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6篇“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相关文章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20年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至2020年在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的人口学资料、案件类型、医学诊断及法律能力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年间鉴定案例8302例,鉴定有效案例为8228例(有效率99.1%),刑事案件4596例(55.9%),民事案件1700例(20.7%),被害和性防卫能力案件1054例(12.8%),服刑能力780例(9.5%)。其中刑事案件中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盗窃案件居前三位;民事案件中以民事行为能力及交通事故案例位居前列,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以近5年明显增加。医学诊断的排序为:无精神病(28.2%),精神分裂症(19.2%),器质性精神障碍(16.2%),精神发育迟滞(15.6%),双相情感障碍(6.0%),抑郁障碍(5.7%)。在评定法律能力的案例中:刑事责任能力(62.3%)、性自我防卫能力(14.0%)、民事行为能力(12.1%)位于前三位。无刑事责任能力中,精神分裂症居首位(66.7%),无行为能力中器质性精神障碍最多(74.6%),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中精神发育迟滞占71.0%,无服刑能力中精神分裂症居多(62.3%)。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7.462,P<0.001)、农民(OR=1.321,P=0.001)、个体(OR=1.873,P=0.018)、31~40岁(OR=1.281,P=0.016)、双相情感障碍(OR=1.580,P=0.005)是刑事鉴定案件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件仍然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的重点,民事案件中民事行为能力及交通事故鉴定案例明显上升,医学诊断无精神病的比例上升。
- 姚绍敏张振兰王小敏王学义王岚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分析刑事责任能力性防卫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留置本土化改革路径探究
- 2020年
- 在刑事司法领域,鉴定留置是依附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本身而被强制适用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是评估被鉴定人是否患有医学上精神障碍的"时空保障"。然而,我国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留置尚属法律空白,实践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留置与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存在着认知混淆、留置本身操作异化和监督空白等既有问题。立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现实语境,客观理解我国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留置的涵义与功能,以人身自由权、法官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与法律保留原则为"源"探究规范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留置制度的法理逻辑,同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借鉴域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及经验做法,从适用条件、决定主体、留置场所、留置时期、救济途径和法律文书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与建议。
- 张杰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身自由权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是指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鉴定结论,为委托鉴定机关提供有关法定能力的科学证据。主要涉及与刑事、民事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关的精神疾病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对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被怀疑患有精神...
- 杨旭
- 关键词:刑事责任司法鉴定法律精神病患者司法精神医学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问题研究
- 刑事诉讼当中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一项涉及到精神病科学和法学的交叉性专门领域,这使其呈现出了复杂性的特点。实践过程中,精神病领域的司法鉴定的问题一向很容易受到舆论的热烈关注。不论是从“邱兴华案”到“杨佳案”,还是从“杭州...
- 王兰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法定程序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实证研究——以382份刑事判决书及案例为样本被引量:4
- 2017年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人民法院启动与不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进行比对,发现法官不愿启动此类鉴定的原因包括三种"担忧",即对鉴定可靠度的担忧,对强制医疗程序不完善的担忧,对社会舆论的担忧。一旦启动鉴定可能引发重复鉴定的顽疾;一旦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行为人将得不到妥善收治;一旦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将受到来自被害人家属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基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考虑,法官对该类鉴定的启动谨小慎微。此项制度的改造应当在保留司法机关启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明确启动鉴定的条件,规定法官不同意启动鉴定时说理的义务,赋予当事人就不启动鉴定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
- 陈邦达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鉴定启动程序司法鉴定争议
- 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形式上,质证是控辩双方对相关的证据进行针锋相对的质询、质疑、诘问或者对质的行为。在实质意义上,质证的最主要含义是被告人法益保护及查明案件事实情况。这对于精神病鉴定意见的质证也毫不例外。然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还有其特殊理据,其中包括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本身科学性存疑等。在美国等现代法治国家,具有完善的精神病专家证人质证程序或者制度,而在我国涉及精神病人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则存在程序或者制度方面的缺失,因此,需要考察美国精神病专家证人质证程序的得失,以作为我国建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质证程序或者制度的借鉴。
- 宋远升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152例资料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52例接受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案例以男性和文化程度低者居多,以刑事案件为主,公安机关委托的案件比例较高,申请鉴定的目的呈多样化。结论法医精神病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司法鉴定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以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
- 谭余龙吴亚楠马连华
- 关键词:精神病司法鉴定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 东莞与上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对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东莞与上海两地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东莞与上海2009年-2011年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对两组被鉴定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案件类型、精神障碍诊断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被鉴定者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案件类型、精神障碍诊断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结论东莞与上海两地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被鉴定者的社会统计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鉴定工作中要着重关注各地的危险人群,做到有的放矢。
- 魏江辉彭静刘超蔡伟雄
- 关键词:司法鉴定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刑事篇
- 本书涵盖精神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内容。全书共4篇,包括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概论、基础、评定方法、实践与案例分析。1.对法学、社会学等,侧重介绍与司法鉴定有关的基础知识,要求通俗易懂。重点阐述《刑法第十八条》的理...
- 贾福军
- 关键词:刑事责任司法精神医学精神病患者司法监督司法鉴定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准入浅析
- 疾病司法鉴定的结论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医学诊断和法律能力评定。依据现在的准入条件,只要具备精神科工作主治医师(满足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以上即可从事该鉴定工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的目的是解决精神疾病与法...
- 王健
- 关键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准入制度
相关作者
- 王健

- 作品数:39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 TOURETTE综合征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 刘双臣

- 作品数:35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
- 研究主题:司法鉴定 精神病司法鉴定 精神分裂症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分裂症患者
- 蔡伟雄

- 作品数:111被引量:3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病人 评定量表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障碍者
- 刘协和

- 作品数:291被引量:2,26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司法精神病学 信度
- 吉中孚

- 作品数:152被引量:1,02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