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文章
腹部超声评估乙肝肝硬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评估乙肝肝硬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腹部超声指标。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34例)和重度组(16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腹部超声指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肝左叶及肝右叶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肝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度及脾脏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肝脏轮廓不光滑、呈驼峰状、回声细密增强、增强增粗、结节感、管系走形欠清晰、模糊,中、重度脂肪肝,腹腔积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肝左叶厚度、肝右叶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患者肝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长度、脾脏厚度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患者肝脏回声增强增粗、结节感、肝轮廓不光滑、呈驼峰状、管系走形模糊、重度脂肪肝、腹腔积液占比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均P<0.05)。结论 腹部超声可清晰反映乙肝肝硬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文娟
关键词:腹部超声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程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功能指标变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功能指标变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今后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1组(25例,轻度肝纤维化)、S2组(27例,中度肝纤维化)、S3组(28例,重度肝纤维化)、S4组(20例,肝硬)。比较5组研究对象血清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肝纤四项、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S1、S2、S3、S4组患者血清HA、Ⅳ-C、LN、PC-Ⅲ及ALT、AST、TBiL水平均升高,且S1、S2、S3、S4组持续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A、Ⅳ-C、LN、PC-Ⅲ、ALT、AST、TBiL水平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逐步加重,患者血清肝纤四项与肝功能指标含量逐渐升高,且肝纤四项与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肝纤四项、肝功能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邹建铭李上源潘华梅梁健行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功能
一种基于胆汁酸构建的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模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胆汁酸构建的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模型,通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同时检测多种胆汁酸,并通过结合其他肝脏指标进一步提高精准程度,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用于慢性肝病引起肝纤维化程度的分级诊断模型,能显...
黄海军袁小芬陈荣昌陈闪闪康洲阳
纤维四项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
2024年
分析在肝纤维化程度诊断中应用肝纤维四项检测的实际效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某院接诊的200例疑似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肝穿刺病理学检验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以其中92例肝硬患者为观察组,其余108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肝纤维四项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HA、LN等四项指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肝硬纤维四项指数差异明显(P<0.05)。肝纤维四项诊断的灵敏度(90.00)、特异度(98.00)及准确度(94.00)较为理想;结论 肝纤维四项对肝纤维程度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袁单丹
关键词:肝硬化肝纤维化程度灵敏度
CT和MRI诊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CT和MRI应用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7月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59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显著性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确诊S0级11例、S1级9例、S2级8例、S3级12例、S4级19例。经CT检查出S0级9例、S1级10例、S2级9例、S3级9例、S4级13例,经MRI检查出S0级10例、S1级8例、S2级7例、S3级11例、S4级18例,CT和MRI检查结果分别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T检查,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肝动脉灌注量与肝动脉灌注分数高于非显著性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取200、500、800 s/mm^(2)时,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肝脏表观弥散系数低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曲线分析,CT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和肝动脉分数(HAF)与不同b值下MRI参数ADC对显著性肝纤维化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各参数联合的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95.0%,诊断效能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结论:针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CT和MRI均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出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大力实施及推广。
黄春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M)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观察性研究。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纳入对象均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且均经SWM检查。将临床综合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定为标准,评价SWM评估价值。结果9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肝纤维化分期S1期15例,S2期38例,S3期22例,S4期15例。肝脏SWM检查显示,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弹性模量均值随之提高(P<0.05)。SWM检查弹性模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价值:诊断S2、S3、S4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68、0.902,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CHB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程度时肝脏SWM弹性模量值也有明显差异,分期越高弹性模量值也越大,SWE可评估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陈秀平刘赟李培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弹性模量肝纤维化
RTE和ASQ在慢性乙肝病肝纤维化程度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和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ASQ)在慢性乙肝病肝纤维化程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46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RTE检查、ASQ检查、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分析不同分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RTE检查测定的应变均值(MEAN)、ASQ检查测定的蓝红直方图曲线下面积比值(BR ratio),分析MEAN、BR ratio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和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EAN、BR ratio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学检查,入选患者中S0、S1、S2、S3、S4期分别有19例(13.01%)、38例(26.03%)、36例(24.66%)、30例(20.55%)、23例(15.75%)。不同分期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升高,上述指标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分期患者MEAN、BR rati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升高,MEAN水平呈降低趋势,BR ratio水平呈升高趋势。MEAN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及HA、LN、PCⅢ、CⅣ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BR ratio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及HA、LN、PCⅢ、CⅣ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MEAN水平诊断肝纤维化的AUC为0.821,最佳截断值为108.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6%、79.632%。ASQ水平诊断肝纤维化的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为0.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3%、75.16%。结论RTE和ASQ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应用价值较高,与肝组织病理分期、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相关性。
舒红郭聪敏马园园
关键词:肝纤维化
2D-SWE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人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病人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66例AILD病人行2D-SWE检查和肝组织穿刺活检。根据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以及不同病理分期肝纤维化病人的弹性模量值(EM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D-SWE预测AILD病人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病人的肝脏EM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0,P<0.001);不同病理分期肝纤维化病人的EMV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570,P<0.001)。AILD病人肝脏EMV与肝纤维化组织学分期呈正相关(r=0.987,P<0.001)。2D-SWE测定的肝脏EMV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6.7%,漏诊率为21.6%,误诊率为13.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结论2D-SWE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AILD病人肝纤维化的诊断与肝组织穿刺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武岩岩任秀东王建红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肝纤维化
应用STE/STQ技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和声触诊弹性测量(STQ)技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26例,常规进行肝穿刺活检,将组织病理学诊断为F0期和F1期肝纤维化定义为非显著性肝纤维化,将F2期、F3期和F4期肝纤维化定义为显著性肝纤维化。使用STE和STQ技术行肝硬度检测(LSM),常规检测血生和血常规,计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纤维化程度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TE和STQ技术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126例CHB患者中,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F0期肝纤维化7例、F1期38例、F2期42例、F3期34例和F4期5例,即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45例和显著性肝纤维化组81例;显著性肝纤维化组LSM_(STE)、LSM_(STQ)、FIB-4和APRI分别为(13.6±3.4)kPa、(16.8±4.5)kPa、(2.0±0.5)和(1.1±0.3),均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分别为(9.2±2.3)kPa、(10.7±3.1)kPa、(1.4±0.3)和(0.7±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M_(STE)、LSM_(STQ)、FIB-4和APRI为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SM_(STE)和LSM_(STQ)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截断点、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1.6 kPa、0.867、76.5%和86.7%,和14.8 kPa、0.856、70.4%和86.7%,均显著优于FIB-4(1.8、0.753、60.5%和80.0%,P<0.05)或APRI(1.0、0.736、59.3%和77.8%,P<0.05)诊断。结论采用STE和STQ技术检测肝脏硬度能有效评估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无创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李凯石波程序赵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装置及存储介质。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血清学、人口统计学和/或人体测量学变量数据;数据分析单元,其存储有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模型;输出单元,...
王辉姚明解邢云飞

相关作者

张占卿
作品数:246被引量:1,06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无创诊断 肝硬化 慢性乙型
陆伟
作品数:107被引量:64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无创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肝组织 肝硬化 慢性乙型
冯艳玲
作品数:120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无创诊断 艾滋病 肝纤维化 肝炎肝组织 慢性乙型
王雁冰
作品数:44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无创诊断 肝炎肝组织 慢性乙型 血清HBSAG 病理状态
王宝恩
作品数:732被引量:7,530H指数:4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复方861 基因表达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