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94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种治疗方案的综合效果观察
2025年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种治疗方案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最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和血沉情况、临床症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血沉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调查数据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症反应,提升生活质量。
张涛龙晓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和风险管理
2025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滑膜关节炎。除关节以外,RA还累及其他脏器,心血管疾病(CVD)是RA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RA患者合并CVD的病理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且既往合并CVD的RA患者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现有RA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血管生理功能。此外,目前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法往往低估了RA的心血管风险。因此,在控制RA心血管风险的管理方案中加入个性化康复训练尤为必要。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CVD风险评估方法,并积极寻找除药物以外的替代治疗方法。
吴庆泽祁芳赵凌云张亮艾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康复
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比较使用及不使用TNF-α抑制剂的RA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及症因子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初次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68例)及未使用生物制剂风湿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75例)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个人疾病史,家族史,计算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抗体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糖代谢及症因子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疾病活动度、糖代谢及症因子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ESR、hsCRP、DAS28、ACPA、RF、FINS、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相关指标HbA1c、FPG、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ESR、hsCRP、DAS28、ACPA、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相关指标HbA1c、FPG、FINS、HOMA-IR、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ESR、hsCRP、DAS28、ACPA、RF、FINS、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相关指标FPG、HbA1c、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抑制剂对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及糖代谢存在正性影响,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可使RA患者症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疾病活动度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故使用TNF-α抑制剂在控�
吴天琪樊嘉宝甘路路李玲孙志兵晏益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糖调节受损疾病活动度
开天门穴位按摩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开天门穴位按摩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疲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5—11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开天门穴位按摩。比较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疲劳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最终试验组37例患者和对照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男13例,女23例,年龄(52.07±8.33)岁;试验组男14例,女23例,年龄(51.92±8.61)岁。干预前,2组的疼痛评分、疲劳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为(2.06±0.35)分,与对照组的(3.72±0.5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疲劳评分为(20.11±8.03)分,与对照组的(25.02±8.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为(48.33±6.13)分,与对照组的(53.99±4.9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5),试验组的抑郁评分为(49.99±6.33)分,与对照组的(54.86±4.8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5)。结论开天门穴位按摩能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肢体疼痛、改善疲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成亚慧严春华胡芳芳樊鑫国储文玲张彩虹王春杰
关键词:穴位按摩类风湿关节炎
艾灸强健穴对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2025年
分析艾灸干预对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pre-RA)的影响,为艾灸治疗pre-RA提供临床科学依据。方法 将32例pre-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16例)给予白芍总苷一次0.3g,一日三次;艾灸组(16例)予以足三里(双侧)、关元、命门、阳陵泉(双侧)、阿是穴进行艾灸治疗,治疗6天休息一天。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抗CCP抗体、RF、hs-CRP、TNF-α、IL-1、IL-6水平及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艾灸组患者抗CCP抗体、RF、hs-CRP、IL-6水平、关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TNF-α、IL-1水平较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的药物组患者抗CCP抗体、RF、hs-CRP、TNF-α、IL-6水平和关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IL-1水平较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艾灸组总有效率87.5%(14/16),药物组总有效率81.25%(13/16),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6个月的随访情况比较,艾灸组有效率68.75%(11/16),药物组有效率43.75%(7/1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艾灸和西药白芍总苷均能降低pre-RA患者的免疫症指标水平、改善中医症状及体征,两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艾灸组疗效可观的内在因素可能跟艾灸强健穴增强免疫,改善RA滑膜症状态有关。
李飞
关键词:艾灸
基于“三焦痹”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IRT)技术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肘、腕、肩、膝、踝、髋关节区域的温度特征,以期为RA的临床诊断与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到中山市中医院门诊部就诊的74例RA患者为观察组,另招募74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应用IRT技术采集并测量2组任脉、督脉、前后躯干、三焦、各关节区域温度,分别计算2组各关节与任脉、督脉、前躯干、后躯干、三焦的温度差(Δ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RA患者的左肘-中焦、左肘-下焦、左肘-任脉、左肘-前躯干,右肘-中焦、右肘-任脉、右肘-前躯干、右肘-下焦、右肘-后躯干,髋-任脉、髋-前躯干、髋-上焦、髋-下焦,左腕-中焦、左腕-下焦,右腕-中焦、右腕-下焦、右腕-任脉、右腕-前躯干,左肩-督脉,右肩-督脉,左膝-下焦、左膝-中焦,右膝-中焦、右膝-下焦Δ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肘、腕、肩、膝、髋关节红外热像图分布特征与健康受试者存在差异,可为RA的临床诊断与辨证提供一定的参考。
孙上惠詹玲何靖霜陈迎香王谨钟中慈董丽娟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程、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疾病活动指标、关节放射学评估指标和手功能评估指标,手功能评估包括握力和斯坦福健康评估问卷自我报告的手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手功能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079例RA患者,年龄(53.0±12.6)岁,72.6%(783/1079)的患者有握力下降,57.2%(617/1079)双手握力同时下降,左、右手的平均握力较正常值分别下降16.3%和14.1%;39.9%(430/1079)的患者有自我报告手功能障碍。老年RA(年龄≥65岁)患者185例(17.1%),有握力下降的患者比例[89.7%(166/185)]及握力下降程度(左手:-35.3%±30.6%,右手:-32.6%±32.3%)均高于年轻RA患者[69.0%(617/894),左手:-12.3%±38.6%;右手:-10.3%±42.1%](均P<0.001),且有自我报告手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也明显升高[53.0%(98/185)比37.1%(332/89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R=1.375,95%CI 1.020~1.854)是老年RA患者握力下降的独立相关因素,28个压痛关节数(OR=1.151,95%CI 1.063~1.246)和医生总体疾病活动度评估(OR=1.381,95%CI 1.171~1.628)是自我报告手功能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RA尤其是老年RA患者有明显的手功能障碍,并且与疼痛、关节压痛和医生总体疾病活动度评估相关,提示应重视RA患者疼痛的管理。
邹耀威杨迎欧阳志明潘婕贾霈雯杨葵敏郑湖伟吴滔林建子马剑达莫颖倩戴冽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老年人手功能
中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寻找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想护理方案,分析中医护理的价值。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6月,择取对象80例,均入院治疗,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参与护理研究,经信封法分组,共计组别有2,对照组,病例40例,所用护理是常规护理,持续进行2周;观察组,病例40例,所用护理是中医护理,持续进行2周;对比护理期间疾病相关指标和护理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满意度对比,确定比值均是(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治疗期间实施中医护理,可辅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满意度,获得显著效果。
周锦航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护理
血清Metrn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镍纹蛋白(Meteorin-like,Metrnl)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诊断价值。方法RA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R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两组被检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血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etrnl水平;根据RA患者是否合并CAS分为RA未合并CAS(RA-nonCAS)组和RA合并CAS(RA-CAS)组,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CA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etrnl对RA合并CAS的诊断价值。结果RA患者血清RF、anti-CCP、IL-6、ESR及Metrnl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及Metrnl水平较RA-nonCA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etrnl可能作为RA并发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5,P<0.05),并对RA并发CA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为0.872、最佳截断值为124.164μg/L。结论血清Metrnl可能作为RA合并CAS的诊断学指标。
李星一苏航刘俊赵芳申婷婷李龙黄颖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
艾灸结合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
2025年
探讨艾灸结合中药熏蒸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这一护理方案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实际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从2023年7月-2024年7月间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艾灸与中药熏蒸治疗,干预4周。结果 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缓解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艾灸结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关节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使该病的康复护理取得显著成果。
白钰蔓
关键词:艾灸中药熏蒸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护理

相关作者

刘健
作品数:1,246被引量:4,983H指数:3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佐剂性关节炎
栗占国
作品数:793被引量:3,555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干燥综合征 关节炎
徐建华
作品数:374被引量:1,695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类风湿
徐胜前
作品数:305被引量:1,343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李小峰
作品数:561被引量:2,218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甲氨蝶呤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