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篇“ 红色变性“的相关文章
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MRI表现
2025年
目的:分析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9例(9个红色变性肌瘤),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个中,4个为整体红色变性,5个为部分红色变性;8个为单灶变性,1个为相邻双灶变性,均位于肌瘤中央区域。T1WI上,2个变性区边缘呈环形高信号,1个呈环形低信号,6个呈等信号;T_(2)WI上,7个变性区边缘呈环形低信号,1个呈外高内低双环样信号,1个呈环形高信号;DWI上,8个变性区边缘呈环形低信号,1个呈环形高信号;变性区平均ADC值为(1.62±0.18)×10^(-3)mm^(2)/s,未变性区为(1.52±0.18)×10^(-3)mm^(2)/s。8个变性区无强化、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1个呈少许漩涡状强化;9个变性区的无强化区直径与肌瘤最大径比值均>1/2。结论:非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变性区边缘呈环形异常信号、强化方式、ADC值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的形态等较具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陈艳詹松华倪志华江鑫辉茅依玲郭宝聪吴晓燕
关键词:子宫肌瘤红色变性非妊娠期磁共振成像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疗效好,可缩短患者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患者和胎儿的不良结局,安全性高。
孔雪玲陈娇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
妊娠合并胎盘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一例
2024年
患者32岁,孕2产0。因“孕26+3周,不规则阴道流血伴轻微下腹痛”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门诊。根据临床症状疑似胎盘早剥,临床急诊超声检查发现:胎盘位于左侧宫底,Ⅰ级,厚3.7 cm。胎盘实质后方和对应肌层内见8.6 cm×6.4 cm×5.0 cm不均质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彩色血流半环状;脐带插入部胎盘内见低回声,CDFI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提示:(1)宫底肌层内和对应胎盘实质后方不均质低回声,病理性质待定,肌瘤变性待排查,建议MRI进一步检查;(2)脐带插入部胎盘实质内低回声,囊肿可能。
张会迎宋文龄王静肖志锁徐红梅何津张惠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病理性质不规则阴道流血产科门诊彩色血流
肝素联合沙丁胺醇在妊娠期子宫肌瘤进展为红色变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肝素联合沙丁胺醇在妊娠期子宫肌瘤进展为红色变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基础上给予肝素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保胎成功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两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Ⅲa)、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液流变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腹痛、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ng-2、全血高切和低切黏度较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联合沙丁胺醇可改善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症状的消失,提高保胎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王芳芳刘世东张涛
关键词:肝素沙丁胺醇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保胎
沙丁胺醇对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对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直至宫缩消失24 h后停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沙丁胺醇片治疗,直至患者腹痛消失4 d后停药。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正常时间、宫缩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35±0.67) d、(1.56±0.30) d、(4.21±0.69)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3±0.81) d、(3.17±0.64) d、(5.52±0.9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98±0.31) m Pa·s、(5.49±0.76) m Pa·s、(113.23±19.56) n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39) m Pa·s、(6.01±0.83) m Pa·s、(126.57±21.13)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在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VEGF表达水平。
苏彦梓李联庞妮
关键词: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妊娠沙丁胺醇血液流变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绝经后巨大宫颈肌瘤红色变性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被引量:1
2023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好发于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妊娠期及产褥期女性受到激素变化影响,可导致肌瘤发生红色变性,非妊娠期女性出现红色变性的病例罕见。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综合征,如果未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本文报告了1例绝经后巨大宫颈肌瘤发生红色变性合并感染性休克的病例,就其诊断、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及文献复习,希望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了解并为此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徐如雪任海润刘光海张毅芳
关键词:宫颈肌瘤红色变性绝经感染性休克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
2021年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多表现为腹痛、发热、WBC升高等,部分患者并无以上典型表现,易被漏诊或误诊。我院曾收治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2例,其中围绝经期、妊娠期各1例,均为手术剔除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以期提高临床诊治率。1病例摘要例1患者,51岁,生育史4-0-2-3,因“下腹痛10天,加剧1天”于2020年4月11日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闷痛,无放射痛;查尿常规:WBC(++),门诊拟“尿路感染”予“左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3天及“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mg”止痛对症治疗1次,患者症状好转。
陈志清
关键词:病例摘要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围绝经期生育史产褥期
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文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国内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孕妇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针对国内治疗方案,首先遵循Cochrane协作系统评价的标准,检索国内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阅与肝素医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有关的文献;然后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方案进行文献遴选并对其质量评价;最后应用Rev Man 5.3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挑选,国内共有相关关文献11篇累计523例患者,实验组总有效率为244/263(92.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6/260(63.85%)。统计分析提示前者的临床效果相较后者更好[OR值95%CI为7.31(4.29,12.45),P<0.05]。结论肝素对我国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及有效地抑制宫缩降低早产及流产的风险,对母儿取得良好结局有益。
张齐艾浩
关键词:肝素硫酸镁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沙丁胺醇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对患者血清IGF-1、Ang-2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对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生成素2(Ang-2)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IGF-1、Ang-2、围产期临床指标、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血清IGF-1、Ang-2水平均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恶露干净、宫缩消失及产后腹痛消失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9.1%)低于对照组(30.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1%)低于对照组(27.9%)(均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F-1、Ang-2水平,安全性较好。
王旭慧周艳艳孙岩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沙丁胺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生成素2
影像误诊绝经后宫颈肌瘤红色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绝经后宫颈肌瘤红色变性的发病机制及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绝经后宫颈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经手术治疗后明确诊断与治疗。结果:患者要求经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病理证实为宫颈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术后恢复可,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绝经后宫颈肌瘤红色变性在临床工作中较为罕见,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能过分的依赖影像学检查、宫颈活检等辅助检查,同时对于该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贾鹏欢刘晓云杨伟宋小磊
关键词:宫颈肌瘤红色变性影像误诊病例报告

相关作者

张蕊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肝素 小剂量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妊娠合并 妊娠
王金平
作品数:4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冀州市医院
研究主题:联合小剂量 肝素治疗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舒喘灵 妊娠合并
王建六
作品数:1,348被引量:6,829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白颖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 肝素治疗 肝素 小剂量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李祖正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妊娠期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抗生素 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