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4篇“ 精神残疾“的相关文章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 DASⅡ)评分分为精神残疾组210例和非精神残疾组4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入院1个月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患者积极度量表(PAM)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比较2组入院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发生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的关系。结果精神残疾组较非精神残疾组病程更长,复发次数更多,家庭氛围不和谐及偏执型人数占比更大,已婚人数占比更少,受教育年限更短,月收入更低(P<0.05,P<0.01)。精神残疾组BPRS评分高于非精神残疾组,WHOQOL BREF和PAM评分低于非精神残疾组(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病程、复发次数、受教育年限、月收入、BPRS评分、WHOQOL BREF评分和PAM评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发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发次数多、家庭氛围不和谐、BPRS评分过高、WHOQOL BREF评分过低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PRS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899,P<0.001),WHOQOL BREF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886,P<0.001)。结论复发次数多、家庭氛围不和谐、BPRS评分高、WHOQOL BREF评分低均能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且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 邢字航甄晓红李雅彤任利民孙岩
- 关键词:精神残疾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 精神残疾流行病学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23年
- 精神障碍的致残作用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为评估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和行为障碍研发了《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并将其扩展至测量任何疾病的功能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结合国情对精神残疾进行了定义和分级。国外对于精神障碍残疾率和致残率报告较少,且残疾判定的标准不统一。国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了归因于精神障碍的残疾率及人口学分布特征,为我国精神残疾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均缺乏精神残疾的人群数据。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国内外精神残疾的定义、评定方法、精神残疾率、致残率、人口学分布研究以及各种精神障碍与残疾的关联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精神残疾研究提供参考。
- 彭睿刘肇瑞黄悦勤王咏诗
- 关键词:精神残疾残疾率致残率
- 精神残疾患者中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
- 2023年
- 目的:探究精神残疾患者中长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其中长期预后康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院就诊并出院的精神残疾患者病例资料,出院3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次随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组间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残疾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精神残疾患者中长期预后情况良好和不良组间差异比较发现,首次发病年龄、WHO-DASⅡ评分、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经济条件、吸烟史、多次住院(≥2次)、残疾等级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病年龄”的OR值为0.978(0.963~0.994),“未婚”的OR值为2.247(1.431~3.528),“初中”的OR值为0.619(0.387~0.990),“高中”的OR值为0.516(0.302~0.882),“大专及以上”的OR值为0.385(0.185~0.798),经济条件为“差”的OR值为5.765(2.155~15.424),“多次住院(≥2次)”的OR值为1.905(1.328~2.735),残疾等级为“三级/四级”的OR值为0.264(0.179~0.390)。结论:较小的首次发病年龄、未婚、较低的受教育程度、较差的经济条件、多次住院(≥2次)、较高的残疾等级是精神残疾患者中长期预后质量的危险因素,需要对此类患者加强关注和随访。
- 孙妍陈薇刘云王莉李鑫于振剑梁晓亮张顺项亚平王坤马文有
- 关键词:精神残疾预后病例对照研究
- 预防精神残疾的关键:环境建设与规律服药
- 2023年
- 一个人活着的标志不仅仅是拥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而是需要与环境相关联,能够获得客观觉知,关联到客观现实,并对社会认同。任何被打断、被安排的生活,都会让患者感到丧失或混乱。正常的生活需要有温暖的家庭,需要责任和付出,需要相互的支持,需要具有可支配的收入,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需要被尊重。
- 韩金祥
- 关键词:精神残疾社会认同
- 精神残疾人就业政策优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 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与社会其他劳动者一样,他们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享有社会进步带来的硕果。一直以来,推动残疾人就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议题。与其他残疾人相比,精神残疾人面临...
- 刘卉
-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政策
- 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就业权利法治保障现状研究
- 2023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就业权利法治保障现状。方法:通过调查有劳动能力的精神残疾人对其进行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最终共发放问卷706份,完成有效问卷630份,有效率为89.2%。对基本情况、就业信息获取、就业需求状况等进行调查。结论: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就业率较低,就业服务指导有限,就业需求尚未满足;建议加强立法保障,明确精神残疾人的合法就业地位,完善其权利救济途径,营造精神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环境,保障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合法权益。
- 李潍朴张博源
- 关键词:就业现状就业需求
- 残疾预防日:守护健康,精神残疾知多少?
- 2022年
- 健康关乎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指数,而残疾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201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随着国家各项残疾预防行动和相关宣传活动的开展,大众对于很多常见的残疾种类都有一定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 黄悦勤(访谈)
- 关键词:残疾预防家庭幸福精神残疾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现状以及精神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于赤峰市安定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216例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社会功能量表、认知功能量表及一般资料问卷,对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且存在精神残疾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00例患者的精神残疾得分为(67.36±12.48)分。社会功能、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均与精神残疾呈现负相关性(r=-0.370、-0.352、-0.43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病程为残疾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残疾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社会功能、社会支持及认知功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具有相关性。在保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社会技能、自理能力、认知功能等康复训练项目,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出现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 窦娜娜哈特范翠玲李梦梦刘玉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的影响因素
- 2022年
-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WHO-DASⅡ)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民族、居住地、病程、未治期和婚姻状况等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和婚姻状况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婚、离异或丧偶、居住地在农村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等级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有关,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残疾严重程度。
- 张春锋邓金勇高建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
- 不同程度精神残疾患者的致残原因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精神残疾患者不同残疾水平与致残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018年在某院进行精神残疾评定的806例精神残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精神残疾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和适应行为评估,致残原因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要点进行分类。结果: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患者在性别、经济状况和精神病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与婚姻、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和致残原因(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0.563,1.146,-0.672,1.674,-0.929,-2.245;P<0.05)。已婚、居住城镇的患者残疾程度低(OR=0.57,0.51;95%CI=0.37~0.88,0.36~0.73),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患者残疾程度高(OR=3.15,95%CI=1.67~5.92)。精神分裂症致残导致的精神残疾最多,是导致重度残疾的危险因素(OR=5.33,95%CI=2.65~10.71);而心境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致残导致的残疾程度较低(OR=0.39,0.11;95%CI=0.19~0.80,0.02~0.45)。结论:婚姻、教育和城乡的差异以及致残原因是影响精神残疾患者残疾程度的影响因素。
- 孙妍陈薇刘云王莉李鑫于振剑王丽萍梁晓亮张顺马文有
- 关键词:精神残疾致残原因
相关作者
- 黄悦勤

- 作品数:369被引量:3,657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患病率 流行病学 人格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 刘肇瑞

- 作品数:162被引量:1,05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患病率 精神残疾 焦虑障碍 神经症 人格障碍
- 李恒

- 作品数:14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残疾 残疾率 残疾 归因 抽样调查
- 张婷婷

- 作品数:52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患病率 精神残疾 痴呆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 姚贵忠

- 作品数:66被引量:5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残疾 抑郁症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