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5篇“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的相关文章
- 细胞学涂片在肺结节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细胞学涂片在肺结节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胸腔镜手术术中送检的40例肺结节标本进行细胞学涂片,迪夫快速染色,光镜下观察,即时报告结果;与术中冷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结果进行对照。以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细胞学涂片和冷冻切片诊断结果分为确诊、误诊和延迟诊断,计算诊断准确度。结果在40例肺结节标本中,石蜡切片诊断腺癌28例,鳞癌2例,肺错构瘤1例,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肉芽肿病变3例,机化性病变或炎性病变5例;细胞学涂片确诊38例,准确率95.0%,1例误诊,1例延迟诊断;冷冻切片确诊39例,准确率97.5%,1例延迟诊断;细胞学涂片与冷冻切片检查对术中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细胞学涂片检查在肺结节的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靳芳冯靖
- 关键词: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冷冻切片肺结节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细胞学涂片
- 人工智能在肾脏病理中的应用
- 2023年
-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肾脏病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如识别肾脏组织结构、评估病变程度等方面。肾脏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而组织化学染色是评估肾脏病变的前提,肾活检需要通过多种染色评估,包括苏木精-伊红染色(HE)、过碘酸希夫染色(PAS)、马松三色染色(Masson)及免疫染色等,不同染色方法侧重评估的结构不同。该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肾脏病理尤其是不同组织化学染色处理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 王艳茹周晓霜李荣山
- 关键词:人工智能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肾脏病理
- 病理冷冻切片诊断关键环节的优化
- 2023年
- 目的探讨病理冷冻切片诊断关键环节的优化。方法2018年之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外科手术病理冷冻切片标本的交接,2018年起将医疗卫生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HIMSS)、电子病历应用模型(EMRAM)7级“临床交接闭环系统”应用于外科手术病理冷冻切片标本交接环节,并增加包埋盒激光打号机于编号环节。对以上2个时段标本平均交接时间、标本交接错误率、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报告及时率(0)、包埋盒编号错误率、科研免疫组织化学与分子检测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8年改进方法后标本平均交接时间[(0.62±0.07)min]、标本交接错误率、包埋盒编号错误率(0)均少于之前[(3.57±0.32)min、6.64(247/3719)、9.33%(347/3719),P均<0.05];病理冷冻切片报告及时率、FISH检测阳性率均高于之前(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定位准确性、背景清晰度等均优于改进前;FISH检测质量优于改进前。结论HIMSS EMRAM 7级“临床交接闭环系统”应用于外科手术病理冷冻切片标本交接环节,再配合包埋盒激光打号机应用于编号环节,可显著缩短外科手术术中病理标本平均交接时间,降低冷冻切片标本交接错误率,提高外科手术术中病理冷冻切片报告及时率,降低包埋盒编号错误率,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量,提高分子检测质量。
- 苏龙其方庆全王玉环
- 关键词:冷冻切片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癌前病变组病人69例,宫颈癌组病人51例。对比两组病人的BAG3、P16水平,将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P16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联合检测效能。结果宫颈癌组病人的BAG3(2.74±0.37)水平、P16(1.45±0.38)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BAG3(1.70±0.51)、P16(0.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和P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的BAG3(1.01±0.24)水平低于CINⅡ组BAG3(1.78±0.79)和CINⅢ组的BAG3(2.33±0.88),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的P16(0.21±0.06)水平低于CINⅡ组P16(0.45±0.10)和CINⅢ组的P16(0.72±0.17)水平,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P16、BAG3表达增加,BAG3蛋白、P16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病人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 杜晓琴马瑛谢刚陈丽娟潘长清张勇
- 关键词: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8例结直肠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MANEC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63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占位和淋巴结转移。肿瘤标记物检测示部分病例铁蛋白(2例)和癌胚抗原(2例)升高,所有病例甲胎蛋白和糖蛋白199均未见明显升高。6例行术前肠镜活检,诊断为腺癌5例,腺癌或MANEC 1例。肿瘤发生部位以结肠为主(6例)。溃疡型5例,隆起型3例,肿瘤最大径3~9 cm。光镜下:腺癌肿瘤细胞呈腺管样排列,2例伴有黏液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呈弥漫、巢团或器官样分布,小细胞型1例,大细胞型7例。淋巴结转移7例,肝转移1例。免疫组织化学示腺癌CK8/18、CK19和CEA不同程度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CgA、Syn和CD56不同程度阳性,Ki-67热点区40%~80%阳性。随访5例存活,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2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8个月。结论结直肠MANEC发病率较低,缺乏临床特异性,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属于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织化学辅助的病理检查。
- 张一鸣李明昭顾欣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肾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肾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泌尿外科通过后腹腔镜技术或开放技术行肾切除术后石蜡组织标本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前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结核肾病组25例(阳性组),非结核肾病组30例(阴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抗酸染色技术检测每个石蜡组织标本,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技术在肾结核病理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两种方法在肾结核病理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与抗酸染色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0.0%(20/25)和48.0(12/25),前者相比后者敏感度提高了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18)。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抗酸染色检测的结果,但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准确度高于抗酸染色检测的准确度(89.1%vs.7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29)。两种技术检测肾结核组织标本病原体结果与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7和0.429。ROC曲线分析显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抗酸染色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3和0.707,前者高于后者0.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2,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与抗酸染色检测技术相比可以提高肾结核组织病原体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在肾结核的病理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范正超尹航刘建震李崇斌
- 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块105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恶性胸腔积液(胸水)的病理类型、组织来源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型细胞后制成细胞块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胸水的细胞块105例,分析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特点。结果:胸水恶性细胞经免疫组化证实为肺腺癌来源的共94例,占89.52%,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癌胚抗原(CEA)阳性;肺小细胞癌来源1例,占0.95%,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CD56)、突触素(Syn)阳性;肺鳞状细胞癌来源2例,占1.90%,细胞角蛋白5/6(CK5/6)、P40阳性;卵巢来源腺癌1例,占0.95%,癌抗原125(CA125)阳性;乳腺来源腺癌4例,占3.8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囊泡病液蛋白15(GCDFP-15)阳性;胃肠道来源腺癌2例,占1.90%,肠特异性转录因子2(CDX-2)阳性;胰腺来源腺癌1例,占0.95%,癌抗原19-9(CA199)阳性。结论:肺腺癌是引起恶性胸水的最常见原因,TTF-1、NapsinA、CEA对于肺腺癌来源的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3种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应与其他类型肺癌及其他部位来源的肿瘤鉴别。
- 孙龙宋一帆
-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腺癌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肿瘤标记
- 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甲状腺穿刺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甲状腺穿刺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日照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标本476例,均通过手术获得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细胞涂片使用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沉降型制片(LCT),每份标本同时制片2张,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将阅片结果分为三组,分别为巴氏染色组、苏木精-伊红染色组、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组(联合染色组),三组分别依据甲状腺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按细胞学诊断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恶性结节检出率分别为巴氏染色组65.5%(312/476)、苏木精-伊红染色组64.1%(305/476)、联合染色组74.4%(354/476),联合染色组恶性结节检出率高于另外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6、11.838,均P<0.05)。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符合率,巴氏染色组91.2%(434/476)、苏木精-伊红染色组90.5%(431/476)、联合染色组95.8%(456/476)。联合染色组细胞学与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均高于另外两组(χ^(2)=8.350、10.320,均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液基细胞学沉降型制片巴氏染色联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甲状腺穿刺细胞学诊断中可提高恶性结节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
- 张永生高萍张立平王萍萍韩洁李强
- 关键词:针吸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不同处理方法制作的脂肪组织切片质量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脂肪组织的4种切片处理流程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切片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病理科诊断明确的脂肪瘤组织、乳腺脂肪组织和胃、肠、子宫或肾脏器官根治切除术标本中的脂肪组织共298例,分为传统处理法组(A组)、延长浸蜡法组(B组)、丙酮脱脂法组(C组)和改良组织脱水处理流程法组(D组)4组。4组标本分别按照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处理,切片最后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切片优良率。结果4组切片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62.827,P<0.001);C组与D组切片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χ^2=223.666~238.973,P<0.001);而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切片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丙酮脱脂法与改良脱水处理流程法制作的切片优良率高,有利于病理诊断;特别是后者无需额外试剂准备,更省时省力,值得在各医院病理科应用、推广。
- 刘小玲张伟赵洁
- 关键词:标本制备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显微切片术脂肪组织
- 中国眼科病理诊断技术发展70年回顾被引量:3
- 2020年
-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眼科病理诊断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眼科病理专业的发展。在纪念《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年之际,回顾我国眼科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眼科病理学工作者取得的成就,以见证中国眼科病理专业的成长历程,并展望眼科病理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 赵桂秋
- 关键词:眼科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病理学显微镜检查透射
相关作者
- 余小蒙

- 作品数:67被引量:3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细胞块 细针吸取细胞学 针吸细胞学 细针穿刺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黄受方

- 作品数:111被引量:1,034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癌 组织学 前列腺肿瘤
- 张长淮

- 作品数:107被引量:1,2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学 病理 不典型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肿瘤
- 刘卫平

- 作品数:322被引量:1,84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分型
- 冯靖

- 作品数:145被引量:3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间歇低氧 肺气肿 低氧大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