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7篇“ 细根分布“的相关文章
- 不同营林措施对川东华蓥山杉木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明不同营林措施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川东华蓥山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无处理样地为对照,对比分析间伐、除灌、套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物去除4种营林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特征。[结果]不同营林措施中,间伐林各土层土壤大于0.25 mm粒径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为最高,各土层干筛、湿筛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最大。相比对照,间伐林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干筛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增加46.76%、34.63%和43.78%(P <0.05),湿筛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增加45.23%、70.11%和77.98%(P <0.05)。不同营林措施0~10 cm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和细根根质量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 <0.05)。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根长密度和细根根质量密度均显著降低(P <0.05),0~10 cm土层套种香樟的细根根长密度和细根根质量密度最高。间伐、除灌后营林的根系大量补偿生长,细根根长密度和细根根质量密度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营林措施下根系特性因子细根根长密度和细根根质量密度能显著改变> 0.25 mm团聚体含量,从而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结论]间伐后杉木林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团聚体稳定性最高,套种香樟、间伐后杉木林表土细根发达程度较高。因此,建议川东地区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应优先考虑适度间伐。
- 何欢康必均尹婧李菲李菲李桂静查同刚
- 关键词:间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细根分布
- 土层厚度对枣树生长及细根分布的影响
-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植物在降雨不能满足自身耗水需求时通过深层根系系统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深层土壤水资源储量成为影响当地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因素。土层厚度作为土壤的关键属性,决定了根系分布空间、土壤水分储量等影...
- 冯喆
- 关键词:土层厚度枣树细根分布土壤水分生物量分配
- 滴灌施肥对泓森槐细根分布的影响
- 2022年
- 为了探究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泓森槐(Robinia pseudoacacia Hongsen)细根生长的影响,以3年生刺槐苗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设置5个施肥处理(基准、基准±30%和基准±60%),探究滴灌施肥对泓森槐细根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下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不同处理间各土层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差异不显著。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处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分布均匀,各处理无明显差异。株间方向细根根长密度和表面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显著高于行间和对角方向细根分布。
- 伍艾琪吕英民兰再平彭晶晶侯金波
- 关键词:滴灌施肥细根
- 秦岭天然林凋落物去除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研究凋落物去除对秦岭天然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为森林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凋落物去除导致云杉林10—40 cm土层土壤中粒径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_(0.25))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混交林10—40 cm土层的大于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DR_(0.25))显著降低(P<0.05);红桦林表层0—10 cm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显著降低(P<0.05);(2)凋落物去除导致三种天然林0—2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密度(FRBD)较对照显著降低44.18%—57.24%,细根体积(FRV)显著降低24.64%—60.41%;三种天然林中红桦林0—40 cm各土层的FRV最高;(3)凋落物去除导致云杉林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较对照显著增加5.24%—13.04%,三种天然林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7.92%—25.21%,全氮含量显著降低10.17%—18.10%;(4)相关分析表明,云杉林土壤的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与FRBD、细根根长密度(FRLD)和FRV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混交林土壤的PAD与FRB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14),红桦林土壤团聚体MWD与FRBD、FRLD和细根比根长(FSRL)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77、-0.771和-0.786)。综上,凋落物去除在总体上降低了天然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不利于林木细根的生长。
- 王志康祝乐许晨阳李艳耿增超王强刘莉丽秦一郎杜旭光
- 关键词:天然林团聚体稳定性细根分布
- 陇东雨养苹果覆膜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与细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不同的果园管理方式可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固存,进而改变"根-土"复合体响应关系。对西北陇东旱塬不同覆膜年限(2 a、4 a和6 a)苹果园表层土壤(0—20 cm)细根生长进行调查,并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2 mm, 0.5—2 mm, 0.25—0.5 mm和<0.25 mm)。计算团聚体稳定性参数[> 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DR_(0.25))、>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水稳系数(WSC)]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析细根生长与土壤物理结构对长期覆膜的响应,探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固持关系,揭示黄绵土物理结构稳定机制。结果表明:6 a处理通过增加表层土壤黏粒和物理性黏粒比例,改变孔隙结构,抑制细根生长,其根量、根长和根表面积仅为对照(CK)的20.97%、24.66%和41.25%;降低表层土壤团聚体力稳性,其DR_(0.25)、机械稳定性团聚体MWD和GMD仅为CK的82.2%、74.02%和59.38%;对水稳性团聚体的保护作用低于短期覆膜(2 a),其PAD和WSC为2 a处理的121.17%和54.56%。2 a处理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的力稳性、水稳性和土壤团聚程度,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同时对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提升效果优于6 a处理,为6 a处理的115.66%和116.6%。大团聚体固持有机碳能力高于微团聚体,但由于长期覆膜团聚体稳定性的下降,6 a处理的DR_(0.25)为CK的82.2%,不利于对有机碳的保护,使土壤有机碳水平对团聚体稳定性变异决定性仅为29.55%。连续覆膜引发的频繁干湿交替增加了黏粒对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权重,促使表土"隐形"退化,抑制苹果细根在表层土壤中的生长、分布。2 a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土壤有机碳累积。
- 孙文泰马明牛军强尹晓宁董铁刘兴禄
- 关键词:覆膜细根团聚体稳定性
- 小陇山林区4种林型的细根分布特征及其土壤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探究植物根系与土壤特性的相互关系,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以小陇山林区的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及油松人工林4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和环刀法采集林木细根及土样,分析了细根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生物量大小依次为:锐齿栎林(4 612 kg/hm^(2))>阔叶混交林(4 256 kg/hm^(2))>油松人工林(4 000 kg/hm^(2))>日本落叶松人工林(2 296 kg/hm^(2)),均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2~5 mm的细根占细根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在28.40%~68.73%之间。3)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碳及全氮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有机质及全氮均呈显著正相关。4种林分类型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均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对细根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 李惠萍郑子龙刘小林杨海裕
- 关键词:细根土壤性质小陇山林区
- 宽窄行栽植模式下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的细根分布及形态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的细根根长密度(FRLD)分布及形态特征,为优化该系统的集约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4年生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于小麦收获后,采取根钻法在3株平均标准木周围进行根系取样,取样位点为窄行距树75 cm、树行距树75 cm、宽行距树100、200、300、400 cm,取样深度为80 cm,共取得根样288个。对所有样品进行形态扫描和烘干称质量,得到不同深度、位点处的毛白杨和小麦细根的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均主要聚集在0~20 cm的浅土层,其中FRLD分别占总根长密度的68%和45%。毛白杨(R^(2)=0.6793,P<0.05)和小麦(R^(2)=0.9229,P<0.05)细根均随土层指数递减;两个物种的FRLD在浅土层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深土层中则表现出小麦的FRLD显著高于毛白杨的特征(P<0.05)。水平方向上,毛白杨细根主要聚集在窄行的浅土层中,而小麦细根则在宽行中大量分布。二维根系分布结果显示,毛白杨和小麦有各自的细根密集分布区域且总体上互不干涉。毛白杨的平均细根直径显著高于小麦(P<0.05),其比根长则显著低于小麦(P<0.05)。【结论】在宽窄行栽植模式下的三倍体毛白杨−小麦复合系统中,毛白杨和小麦的细根分布产生了空间分离,密集分布区域重叠较少;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吸收土壤资源以占据竞争优势,小麦会生产更多吸收效率更高的细根。以上结果可为优化该栽植模式下农林复合系统的集约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 邹松言付婧懿邸楠王烨席本野
- 关键词:毛白杨细根根系空间分布
- 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研究
- 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普遍出现土壤干层,造成生态水文环境恶化。干旱地区林木深层根系是其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通道,维持植被的蒸腾蒸发及生长。特别是细根负责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以支持植物生长并确保生存,明确其分布规律对研究黄土高...
- 杨金贵
-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水分
-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细根分布及对种间地下竞争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为给新疆地区枣棉间作系统的配置提供技术依据,本试验设棉花距树行间距1.45m(Int2)、1.0m(Int4)、0.5m(Int6)3个间作处理,以枣树单作为对照(CK),采用分层取样法对枣棉间作系统、枣树单作进行根系取样,定量研究间作枣树和间作棉花细根分布和种间地下竞争状况。结果表明:枣棉间作系统及枣树单作,枣树的细根在水平方向0.5~1.0m区域和垂直方向土层深度为0~60cm处分布最密集;棉花细根分布随着不同配置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各处理垂直方向细根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而水平方向Int2处理主要分布在1.5m处,Int4处理分布在1.0~1.5m处,Int6处理在整个取样区域均有分布。相关分析表明,枣树单作、棉花Int2处理根长密度在两个方向上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枣树Int4处理根长密度的相关性最大,而棉花根长密度Int6处理的相关性最大。整个取样区内,除Int4处理水平方向及各处理水平方向1.0~1.5m处棉花-枣树的竞争能力强于枣树-棉花的竞争能力外,其余均为枣树-棉花的地下资源竞争占绝对优势。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及间作系统种间地下竞争分析表明,最适合推广种植的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为Int4处理,即两行枣树间作4行棉花,其种间地下竞争较其它处理都小。
- 王沛娟李玲翟云龙曹娟李燕芳吴全忠万素梅陈国栋
- 关键词:细根分布
- 西北旱地苹果细根分布及水力特征对长期覆膜的响应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明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长期覆膜保墒措施对苹果细根形态、构型、解剖性状、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以18 a(长富2号/山定子)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法系统调查清耕(CK)、覆膜2 a(2Y)、覆膜4 a(4Y)、覆膜6 a(6Y)根系空间分布,并对细根生物量、根长、表面积、分支数、导管直径、导管数量等进行测定,对根系水力特征指标进行计算,同时对表层土壤(0—20 cm)、亚表层土壤(20—40 cm)的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土壤质地、压实密度等进行测定、分析,探索不同覆膜年限细根生长分布、解剖结构、水力输导能力的空间异质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覆膜影响细根水力特征的主要因子,探索应对根际土壤物理退化的苹果细根生长适应策略调整。结果表明,(1)覆膜促进黏粒、物理性黏粒在亚表层土壤中的沉积,分别为表层土壤的102.29%、101.64%、102.72%,115.64%、115.58%、114.21%,导致容重、压实密度升高,有效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度)降低,亚表层土壤呈现不良结构。(2)覆膜处理以促进分支的方式提高表层土壤(0—20 cm)细根生物量积累、吸收功能表达,抑制亚表层土壤(20—40 cm)细根分布,并降低根系活力。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根系削弱系数下降,表现为根系集中分布层逐渐上升,以6Y处理最为显著(P<0.05),50%根系集中分布于20.47 cm土层范围内。(3)短期覆膜(2Y)细根解剖结构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形成较小直径、发达疏导组织的细根,采取增大导管管径、提升导水效率的快速吸水、输水、粗放式用水策略,并有效拓展细根分布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4)随覆膜年限增加,细根解剖结构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增大。6Y亚表层土壤呈“隐性”退化,细根优先调节抗逆能力、输水安全性与有效性,而后改变轴向输水能力,以调节水力特征表达。形成导管内径、管�
- 孙文泰马明董铁牛军强尹晓宁刘兴禄
- 关键词:覆膜细根导管分子
相关作者
- 席本野

- 作品数:68被引量:3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毛白杨 三倍体毛白杨 大气颗粒物 宽窄行 细根
- 马明

- 作品数:128被引量:561H指数:15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陇东旱塬 果实品质 富士苹果 细根
- 孙文泰

- 作品数:95被引量:4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陇东旱塬 果实品质 细根 覆膜
- 尹晓宁

- 作品数:99被引量:4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陇东旱塬 果实品质 细根 树体
- 董铁

- 作品数:111被引量:587H指数:16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陇东旱塬 果实品质 细根 红富士苹果