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66篇“ 红细胞悬液“的相关文章
- 红细胞悬液与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红细胞悬液与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依次对患者进行编号,单号患者分为红细胞组(n=30),接受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双号患者分为去白红细胞组(n=30),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D-二聚体(D-D)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去白红细胞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红细胞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去白红细胞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红细胞组(P<0.05)。治疗前,两组D-D、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去白红细胞组D-D水平低于红细胞组(P<0.05),FIB水平高于红细胞组(P<0.05)。治疗前,两组PT、APT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去白红细胞组PT、APTT、TT均长于红细胞组(P<0.05)。去白红细胞组过敏反应、紫癜、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红细胞组为26.67%,去白红细胞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结论:相比于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可提高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王佳义
- 关键词:红细胞悬液重型地中海贫血疗效
- 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血浆置换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进一步对比这两种方法在增强患者病情稳定性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AIHA患者群体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分为两个独立的组别:第一组接受了血浆置换手术,而第二组则进行了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操作。每一个病例在入院时都已经完成了血液成分的检测和血小板的数量统计。我们对病人进行了全面的临床资料整理,这其中涵盖了溶血指标、生存率、住院时长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在输注前和输注后的不同时间段,都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动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统计学的手段,我们分析了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结果 不论是采用血浆置换的方法还是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法,都在提升溶血指数、提高存活率以及减少住院时间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显著的治疗成效。两个治疗组出现不良事件的频率是相似的。血浆置换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都为AIHA患者带来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在增强病情稳定性和提升生活品质上,血浆置换的效果可能更为突出。另外,血液净化技术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可能导致一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死亡。结论 在挑选合适的治疗手段时,我们必须深入考虑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的独特性质。
- 韦玲
- 关键词:血浆置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不同禽类红细胞悬液对凝集抑制结果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可用于某些畜禽传染病的病原体抗体检测。抗体水平是畜禽流行病学分析及疾病防控最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畜禽饲养场需要定期对畜禽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通过抗体水平检测,相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疫病防控措施,降低畜禽发病率,从而切实提升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将黄鸡、山鸡、鹧鸪、鸭和鹅五种非免疫雄性禽类的红细胞分别与同一份待检血清进行凝集抑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待检禽流感H5亚型血清与红细胞宿主来源相同时,非特异性凝集现象较少,待检禽流感H5亚型血清与红细胞宿主来源不同时,非特异性凝集现象较多。
- 冯国金林浩然陈信全张展刘炜
- 关键词:红细胞抗体滴度
- 不同比例红细胞悬液与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中的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红细胞悬液(SRBC)与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治疗的51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FFP和SRBC输注比例的不同将其分为低比例组(n=25)和高比例组(n=26)。低比例组以FFP∶SRBC比例为1∶3进行输血。高比例组以FFP∶S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及输血24 h后凝血功能、纤溶指标、血栓弹力图。结果:输血24 h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输血前(P<0.05),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输血前,高比例组FIB水平高于低比例组,PT、TT、APTT均短于低比例组(P<0.05)。输血24 h后,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均高于输血前(P<0.05),且高比例组D-D、FDP水平均高于低比例组(P<0.05)。输血24 h后,两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均高于输血前(P<0.05),且高比例组R、K、α角、MA均高于低比例组(P<0.05)。结论:采用FFP∶SRBC比例为1∶1输注血液,可更好地调节纤溶系统,减轻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改善血栓弹力图。
- 李玉秋
- 关键词:急性创伤红细胞悬液血浆凝血功能
- 首袋红细胞悬液与冷沉淀输注间隔时间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首袋红细胞悬液与冷沉淀输注间隔时间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创伤性失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冷沉淀输注间隔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首袋红细胞悬液与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间隔时间<3 h为观察组,≥3 h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病死率、凝血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6.08%(4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96%(1/51)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17.65%(9/51)(P<0.05);输注后3 h,两组患者PLT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T、APTT、P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则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袋红细胞悬液与冷沉淀输注间隔时间<3 h在创伤性失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凝血指标,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唐伟纯
- 关键词:冷沉淀止血成功率凝血指标
- 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对输血安全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对输血安全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期间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先后顺序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输血(未经白细胞过滤的红细胞悬液),观察组行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对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凝血功能、炎性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输血治疗后,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更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较对照组16.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结论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机体炎性指标水平,可减轻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值得应用。
- 廖奇峰黄竞怡陈志达
- 关键词:输血凝血功能
- 一种红细胞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红细胞悬液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细胞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红细胞悬液。所述红细胞保存液包括溶剂、葡萄糖、腺嘌呤、肌苷、柠檬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羟乙基淀粉、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钙、氯霉素、维生素E及还原型谷胱甘肽。采用本...
- 苏少博白林张德梅李亚男武红艳
- 一种红细胞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红细胞悬液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细胞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红细胞悬液。所述红细胞保存液包括溶剂、葡萄糖、腺嘌呤、肌苷、柠檬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羟乙基淀粉、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钙、氯霉素、维生素E及还原型谷胱甘肽。采用本...
- 苏少博白林张德梅李亚男武红艳
- 一种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所述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包括离心装置、抽吸装置、补给装置、识别装置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离心装置包括离心腔以及驱动装置,识别装置包括设于抽吸装置内的第一识别装置和设...
- 张海波商华健杨超沈小芳吴雨芮黄金凤李美寇瑞明刘洋
- 一种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所述红细胞悬液自动制作装置包括离心装置、抽吸装置、补给装置、识别装置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离心装置包括离心腔以及驱动装置,识别装置包括设于抽吸装置内的第一识别装置和设...
- 张海波商华健杨超沈小芳吴雨芮黄金凤李美寇瑞明刘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安心

- 作品数:20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红细胞悬液 蛋白C 白血病患者 白血病 DEL表型
- 陈程

-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红细胞悬液 静电场 冰晶 压气机 机械功
- 戴学庆

- 作品数:16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湖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D-二聚体 血小板 新鲜全血 贫血患者 输注红细胞悬液
- 华泽钊

- 作品数:431被引量:1,76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冷冻干燥 食品 差示扫描量热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
- 滕青

- 作品数:19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液中心 献血者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红细胞悬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