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篇“ 纤毛器微管“的相关文章
- 澳洲管膜虫纤毛器微管的荧光标记及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由FLUTAX直接荧光标记的土壤腹毛类纤毛虫澳洲管膜虫(Cyrtohymena australis)细胞纤毛器微管中,口围带基部由小膜托架、小膜基部的微管束和托架间的连接微管构成,波动膜基部含微管骨架网,口围带后端与波动膜后端汇合处含口底托架;额、腹、横棘毛基部由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构成,其横棘毛基部的前纵微管束显著发达,后纵微管束也明显可见;左缘棘毛基部含发达的前纵微管束和后纵微管束,但横微管束不明显;右缘棘毛基部含发达或较发达的横微管束和前纵微管束,但未见后纵微管束。分析表明,澳洲管膜虫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分化特征具有种的特殊性,其中左、右缘棘毛基部微管的组成及发达程度不同在其他纤毛虫中未见报道。结合已有资料推测,游仆虫类、尾柱虫类和尖毛虫类纤毛虫中基部微管的发达程度和建构特征的不同与类群间系统演化关系有关。
- 吴娜周慧琳范鑫鹏倪兵顾福康
- 关键词:纤毛器微管
- 纤毛虫施氏腹柱虫细胞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应用荧光紫杉醇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显示,土壤纤毛虫施氏腹柱虫(Gastrostyla steinii)细胞纤毛器微管胞器中,口围带和波动膜后端汇合处含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基部微管芽。与目前了解的纤毛虫同类微管结构相比较,施氏腹柱虫显示出其适应于土壤环境而与水生纤毛虫有所区别的一些基本特征,其棘毛基部微管的组成及定位具有该种土壤纤毛虫细胞的特异性。形态发生中,老口围带全部保留,老的或先存的微管结构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形成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且老结构在新结构分化和成熟期间也经历着行使相应的生理功能及逐渐退化的过程。
- 翟羽佳范鑫鹏杨林颖倪兵顾福康
- 关键词:土壤纤毛虫
- 纤毛虫施氏腹柱虫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对术对纤毛器微管的观察
- 土壤群落中较小的一个类群是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纤毛虫在原生动物中是较高等的生物。土壤环境有其特殊性,所以生活在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一般都是小型的生物,而体型大的纤毛虫则较难找到。对于土壤纤毛虫的研究中国起步较晚,并且关于土壤纤...
- 翟羽佳
- 关键词:扫描电镜术
- 文献传递
- 阔口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分化
- 2012年
-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阔口尖毛虫(Oxytricha platystoma)无性生殖过程中,新的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微管先后分化,老纤毛器微管去分化,细胞分裂产生各含一套纤毛器微管的前、后两仔虫;生理改组过程中,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微管发生去分化和再分化,细胞皮层微管胞器更新形成含一套纤毛器微管的新细胞。结果表明阔口尖毛虫在无性生殖和生理改组这两种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其纤毛器微管结构的形成或更新可能具有相同的细胞调控机制,形态发生中老纤毛器结构可能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发育具有诱导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
- 翟楠郭键林钦倪兵
- 关键词:纤毛器微管无性生殖
- 阔口尖毛虫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经荧光紫杉醇标记的阔口尖毛虫(Oxytricha platystoma)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的微管类细胞骨架。其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托架间连接微管和小膜基部微管束,波动膜基部含发达的微管骨架网,口围带和波动膜后端的汇合处含有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或周围微管束。结果表明,阔口尖毛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其种的特异性,尤其是波动膜在其特长的纤毛列基部形成发达的微管骨架网,这种巨大型波动膜及其基部微管骨架在尖毛科乃至其他腹毛类纤毛虫中未见报道;且本文所见的纤毛虫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可能是腹毛类纤毛虫中普遍存在的口纤毛器基部微管结构。
- 郭键张小翠翟楠倪兵陈季武顾福康
- 关键词:纤毛器微管
- 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分化被引量:8
- 2007年
- 应用FLUTAX染色及荧光显微术研究了包囊游仆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形成包囊和脱包囊过程中结构的分化:(1)细胞无性分裂过程中,棘毛基部的毛基体由紧密聚集状态逐渐分离、瓦解和消失;背纤毛基体逐渐膨大,基体内的周围微管散开成梅花形,之后在相应皮层区发生由颗粒组成的条带形原基.(2)细胞形成包囊时,口围带、波动膜和额腹横棘毛等微管胞器经历了部分去分化的过程,伴随着细胞体的凝缩,其纤毛器相互聚集,定位于球形体包囊细胞腹面;背纤毛按原有模式排列,位于包囊细胞背面.(3)脱包囊过程中,细胞吸水膨大,细胞体分化成变形虫状并显示一致的弱荧光,但未见微管胞器的荧光图像;细胞通过包囊壁背面小孔脱囊而出,恢复成为正常形态的纤毛虫;此后,在细胞脱包囊后残留的包囊壁背壁尚保存有部分背纤毛的痕迹.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形态发生中,纤毛器微管对新结构的形成可能有物质联系或物质贡献;脱包囊时,细胞成变形虫状,其微管结构可能发生了解聚和再分化的过程.
- 牛延宁吴月华倪兵顾福康
- 关键词: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无性分裂
- 纤毛虫施氏腹柱虫细胞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
- 倪兵翟羽佳范鑫鹏顾福康
- 施氏腹柱虫无性分裂过程中细胞腹面纤毛器微管的变化
- 2013年
- 阔口尖毛虫皮层纤毛器微管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倪兵郭健顾福康
- 游仆虫的包囊现象和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
- 腹毛目纤毛虫在其生命周期中常易发生形成包囊和脱包囊的现象,其中游仆类纤毛虫易形成“毛基体非吸收型包囊”。包囊游仆虫在其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皮层微管胞器会发生去分化和再分化,细胞内α-、β-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也会...
- 王萧慧
- 关键词:腹毛类纤毛虫包囊游仆虫纤毛器微管微管蛋白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顾福康

- 作品数:160被引量:21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纤毛虫 皮层 毛虫 包囊游仆虫 微管胞器
- 倪兵

- 作品数:109被引量:1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纤毛虫 毛虫 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术
- 范鑫鹏

- 作品数:40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纤毛虫 游仆虫 微管胞器 皮层 毛虫
- 郭键

-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毛虫 纤毛器微管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超微结构观察 超微结构
- 林钦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纤毛器微管 皮层 荧光标记 纤毛虫 皮层纤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