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9 篇“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的相关文章
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CBP降解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CBP降解化合物,具体涉及式(P—L—D(Ⅰ))结构的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CBP降解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氘代物、溶剂化物、前药、代谢产物、药... 李英霞 黄洵 耿美玉 唱祺 雷新胜 杨红 王玉杰 施琼宇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在制备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在制备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药物中的应用。选择性抑制Gcn5对组蛋白 H3乙酰 化的组蛋白 乙酰 基转移酶 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肝脏脂肪变性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选择性抑制Gcn5对组 蛋... 郑祖国 王勇丹 萧海涛 金晶 李萍包括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或逆转录酶 抑制剂的组 合物及其用途 提供了包括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至少一种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或逆转录酶 抑制剂的细胞培养基。还提供了体外成熟人类卵母细胞、确定体外成熟适宜性的方法,以及包括培养基、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至少一种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 M·克卢特斯坦 P·瓦瑟祖格帕什灰葡萄孢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BcGCN5的功能 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5(GCN5)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因子,参与调控真核生物的多种生命活动。目前,关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GCN5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明确灰葡萄孢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GCN5的编码基因BcGCN5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组蛋白 乙酰 化修饰在病原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灰葡萄孢BcGCN5基因的敲除突变体ΔBcGCN5;以野生型菌株B05.10为对照,对突变体ΔBcGCN5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结果】灰葡萄孢BcGCN5基因的敲除突变体ΔBcGCN5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菌核数量较少,分生孢子数量显著降低,对番茄果实和烟草叶片的致病力减弱,产酸能力降低。【结论】灰葡萄孢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BcGCN5正调控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 张强 李白 刘晓颖 藏金萍 曹宏哲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关键词:灰葡萄孢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生长发育 致病力 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涉及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HAT)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通式(I)的芳基羧酸类化合物、具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前药分子或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组蛋白 乙酰 化抑制剂的用途。具... 李英霞 耿美玉 黄荀 熊樱新型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及其药用组 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及其衍生物其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4221954240000011.GIF" he="471" imgContent="drawing" im... 李英霞 耿美玉 黄洵 陈宗龙 雷新胜 杨红 王玉杰 施琼宇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Tip60降表达的肺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及其机制2024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Tip60降表达的肺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肺腺癌细胞系A549分为Tip60降表达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及对照组 ,Tip60降表达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分别转染Tip60干扰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对照组 不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ETDB1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SETDB1 mRNA。采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修复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使用Cistrome DB数据库的UCSC Browser功能搜索发现肺腺癌细胞A549中SETDB1启动子区H3组蛋白 第9位赖氨酸(H3K9)和第27位赖氨酸(H3K27)残基存在明显富集峰,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细胞SETDB1基因启动子区H3组蛋白 H3K9、H3K27的乙酰 化水平。结果Tip60降表达组 SETDB1蛋白 及mRNA表达均小于对照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P均<0.05)。培养24、48、72 h时,Tip60降表达组 细胞增殖能力均小于对照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Tip60降表达组 侵袭细胞数少于对照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培养24、48 h时Tip60降表达组 划痕愈合率均小于对照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P均<0.05)。Tip60降表达组 SETDB1启动子区组蛋白 H3K9及H3K27乙酰 化水平均小于对照组 、降表达阴性对照组 (P均<0.05)。结论Tip60降表达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ETDB1启动子区H3组蛋白 乙酰 化水平有关。 彭禹桥 孙光蕊 赵宝山 黄景涛 杨悦 梁宗英关键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肺腺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乙酰化修饰 组蛋白 去乙酰 化酶 与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及其抑制剂抗血吸虫作用研究进展2024年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有效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吡喹酮已在大规模血吸虫病化疗中应用了40余年,长期大规模使用导致部分地区血吸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血吸虫药物作为候选替代药物。近期研究表明,组蛋白 去乙酰 化酶 和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在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等阶段中均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本文总结了组蛋白 去乙酰 化酶 抑制剂与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抑制剂在抗血吸虫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抗血吸虫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王宇昕 许静 夏超明关键词:血吸虫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和去乙酰 化酶 SIRT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2024年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P300(P300)和去乙酰 化酶 SIRT2(SIRT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38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 织为病例组 ,36例癌旁组 织为对照组 ,制成组 织芯片,采用免疫组 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组 中P300和SIRT2的蛋白 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差异;分析病例组 中P300和SIRT2蛋白 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乳腺癌患者中P300和SIRT2蛋白 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和Log rank test统计学方法分析P300和SIRT2蛋白 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 P300蛋白 低表达率高于对照组 、SIRT2蛋白 低表达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 织中,P300蛋白 在肿瘤最大径>5 cm的低表达率高于≤5 cm、在TNM分期Ⅲ~Ⅳ期的低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在有淋巴结转移 的低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 、在Ki67高表达的低表达率高于Ki67低表达、在LuminalB型中的低表达率高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2蛋白 在组 织学分级3级中的低表达率低于1~2级、在肿瘤最大径>5 cm的低表达率高于≤5 cm、在Ki67高表达的低表达率低于Ki67低表达、在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中的低表达率低于HER2阳性型和TN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和SIRT2蛋白 的表达呈负相关(r=-1.77,P<0.001);P300蛋白 低表达比高表达总体无病生存率低(P=0.046)。结论 P300和SIRT2蛋白 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P300蛋白 低表达可能提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较差。 段彦林 金柔 梅思思 田世维 黄玉鑫 徐澍关键词:病理特征 组蛋白乙酰化 嗜热四膜虫组蛋白 乙酰 转移酶 Hat1和Elp3的功能分析 赵敏
相关作者
胡宇芳 作品数:11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孵育 金电极 配位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王邃 作品数:191 被引量:208 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孵育 电化学发光 萃取 金电极 郭智勇 作品数:232 被引量:265 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电化学发光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 张青青 作品数:7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孵育 DNA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配位聚合物 李英霞 作品数:156 被引量:411 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药物合成 抗肿瘤 衍生物 前药 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