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7篇“ 纤维性质“的相关文章
美拉德反应交联对静电纺丝葡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葡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并在60℃、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交联,分析交联后纳米纤维微观形态和宏观特性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美拉德反应交联对纳米纤维形态无显著影响。红外光谱变化证明了美拉德反应交联的发生,热性能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观察到交联后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呈有序向无序转变的趋势。水接触角测试表明交联使纳米纤维疏水性得到提升。拉伸测试的结果表明,交联使纳米纤维的弹性模量显著增加,而对其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无显著影响。水蒸气渗透率试验的结果表明,交联使纳米纤维的水蒸气阻隔性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美拉德反应后,葡聚糖/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的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并有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任玉朋瞿子翔罗仕园安建辉邓伶俐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静电纺丝
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
2024年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膳食纤维。传统工艺制备的海藻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腥味,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江蓠为原料,研究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得到酵母菌直投式发酵剂发酵脱腥的温度为25℃、活化菌液稀释倍数为4、江蓠与稀释菌液比例为1∶20(g/mL)、发酵时间为4 h。发酵后,江蓠样品的腥味强度评分由2.28上升至9.67,腥味成分中的正己醛、1-辛烯-3-醇、(Z)-4-癸烯醛、(Z),(Z)-2,4-癸二烯醛含量明显下降。发酵前后,江蓠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分别为29.20、30.50g/g、持油性分别为5.73、6.09 g/g、白度分别为1.86%和1.77%、凝胶强度分别为355、463 N·mm。综上,江蓠进行直投酵母菌发酵后,能较好地降低其腥味,且对江蓠膳食纤维性质影响较小。
木尼热·卡地尔姚沅俊蔡真珍蔡宁姜泽东郑明静杜希萍杜希萍
关键词:发酵腥味膳食纤维
接种娄彻氏链霉菌发酵对秸秆纤维性质的影响
2023年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接种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通过生物发酵和机械盘磨制备了秸秆纤维。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不同目数的秸秆纤维及其成型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纤维尺寸的减小,纤维间的结合力逐渐增强,但需要更大的干燥强度。秸秆纤维的持水性和吸水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纤维增大吸水性呈升高趋势,但持水性随纤维的增大呈降低趋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秸秆纤维吸水性先逐渐降低,并且随烘干温度的升高接触角不断增大,在生物发酵7 d时成型材料水溶性有机物最多。烘干温度从150℃升高到190℃,抗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纤维疏水性能逐渐增强;温度低于170℃时,抗张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强,高于170℃则显著下降。接种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发酵对秸秆纤维拆解具有促进效果,经生物发酵7 d和盘磨的秸秆纤维性能最佳,适宜于制备秸秆基质块。
陈国强曲萍雍宬孙恩惠孙恩惠黄红英李飞跃黄红英
关键词:秸秆纤维生物发酵持水性
不同方法提取广佛手膳食纤维性质的比较分析
2023年
以广佛手为原料,探究热水提取法(H)、高温蒸煮辅助热水浸提法(HTH)、超微粉碎辅助热水浸提法(UMH)、复合酶解法(E)、高温蒸煮辅助复合酶解法(HTE)和超微粉碎辅助复合酶解法(UME)六种方法对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TDF的纯度(82.49 g/100 g)最高;E-TDF(59.15%)、UMH-IDF(48.45%)和HTE-SDF(23.68%)得率最高;结构方面,六种IDF和SDF均具有多糖特征结构,均为典型纤维素I型结构,均具有相似的表面结构;除H-SDF外,其余SDF的大分子量组分降解。理化性质方面,HTE-IDF的持水力(8.37 g/g)、持油力(2.11 g/g)、阳离子交换能力(0.24 mol/g)最高,而E-IDF的膨胀力(9.89 mL/g)最高;E-SDF的持水力(9.69 g/g)、膨胀力(7.42 mL/g)最高,UME-SDF的持油力(13.76 g/g)最高,E-SDF的阳离子交换能力(0.31 mol/g)最高。对于亚硝酸盐吸附能力,pH值2时UMH-IDF(7.28 mg/g)和H-SDF(3.80 mg/g)最高,pH值7时HTH-IDF(12.87 mg/g)和UME-SDF(1.55 mg/g)最高。综合分析,高温蒸煮辅助复合酶解法总体优于其他方法,且SDF得率最高,可推广应用。
华建新卓思雨田嘉瑜郭彦希周爱梅
关键词:膳食纤维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制备负载姜黄素纳米纤维及美拉德反应对纤维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美拉德反应对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纳米纤维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不同含量姜黄素的明胶/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纤维。在进料速率10.0 mL/h条件下成功制得负载不同姜黄素含量(0%、0.1%、0.5%和1.0%,质量分数)的形态良好的纳米纤维。在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美拉德反应(0、2、5 d)后对其微观形貌、宏观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姜黄素负载含量的提高,纳米纤维直径增大(负载0%、0.1%、0.5%和1.0%姜黄素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别为573.5、703.5、733.27和752.25 nm)。红外光谱分析、热力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姜黄素均匀地分散于纳米纤维中并通过氢键与蛋白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美拉德反应对纳米纤维形态和水接触角无显著影响。随着姜黄素负载含量的提升,纳米纤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3+)和Cu^(2+)还原能力随之增加,但是美拉德反应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其Fe^(3+)还原能力有所提升。美拉德反应显著抑制了负载姜黄素纳米纤维的抑菌能力,归因于纳米纤维中的蛋白形成更紧密的网络结构抑制了姜黄素的释放。
罗仕园杨诚陈载晗孙启航安建辉邓伶俐谭林立
关键词:静电纺丝姜黄素纳米纤维美拉德反应
高压均质加工对红毛藻膳食纤维性质和营养功能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压均质加工对红毛藻原料进行预处理,研究高压均质加工对红毛藻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结合体外模拟吸附和肠壁细胞单层模型,探究高压均质加工对红毛藻膳食纤维抑制晚期糖基化终端产物(AGEs)形成活性以及...
黄庆芝郑明静洪涛杨远帆李志朋朱艳冰倪辉姜泽东
关键词:红毛藻膳食纤维高压均质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细胞毒性
不同处理方法对裙带菜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以裙带菜为原料,利用碱法和复合酶法处理提取的裙带菜膳食纤维,并对其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裙带菜膳食纤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复合酶法处理的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吸水膨胀性、持油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12.70g/g,10.20 mL/g,3.54 g/g和0.95 mmol/g。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酶法的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别为6.01 mmol/g和38%,均明显高于碱法处理的膳食纤维和未处理的膳食纤维。因此,相对于碱法处理,复合酶法处理对裙带菜膳食纤维性质提升更加显著,这也为裙带菜膳食纤维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静刘雪刘少伟周士琪周定鹏
关键词:膳食纤维物化性质功能特性
超声波改性对葵花粕膳食纤维性质与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2019年
以葵花粕为试验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运用超声波改性处理,比较改性前、后SDF和IDF的理化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改性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U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分别增加3.09%和23.73%,不可溶性膳食纤维(UIDF)的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8.96%和17.45%。在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方面,UIDF作用优于IDF;热重图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膳食纤维均表现出3个阶段的失重。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UIDF颗粒粒径减小,分布更集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USDF表面变平整,而UIDF凹陷和皱裙增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USDF、UIDF特征吸收峰的峰型和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而部分峰的强度减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超声波改性不会导致SDF和IDF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葵花粕及其膳食纤维组分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6种单糖组成。
胡筱潘浪朱平平谢秋涛付复华付复华单杨李高阳
关键词:葵花粕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
蒸汽爆破对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性质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废弃的沙棘果渣(seabuckthorn pomace,SBP)为材料,探究蒸汽爆破对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物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沙棘果渣经过蒸汽爆破处理后,探究处理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物化和功能性质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沙棘果渣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4.37%提高到24.71%,蒸汽爆破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物化特性指标:持水力(3.44 g/g~8.36 g/g)、持油力(1.23 g/g~3.06 g/g)和吸水膨胀力(2.04 mL/g~4.17 mL/g),功能特性指标:葡萄糖的吸收能力(3.87 mmol/g~9.14 mmol/g)、阳离子交换能力(0.31 mmol/g~0.94 mmol/g)、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22.05%~40.13%)和胰脂肪酶的抑制能力(12.44%~24.64%)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红外光谱照射表明蒸汽爆破后没有破坏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后的SDF表面变得褶皱,并出现许多孔洞。
白晓州张镒飞
关键词:沙棘果渣蒸汽爆破可溶性膳食纤维物化性质功能性质
用于改变和改善纤维性质纤维氧化酶组合物及造纸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变和改善纤维性质纤维氧化酶组合物及造纸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成:对纤维具有氧化功能的生物酶组分,所述生物酶组分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改变纤维表面性质纤维氧化酶;和对纤维氧化酶具有增加催化...
王祥槐谢焱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吴冬娜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研究主题:精梳机 纤维性质 整体锡林 针齿 锡林
任家智
作品数:256被引量:34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研究主题:精梳机 精梳 锡林 钳板 分离罗拉
郑咏梅
作品数:62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超疏水 仿生 纤维 液滴 浸润性
赵霖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纤维性质 纤维 自组装 电纺 蜘蛛丝
冯清国
作品数:113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研究主题:精梳机 精梳 锡林 钳板 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