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97篇“ 系统分类学“的相关文章
基于系统分类信息的鸟音频零样本分
2025年
【目的】通过大量音频-文本对构建的鸟音频预训练模型能基于物种别辅助信息对缺乏训练样本的音频进行零样本分,以减轻数据采集的负担,为鸟音频零样本分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也为开放环境中的生态监测和物种分布变化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反映鸟统发育关系统分类信息作为声音的物种别辅助信息,以预训练的RoBERTa文本编码器和HTSAT音频编码器分别提取系统分类信息的语义嵌入和鸟音频的声嵌入,通过对比习方法计算语义嵌入和声嵌入的相似度,构建鸟对比语言-音频预训练模型(CLAP-Bird),然后基于零样本的物种别辅助信息和CLAP-Bird模型实现零样本分。【结果】在一个包含725 h的大型不平衡鸟音频数据集上训练和评估了所提出的方法,在5个不同的8~10个别的测试集上获得的平均F1_score为0.289,与以鸟名、鸟生活史和基础特性信息作为物种别辅助信息的基线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对鸟音频零样本分性能明显提升。【结论】鸟系统分类信息作为物种别辅助信息,提供了关于鸟的生物遗传信息,有助于模型更好地理解鸟鸣声之间的关,提升了鸟音频零样本习的性能。且训练集与测试集的系统分类越接近,则对测试集的零样本分性能越好。
谢珊珊张军国谢将剑张长春
细菌古菌系统分类原理及鉴定技术
本书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从相关知识背景、原理、检测技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细菌古菌系统分类中涉及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特征及分子生物特征的内容进行了统阐述和详细实践指导。同时,本书介绍了原...
李文均
中国单星藻属系统分类研究
2024年
为调查我国单星藻属(Coelastrella)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研究从我国各地区采集29株单星藻藻株,结合形态及18S rDNA、ITS和tufA三个分子标记对该属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统梳理中国记录的单星藻属植物共10种2变种,并新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密纹单星藻Coelastrella multistriata、陆生单星藻Coelastrella terrestris和气生单星藻Coelastrella aeroterrestrica。上述物种的发现弥补了中国核心单星藻分支标本缺乏的问题,丰富了中国单星藻属的物种多样性,为该群进一步的分修订及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王清华侯英刘美刘旭东刘国祥
关键词:形态学系统发育中国新记录
缅甸琥珀中鳞翅目小翅蛾科系统分类研究
韩宁
缅甸克钦地区白垩纪中期叩甲总科的系统分类研究
瞿佳
缅甸克钦地区白垩纪中期蚤蝼总科化石新材料的系统分类研究
赵金阳
缅甸克钦地区白垩纪中期拟蛛蜡蝉科化石新材料的系统分类研究
刘晓静
江西省官山及九连山森林生态统七个暗色丝孢真菌属的系统分类研究
胡雅芬
缅甸北部地区白垩纪中期有鞭目、无鞭目及裂盾目化石新材料的系统分类研究
周利将
蝙蝠寄生线虫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蝙蝠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蝙蝠寄生线虫作为潜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需要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文详细阐述了从1873年至今,全球有资料记载的蝙蝠寄生线虫的宿主、种名、分布区域和分地位,分析了我国蝙蝠寄生线虫系统分类的研究现状,为研究蝙蝠寄生线虫物种间传播机制及潜在的人感染风险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剧慧栋菅蕊马宁徐真
关键词:蝙蝠线虫分类学

相关作者

张素萍
作品数:86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腹足纲 中国近海 中国海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
陈志云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腹足纲 软体动物门 新记录种 芋螺 系统分类学
孙启梦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系统分类学 中国海 中国近海 腹足类 海蟹
王星
作品数:77被引量:334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餐厨垃圾 形态学特征 生活垃圾填埋场 生物学特性 厌氧消化
王颖
作品数:75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 CDIO模式 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