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0篇“ 精神富裕“的相关文章
- 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辩证关系及实践进路
- 2024年
-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全面富裕。新时代背景下,要全面准确把握好两者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努力推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互融互促:通过不断筑牢物质基础推进物质富裕的实现,以夯实文化根基促进精神富裕的实现,从而达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互融合的发展新样态。
- 杨兰俞靖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富裕精神富裕辩证关系
- 实现人民精神富裕需要系统支撑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其第三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统筹兼顾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两大方面,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整体跃升和行稳致远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场合屡次指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 陈瑶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精神富裕统筹兼顾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促进嘉兴农民“精神富裕”路径探究
- 2024年
-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被提上重要议程。嘉兴也一直致力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索,本文以嘉兴农民“精神富裕”出发,探究文化和旅游在嘉兴农民“精神富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指标体系中“理想观念、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四个角度发现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新时期文化和旅游促进嘉兴农民“精神富裕”的深化路径和保障机制。
- 章郑程
- 关键词:文化旅游精神富裕
-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农民精神富裕的应然特征、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 2024年
- 农民精神富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充裕性、同等性、全面性、内生性是农民精神富裕的应然特征,即精神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消除精神层面的贫富差距、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但农民要实现精神富裕,存在经济、文化、乡风、心理等影响因素。为此,需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方向,以文明乡风为重点,以心理建设为补充,持续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建构新时代中国现代化乡村文化,积极营造文明乡风,建立健全农村心理干预和诊疗体系。
- 钟伟李雪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富裕
- 以文化之美赋能“精神富裕”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共同”二字,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双满足”的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物质富裕正在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迈向更高质量,而精神富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 罗昆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富裕稳中求进辩证统一共同富裕物质富裕
- 精神利益与精神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特征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为我们更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特征,提供了独特的理解视域和致思理路。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人民物质利益得到极大满足的前提下,关照人的美好精神需要。
- 吴艳东廖小丹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财富精神富裕精神文明
- 乡村旅游影响下当地农民精神富裕提升研究
- 2023年
-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农村、农业、农民也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精神富裕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显得愈发重要。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当地农民物质和精神双富裕的效应已十分显著,但也存在着农民参与不足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应利用好资源、政策等各项优势,在乡村旅游建设中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利用中来,并借助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提升当地农民的精神富裕。
- 孟素铤李建玉
-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神富裕共同富裕
- 论雷锋精神在实现精神富裕中的时代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方面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表现。雷锋精神因守正创新而具有时代张力,即保持着其核心价值的同时还做到了与时俱进,彰显出时代的要求。雷锋精神超越其产生的历史时期,从坚定理想信念、规范伦理道德、助力文化建设推动实现精神富裕。欲继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在实现精神富裕的同时转化为现实物质力量,就要在文化自觉中、日常生活中、工作行动中、制度设计中实现雷锋精神的转化。通过人人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田鹏颖李新宇
- 关键词:雷锋精神精神富裕
- 精神利益与精神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特征被引量:24
- 2023年
- 精神贫困是西方现代性后果的主要病症所在,如何摆脱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困境,已经成为严峻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关照人的精神利益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在发展理念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以群体本位为文化理念、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为人的精神利益实现提供了文明指引。在实现过程中,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将人民的精神利益贯穿于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的全链条中,在精神利益的实现内容、方式、性质上与西式现代化道路存在根本差异。在不同理念的指引及实践过程的运行下,精神贫瘠、人的全面异化是西方资本文明发展模式的历史必然;与之相对立,实现精神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将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图景。中西两条现代化道路通过理念、过程及结果的动态比较,进一步彰显了实现人的精神利益向精神富裕的跃升,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于资本主义文明在精神层面的显著特征。
- 吴艳东廖小丹
- 关键词:精神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文明
- 成果·不足·进路:“精神富裕”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富裕反映的是个体精神生活在总体上得到较高满足乃至充分满足的一种状态。对于精神富裕研究,学术界主要围绕精神富裕的思想渊源、内涵、价值意义、与物质富裕的关系、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通过相关梳理发现,对精神富裕研究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研究视角有待扩展、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相关政策实施的途径选择和效果评估的机制也缺乏实证研究。因此,要着重夯实精神生活富裕问题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精神富裕的实践路径,构建有效的精神富裕评价体系,推动精神富裕研究取得新成效。
- 马金梦戴家芳
- 关键词:精神富裕
相关作者
- 汪青松

- 作品数:169被引量:5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精神富裕
- 吴艳东

- 作品数:87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
- 龚云

- 作品数:146被引量:37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书记 历史虚无主义
- 杨静

- 作品数:118被引量:3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规律 粮食安全 公共产品
- 肖焰

- 作品数:34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企业家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