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篇“ 红砷镍矿“的相关文章
[dmpnH2][Zn2(HCOO)6]:相变行为和介电性质
金属-甲酸-铵(AMFF)是研究MOF材料的相发、临界现象和相关物理性质的很好平台。除了被广泛研究的钙钛类AMFF,型AMFF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本工作制备了一个新的型化合物[dmpnH2][Zn2(HC...
赵银花王炳武王哲明高松
关键词:红砷镍矿相变
文献传递
六方密堆型,纤锌型,型等三种晶体结构的微变化规律性
1993年
何铸文
关键词:晶体结构
[1,3-PnH2][AlNa(HCOO)6]:各向异性介电响应及热膨胀行为
金属甲酸铵骨架化合物由于其丰富的结构相变及磁、电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双金属化合物[1,3-PnH2][AlNa(HCOO)6](1,3-Pn H2:1,3-丙二铵)。该化合物在270K发生相变,...
郁尧王炳武王哲明高松
关键词:红砷镍矿
文献传递
[1,3-PnH2][AlNa(HCOO)6]:各向异性介电响应及热膨胀行为
金属甲酸铵骨架化合物由于其丰富的结构相变及磁、电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双金属化合物[1,3-PnH2][AlNa(HCOO)6](1,3-PnH2:1,3-丙二铵)。该化合物在270K发生相变,但...
郁尧王炳武王哲明高松
关键词:红砷镍矿
广西金秀龙华石结构及其对床成因的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广西金秀龙华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高品位床,体主要受围岩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笔者首次在手标本上观察到五元素脉型床中常见的“蕨类状环带结构”,本文将龙华与五元素脉型床的成物质来源、成流体来源和性质及床沉淀机制3个关键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龙华床成因类型可能为五元素脉型床,成物质来自寒武纪地层,成流体以盆地卤水为主并叠加有大气降水。黑色碳质泥岩-粉砂岩是触发成物质沉淀的还原障,原生黄铁和含CH4等还原性流体的注入是导致等有关成物质沉淀的直接因素。其中,特征的“蕨类状环带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特定pH值条件下,流体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慢于亚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结果。
杨奇荻黄啸坤李堃李堃赵武强刘飞戴平云
关键词:砷化物红砷镍矿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H3)2NH2]M(HCOO)3(M=Fe,Co)和[(CH3)2NH2]FeⅢFeⅡ(HCOO)6的磁性转变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通过氢键等连接方式,将金属离子或团簇和有机基团周期性地组装在一起的杂化材料。该类材料的空间晶体结构变化多样物理与化学性质也非常新颖,它被科研团队大量的研究。对该类材料的磁性和电性能等基础物理理论内涵的...
周海涛
关键词:红砷镍矿钙钛矿
文献传递
非洲某钴工艺物学研究
2011年
通过工艺物学研究,查明了非洲某钴物组成,钴的赋存形式,石的结构、构造及主要有用物的嵌布特征,为选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
陆薇宇蔡振波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红砷镍矿
分离黄铁物的充气搅拌浮选
1991年
黄铁几乎总是和磁黄铁共生,而且经常还与黄铜、方黄铜以及铁、硫化物、化合物共生(Palache et al,1944)。在含较高的石中,为了减少污染,需要进行分离。
K.Heiskanen
关键词:镍黄铁矿丁基黄药浮选回收率浮选试验红砷镍矿
加拿大大科博尔特银区的开采实例研究
1989年
安大略省东北部的银是1903年修建铁路时偶然发现的。短时期内就在发现地附近建立了科博尔特镇。通过紧张的勘探后,计有39座山投产。其外围地区的几个银点也有三处已在开采,其中以西斯科的产量最大。目前大科博尔特地区所有山的总产银量超过1.9万吨。这里的每一座银脉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共同点是品位高和物学相同。
杨培章
关键词:博尔特矿岩红砷镍矿
大厂田首次发现赫碲铋和碲银
1989年
赫碲铋和碲银均发现于大厂拉么矽卡岩型锌铜床中。含量很少,仅在光片中见到,个别光片中赫碲铋比较富集,碲银在光片中也很少见,在大厂田属首次报道。 1.
李锡林
关键词:大厂矿田共生矿物红砷镍矿反光显微镜

相关作者

高松
作品数:232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磁性 稀土 单分子磁体 HCOO 配合物
王炳武
作品数:108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单分子磁体 稀土 磁弛豫 磁性 甲酸
王哲明
作品数:106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磁性 稀土 晶体结构 配合物 磁弛豫
赵武强
作品数:15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铅锌矿 成矿物质来源 铊 重金属污染 地下水
戴平云
作品数:14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铅锌矿 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