥合政策执行偏差的方式,从而推动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
崔晶
徐州出土汉代陶仓的类型学分析
2024年
徐州是出土汉代陶仓较多的地区之一,陶仓种类较为丰富,且延续时间长,从西汉初期至东汉晚期均有发现。本文梳理了徐州汉墓出土的陶仓,对现有材料进行了类型学分析,进一步推导出徐州地区陶仓发展的基本脉络,认为方形陶仓的出现在徐州地区相对较早,可能是这一类型陶仓最初的使用地。
赵珵珵
关键词:汉代类型学
教育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的耦合关系探析——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指数建构与图形类型学分析
2024年
已有研究多基于西方经济、社会理论探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平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育的内蕴特征与能动属性,以及外部制度环境对我国具体实践的结构性影响。基于31个省份教育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的历时性数据(2010--2020年)构建相关指数,并通过时序变化分析、空间结构分析、图形类型学分析等路径识别两者间的广义正相关关系,具体呈现为二者协同耦合发展的“平行型”、区域整体发展相对超前的“漏斗型”、教育发展相对超前的“反漏斗型”,并由此产生了二者间相应的潜在协同效应、托底效应和拖拽效应。研究建议各省份通过适当的政策干预增强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者的叠加与共振效应。
韩双淼吴寒天
关键词:教育发展共同富裕
现代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分析及其教策略研究--以位移动词“来”“去”为例
位移,即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而变化,位移是人们普遍经验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位移事件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研究语言和认知的窗口,帮助探索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而较为系统地解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而关于位移...
袁鑫
关键词:类型学分析教学策略
问责异化研究述评:一种类型学分析
2024年
类型学作为研究方法,界关于问责异化的研究可划分为内涵研究、现象研究、成因研究、归正研究四种类型。同时,结合多种理论,对四种类型内容进行述评分析,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当前界对问责异化的研究有三个特点:在取向上,密切关注并服务现实;在重心上,重应用研究轻理论建构;在方法上,形成科交叉综合研究趋势。展望未来,精准问责可能会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梁剑
域外检察职能的类型学分析
2024年
在对域外检察职能的发展进行整体性考察时,因为我们无法确保比较研究的周延性和完整性,所以我们选取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类型学研究范式,并将研究的目光落在刑事检察职能与非刑事检察职能两个类别上。我们发现,在刑事检察职能领域,当前的协商司法与程序分流成为检察改革的重要背景,因此检察官刑事检察职权的扩张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刑事检察主导效应愈发明显,刑事诉讼领域自由裁量权越来越成为检察官角色的重要特征,包括美国的替代起诉、辩诉交易;法国的公诉替代程序、刑事和解、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这些检察职能使得越来越多的案件因为检察官的主导作用被排除在刑事司法大门之外,这些都让检察官们越来越成为刑事诉讼的“守门人”。纵观非刑事检察领域,其检察职能则呈现出复杂而又多元的特点,无论是基于“公共代表人”的定位抑或是“法律守护者”的角色,检察机关在非刑事检察领域,同样表现出独特的魅力。法国、德国的检察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作为主当事人或从当事人,为保护公共秩序而参与到法律规定的案件中,成为公共利益的最后屏障;英美国家的“私人检察总长”理论则将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延伸至行政公益诉讼领域,以此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除此之外,域外一些国家的检察机关还可以参与到某些特殊领域的监管中。
陈兴生武艳
关键词:刑事检察职能
足球与蹴鞠对冲关系的文明类型学分析
2024年
英式足球高度戏仿狩猎的取向生发于人类的游猎时代,它一度是英国的风俗游戏。由于法哲、职业化、契约化元素的介入,英式足球演化为一种现代体育形态。英式足球的最终胜出与岛国的气候、希腊体育精神的遗脉以及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系统性变革有关。一方面足球仍旧包括着球类运动的游戏性、教育性、童话性与风俗性特质,另一方面又超出了以上领域,演进上升到一种身体演绎的信仰体系。从人类的角度看,人与动物的关系体现在功利性的狩猎行为、精神性图腾崇拜以及祈愿性的祭祀寓意层面。东亚的蹴鞠最终未能成为主流体育项目,主要还在于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本体价值观,类似的游戏形态脱离了人与猎物斗智斗勇的活性场面,缺失了人与猎物直接竞争时产生的应激反应内涵,难以再产生技能、思想与创造力。蹴鞠和其他诸多以脚触球的游戏一样,最终只能停留在风俗游戏的层面,而未能转型为竞技体育,从而失去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路云亭
关键词:竞技体育足球蹴鞠球类游戏
社区“党领共治”绩效差异的类型学分析
2024年
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已然成为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性结构安排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致性的结构安排下,各地社区在实践中却形成了差异化的治理绩效。何种因素催生了“党领共治”的绩效差异是核心问题所在。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地方政府制度设计能力和社区党组织领导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党领共治”绩效的分析框架: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明晰的引导和规则约束,是“党领共治”的外部推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是链接治理资源、实现“党领共治”的内部驱动力。同时,基于制度和领导力的差异化组合,区分了“形式主义、内部驱动、外部指导、内外统合”四种“党领共治”模式,并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其绩效差异。其中,形式主义“党领共治”的绩效表现最差,内部驱动和外部指导型的“党领共治”绩效表现居中,内外统合型“党领共治”绩效表现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对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绩效差异的科阐释既有助于增进知识积累,也能为地方政府制度的优化和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的提升提供经验借鉴。
原珂张莹
关键词:治理绩效
技术加速主义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类型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体现了“技术加速主义”的逻辑,即强调技术不受任何制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可能会带来“表征的不正义”“分配的不正义”“社会互动的不正义”等伦理风险,即在符号与象征层、社会资源分配层、社会成员互动层,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区分社会成员、人工智能及其算法模型做决策、以人工智能为载体开展社会互动等机制,形成身份、情感、物质层面的不正义结果的风险。因此,大加速时代,须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制定人工智能相应的技术伦理标准与治理框架,以期对人工智能所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和问题做出政策层面上的有效应对,从而强化人工智能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赋能效应,规避可能的伦理风险,使之与人类社会价值充分“对齐”。
林曦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

相关作者

许道军
作品数:76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创意写作 创意 历史小说 写作研究 故事
黄超
作品数:54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外交 软实力 媒体 中国梦 外交
韩志明
作品数:86被引量:1,269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行政责任 行政 公民 行政权力 街头官僚
张小劲
作品数:54被引量:485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党国际 文本 大数据 社会治理 方法论
赵磊
作品数:7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类型学分析 类型学 外语政策 外语能力 外语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