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0篇“ 粳型杂交水稻“的相关文章
早花时、高外露率、较大柱头杂交水稻不育系辽143A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1
2021年
辽143A是以BT不育系99A为母本,与辽99B/辽846B//辽星1/99B的杂交后代经测交和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新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早花时、高外露率、较大柱头,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李如海张满利李全英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选育
蒙自市山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就目前我国的水稻栽培范围来看,我国许多地区都种植水稻,由于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广,规模比较大,在产量上也是相当可观,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因此其稳产、高产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的收入。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做了详细说明,旨在促进优质水稻的高产、稳产。
高兰
关键词:粳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鹤庆县坝区杂交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前景浅析
2016年
阐述鹤庆县杂交水稻种植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承静柳红
关键词:杂交水稻
寒地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黑龙江省I、II、III、IV稻作积温带)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品种的选育方法。选择具有耐冷性恢复基因的水稻品种资源:恢复系HP121、恢复系MR18,种植并人工杂交,经连续2代系统选育,在F<Sub...
孙明庆瑢李永祥
文献传递
寒地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黑龙江省I、II、III、IV稻作积温带)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品种的选育方法。选择具有耐冷性恢复基因的水稻品种资源:恢复系HP121、恢复系MR18,种植并人工杂交,经连续2代系统选育,在F<Sub...
孙明庆瑢李永祥
杂交水稻恢复系三紫标记性状定向选育方法
杂交水稻恢复系三紫标记性状定向选育方法,其要点是:通过利用三紫性状,将其导入恢复系,使恢复系具有明显的标记性状,有利于恢复系提纯保纯。同时此性状可以稳定遗传,使杂交种也具有该性状,可以在苗床对杂交种进行去杂,有利于杂...
张忠旭马兴全李全英姚继攀张丽颖李如海张雪梁传斌
文献传递
芒市引进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对芒市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和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为确定芒市杂交水稻品种的合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侯映芳王菊芳李凌云狼岩万保
关键词:粳型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水稻品种综合性状丰产性抗病性
杂交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探讨被引量:18
2010年
以江苏兴化、姜堰杂交稻常优1号、甬优8号"百亩攻关方"与"千亩示范方"为对象,对不同产量水平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群体物质生产与运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之高产,超高产群体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显著增加,同时保持正常的良好结实性状;群体生育中期的高效光合生长量显著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生产力亦显著增强,光合物质的输出与运转更为协调。为实现上述目标,应根据生态区、栽培方式、品种特性等制定相应的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指导实践。
张洪程吴桂成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端木银熙孙菊英赵品恒沙安勤周有炎李德剑肖跃成王宝金吴爱国
关键词:粳型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杂交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探讨
苏兴化、姜堰杂交稻常优1号、甬优8号“百亩攻关方”与“千亩示范方”为对象,对不同产量水平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群体物质生产与运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之高产,超高产群体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显著增加,同时保持正常的...
张洪程赵品恒沙安勤周有炎李德剑肖跃成王宝金吴爱国吴桂成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魏海燕端木银熙孙菊英
文献传递
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开花习性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杂交水稻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关键就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不仅可降低杂交稻生产的成本,同时也可提高水稻产量。为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在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三系配套的亲本花期相遇。本试验旨在通过对4个杂交稻组合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在开花期进行系统观察,以便摸清它们的开花习性,以及与温度、湿度之间关系。
杨春艳包月华杜秀芳曹建东顾庆华胡晓颖石正平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开花期习性观察粳型制种产量

相关作者

朱镇
作品数:399被引量:1,797H指数:2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条纹叶枯病 优良食味 基因
张亚东
作品数:433被引量:1,886H指数:2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条纹叶枯病 优良食味 基因
赵凌
作品数:374被引量:2,051H指数:2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条纹叶枯病 优良食味 QTL
王才林
作品数:606被引量:3,109H指数:3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条纹叶枯病 杂交粳稻 优良食味
刘国煜
作品数:2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粳型杂交水稻 粳稻 亲本配合力 杂交稻 选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